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华如水 照的大地一片苍茫
庐州城内行出一辆蓝绸软轿马车 驾车的汉子一袭青衣身形消瘦 來者不是别人 正是前往无为县的大奎 而车里坐的便是潘夫人及其幼子潘岳
大奎与潘家人商定 车马行至巢湖以南的大湖村便即在村中落脚 而那大湖村却正是潘夫人的娘家所在 如果大奎行事不利潘夫人便权当回了一趟娘家 若是真的取了达顿的首级 便随其过江
朱守仁在大奎临行前 嘱咐大奎千万将身上的降表及名册交由潘夫人保管 若是大奎有个闪失也不至于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那名册及降表可是关系着朱守仁的身家性命 一旦让元庭掌握自己投敌的罪证 那朱守仁便是再有十个脑袋也自不保
大奎深知其中利害 便依了朱守仁将名册降表锁在一只木匣里交给了潘夫人 就潘夫人而言 只要能与自己的夫君在一起 那么去哪里都无所谓 至于大奎的身份 潘夫人却不见有任何疑心
从见到大奎的第一眼起 潘夫人便知道大奎绝对不是歹人 潘磊作了泉州知府的消息潘夫人是知道的 只是朱守仁一直对派出去的暗探家人严密掌控 不然潘夫人早已过江与夫君相会了 大奎若是真的能带她母子过江 正可了却心中夙愿 潘夫人何乐而不为
朱守仁其人老谋深算 元庭大明两厢讨好互不得罪 大奎的前來也算是从中调和 朱守仁正可从中趋势 对于天下大事 朱守仁自是心中雪亮 元庭气数已尽早晚会败 趁此良机攀上高枝也是势在必行
车马行至巢湖北岸 早有朱守仁安排的舟船等候 长江虽有江防 但巢湖却是风波不起 每日里渔船穿梭一派升平 朱守仁在庐州盘踞日久 在这巢湖岸边亦有自己的宅院 大奎欲赶赴无为县 朱守仁自是早早命人沿途安排
大奎与潘夫人及其幼子潘岳上了大船 大奎去了船头 潘家母子进了船舱后 车马却也随之上了大船 大船白帆升起 数名艄公撑船起航
巢湖南北横卧八百里 借着月色可见湖面波光粼粼浩瀚如烟
船行了一程 隐约可见湖中现出一座岛屿 观其山色该是福地通天一般的所在 大奎不禁转头去问一位撑船的艄公:“老哥 这是什么岛 ”
艄公却是个年近五旬之人 闻言笑道:“壮士有所不知 此乃巢湖上的姥山岛 ”
大奎闻言大奇 不禁又问:“老哥 这岛为何叫姥山岛啊 ”
艄公轻笑道:“既然壮士问到 老夫便讲一个故事吧 ”说着这艄公便娓娓道來一则传说:很久以前 巢湖是个盆地 盆地中有一座城池叫巢州 有一天 有位打渔的人打了一条千斤大鱼 运到城内廉价出售 全城人争相购买食鱼肉 唯独一老妇焦姥和女儿玉姑不食
一个老者见到不禁好奇 走到焦姥和玉姑面前道:“这条鱼是我的儿子 你们母女两不食他的肉 我很感激 來日一定报答 城东门前有一条石鱼 若是见到石鱼的眼睛红了便是有大灾祸 你们需尽快的离开巢州 ”老者说完便飘然而去
过了几天 焦姥果然见到巢州城东门的石鱼眼睛红了 焦姥不由得心急如焚 奔走大街小巷告诉所有见到的人赶快离开巢州避难 等到城中的人都走了 焦姥才回到家带着女儿逃难 谁知好好地晴天却突然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后大雨如注 洪水横流 巢州下陷 焦姥母女被浊浪冲散 正在危急之时 突然空中现出一条小白龙來 小白龙急施法术 在湖内长起三座山 将其母女和焦姥失去的鞋托出水面 后人为颂扬焦姥的德行 又将巢湖取名焦湖 将湖中的山取名姥山、姑山和鞋山
大奎听到这里便不由得轻笑 自己儿时也曾听母亲讲故事 也有很多的神话传说 黎民百姓总是将好人的事迹不断地传扬 这也是民心所向 又过了片刻 撑船的艄公温言道:“壮士 此去北岸尚有一段路程 最快也许到明日天亮 你先到船舱中歇息吧 ”
大奎闻言不由一瘪 船舱中却是潘夫人及其儿子潘岳 未免瓜田李下大奎才到船头來 虽是心中并无歹念 却也不能与之母子共处一舱
大奎当即笑道:“老哥多虑了 我不困…… ”
艄公见大奎并不困倦 却也不再打搅
天色微亮之际 船已行至地头 数名艄公将车马下船 大奎当即随潘夫人母子二人也下了船 一如來时 等到潘夫人及其幼子上了马车 大奎赶了车一路北行而去
潘岳年仅三岁 生的与潘磊极其相像 虽是年幼却不顽皮 大奎喜欢孩子 应该说只要是年过而立又无子嗣的男子都会喜欢孩子 尤其是像大奎这样的 官居高位家大业大 却是膝下无子 如此却有些美中不足
大湖村坐落于巢湖北三十里 依山临湖风景秀丽 村上人家约三百余户 男女老幼近千口人 这在庐州治下已经算是大村 村上姓高者颇多 当地有一个习俗 凡寿终正寝者 其家人定要在其安葬处种植松柏 借以悼念故去的亲人 此习俗延续至今 大湖村左近的山坡绿地已是四季常青松林密布
所以就大湖村的姓氏与绿树成林 大湖村又名高林村
潘夫人的娘家是这村上为数不多的冯姓 冯家是数十年前由山西迁來此地的
当年潘夫人的父亲逃难至此 后來与当地村民学着靠打鱼为生 再后來便在此成家就此安顿了下來 潘夫人的父亲冯彪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故此从小甚为娇宠 后來女儿大了 却已成了十里八乡的美人
潘磊是在一次游湖的时候结识了打鱼为生的冯彪 虽是年龄有别却是一见如故 潘磊受邀到了冯家 一眼便看中了冯彪的女儿 冯彪回到家中即托媒人大老远的前來提亲 冯彪欣然接受 潘磊也就成了冯彪的乘龙快婿
冯家因为潘磊的关系 如今已是当地的大户人家 三进的大宅 东西套院 在别处不敢说 但在这大湖村 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富庶人家
大奎护送着潘夫人母子回了娘家 当晚大奎便在潘家门房住下 大奎一身下人打扮 不住门房却有些屈才 潘夫人心知大奎要做的事需万分小心 故此对父亲也未明说
第二日大奎即向冯家告辞 冯彪按女儿的意思 本欲将那匹拉车的青马送给大奎骑乘 却被大奎婉言拒绝 告别了冯家 大奎只身一路向南 与潘磊相约一月为期 如今已过了近十天 细细算來却是时间紧迫 就算安然过了长江 潘夫人也不能在十余天内赶到泉州 况且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奎展开脚力一路向南疾奔 沿途遇坡过坡遇河趟河 三百里路在大奎脚下不过区区一个半时辰便即赶到了无为县境内 大奎停下脚步稍事歇息了片刻 即向县城内行去 如今大奎的体力已是大不如前 如此疾奔不足两个时辰已是有些体乏 大奎心中不由的有些愤恨 若有朝一日找到那个方九天 必将其碎尸万段方能解心头之恨 大奎心中虽满是恨意 但也无法
自从自己出事以后 江南各州府县已是遍布海捕文书 另外大奎的侦骑四出 可直到如今仍是了无音讯 大奎边走边想 眼看已至无为县内
从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在无为地界便设有兵马司衙门 民众称之为无为军 如今江南江北大战在即 元庭更是增派精兵十万驻守此地 无为县虽属庐州管辖 但军备诸事尚需受无为县节制 达顿在此据守 总领无为 庐州 巢县三地的兵马军备事物
(古时与现今不同 当代是军事服从政治 古代是兵权大于政治 古代甭管多大的官 沒有兵权就是纸老虎一个 故此说 古时多有武将谋逆制造兵变的事情发生 )
无为县设将军府 达顿的主力部队便在县城内驻扎
大奎进了城 见到小小的县城整个已是一座兵营 寻常百姓却皆不在城中居住 所以放眼望去街上除了巡逻的元兵元将 竟是一个百姓也不见 大奎的到來让那些元兵好一阵稀奇 故此大奎每每遇到巡逻的队伍都会被盘问一番
幸而这些元兵脾气还好 说话间只是一番拳打脚踢 若是遇到脾气不好的 怕是要露馅 无奈之下 大奎只得再次出了无为县城
如此白日要想进城怕是难上加难 大奎出城本想寻到有人家的地方借以安身 到了晚上再想计策 无奈出城走了许久都不见人烟 偶尔遇到一个小村 却只见人去屋空一片破败景象 大奎心中不禁暗恨 元兵占我山河弄得民不聊生 百姓已是居无定所
大奎心中虽是愤恨 但也只能在这空无一人的破败村落落脚了
四野虽是荒芜 但大奎好歹以飞石之技达到了两只野兔 回到小村中寻了破锅火镰 好一番收拾总算勉强果腹
村里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草 大奎寻了些干草 找了间避风的小屋 将干草在木床上铺好便仰身倒在草床上开始闭目养神 谁知大奎这一躺下竟悠悠睡了过去 一觉睡到天大黑 大奎起身四顾不由得有些自嘲
出了屋子辨了方向 再想无为县城疾奔而去 刚至县城西门处 竟远远见到由东而來一队车马 看样子似是镖局的镖车一般 远远地却能听到女子的嬉笑声 大奎心中好奇 便暗暗的跟在车队的后面 直到快入城时才看明白 这哪里是镖队啊 却是不知从哪里來的一群青楼歌妓
有道是饱极思淫.欲 这无为县如今已成了一座兵营 驻守在这里的将军们也都是凡夫俗子 自然也有七情六欲 从别处弄些青楼女子來消遣一番也无可厚非
大奎正愁无法进城 见到这车队顿时计上心來……
(https://www.mangg.com/id27613/15553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