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染指大明 > 第230章倭寇二十

?    天刚刚放亮,东方露出了一抹白肚皮。

  

      海鸥贴着海面掠过,天空中晴空万里,不见一抹白云。

  

      倾盆大雨,终于在昨天晚上停了。

  

      张牧只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舒服的躺在甲板上。

  

      他的衣服,挂在栏杆上晾晒。

  

      昨天晚上,张牧是一夜未眠。

  

      声讯赵千户和温德胜,几乎到了天亮。

  

      此刻终于一身轻松,吹着咸湿的海风,享受着自由自在的人生。

  

      等船一靠岸,便可以突击审讯周指挥,有了赵千户和温德胜的口供,人证物证俱在,周指挥跑不了。

  

      只要周指挥一松口,下一个倒霉的,就是江浙都指挥使王铭了。

  

      郁积在心里的这口恶气,终于可以一吐为快。

  

      估计,接下来这段日子,怕是有的忙了。

  

      王铭一旦有了问题,江浙都指挥使司的问题小不了。

  

      从上到下,怕是要抓不少人。

  

      按照老朱一贯的狠辣作风,怕是又要有不少人头落地了。

  

      只是,此刻的张牧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王铭锒铛入狱之后那副德行。(平南文学网)

  

      李云昌笑吟吟的走到到了张牧身边,赵五手里拿着一个托盘,放到了地上。

  

      托盘里面的盘子里,有几样点心,一碗清粥。

  

      “先垫吧垫吧,等上了岸,好好的庆祝一番。”李云昌笑道。

  

      张牧拿起来一个点心便狼吞虎咽起来,确实是饿了,昨天整整一天,几乎没吃东西。

  

      然后端起碗,咕咚咕咚一碗粥下肚,这才笑道:“人啊。这辈子真是奇怪了。平常的时候山珍海味放在眼前,看都不看一眼。如今一碗粥,却觉得如同美味佳肴一般。”

  

      “大人,小的可是苦。您下次吃山珍海味。把俺也带上吧。”赵五开玩笑的说道。

  

      “看你这点出息。这次张大人带着咱们又立下了大功。等朝廷的封赏下来。还不够你吃的?”李云昌笑道。

  

      张牧笑道:“这次多亏了李大人鼎力相助。不然本官怕是已经无处容身了。”

  

      “那里那里,若不是张大人指点有方。那有这等便宜?”李云昌笑道。

  

      “眼下,回去之后,怕是有的忙了。等忙完了,一定请李大人和兄弟们。好好的喝一顿。”张牧笑道。

  

      “怎么?看你的样子,他们招供了?”李云昌问道。

  

      张牧从裤子里掏出来一叠厚厚的口供,随后便递给了李云昌。

  

      李云昌粗略的翻了几页,不禁咂舌道:“我的天,竟然数量有如此之多?”

  

      “这算什么?问出来的不过九牛一毛而已。等周指挥吐了,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张牧笑道。

  

      李云昌冷冷的笑道:“区区一个海防千户,贪腐数十万贯。看来。江浙屡遭倭寇肆虐,和这有一定的关系。”

  

      “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硕鼠在杭州呢。”张牧笑道。

  

      李云昌听到这里,便抱拳笑道:“那也恭喜张大人。贺喜张大人了。这次办了这个案子,又为陛下立下汗马功劳。到时候一定也能步步高升。”

  

      “借您吉言吧。”张牧苦笑道。

  

      这个时候,李云昌咳嗽了一声,赵五便十分识相的退下来。

  

      他小声的说道:“王铭的事情,左右是难逃一死。不过,这里面可还牵扯到其他的,怕是不太好办。”

  

      张牧道:“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信国公汤和是吧?”

  

      李云昌点了点头。

  

      “我虽然年纪小,不过对信国公却知道一些。这件事我会小心的。”张牧说道。

  

      李云昌便放心的笑道:“那就好。我以为你不知道,既然知道,那倒是我多心了。好了,你先好好休息。等下船了再说。”

  

      说罢,李云昌便转身离开。

  

      张牧仰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嘴里嘟囔道:“汤和!”

  

      关于汤和这个人,张牧十分熟悉,而且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汤和乃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此人是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物,传奇的不能再传奇。

  

      早在朱元璋还是一个小队长的时候,汤和已经是郭子兴义军的千户。

  

      按理说,他当时比朱元璋级别高,但是这个人似乎能够预知未来一般,对朱元璋是毕恭毕敬你。

  

      从来都是朱元璋走在前面,他跟在后面。

  

      后来至正十三年,进攻大洪山,攻克滁州,深的老朱的喜爱。

  

      后来跟着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战,官至大元帅,洪武五年,册封中山侯,世袭罔替。

  

      洪武九年,汤和西征立功,十一年,晋封信国公。

  

      大明朝到了国公一级,便已经是官至极品了。

  

      这是外臣的最高荣耀。

  

      后来胡惟庸案发,汤和似乎有一次预知未来一般,知道老朱要对自己人下手了。

  

      他便识相的告老还乡。

  

      老朱一听,大喜,便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他修建府邸。

  

      后来,沿海一带不太平,老朱便又召见汤和,让汤和在江浙沿海抵御倭寇。

  

      汤和便在沿海铸城,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去年,才回京复命。

  

      更加传奇的是,后来老朱把功勋几乎杀了一个干净,惟独汤和得以善终。

  

      可见,老朱对他何等的青睐。

  

      虽然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皇帝。

  

      不过,说到底,皇帝也是人。

  

      皇帝也会空虚寂寞冷,也需要朋友,需要亲人。

  

      汤和和老朱,便是这样的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

  

      说的通俗一点,算是老朱最信任的人。

  

      虽然说是君臣,实质上,怕是已经超脱了君臣的关系。

  

      不然,汤和也活不到最后,得了一个善终。

  

      李云昌的担心的是,汤和虽然在江浙呆了一年,但是江浙贪腐已经如此严重,李云昌担心,汤和怕是也参与其中。

  

      别的人到也罢了,如果汤和真的有问题,怕是这次会让老朱大发雷霆。

  

      所以,处理汤和这件事,要格外的小心。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还伴着老朱这样的一个人这么多年,汤和绝非等闲之辈。

  

      这种情况,就需要知道,皇帝想不想杀他汤和。

  

      如果不想杀,报上去反而添麻烦。

  

      但是如果不报,有怕没有闹清楚老朱的意思。

  

      好在,张牧是穿越过来的,对于这一点,张牧心里已经有底了。

  

      左右老朱不会杀汤和,那还报什么?

  

      不如就当做没有发生过,让这一切都随风而逝吧。

(https://www.mangg.com/id31221/17629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