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逆命 > 第75回 沧海桑田 二合一

?

  

  PS:这章过后就要上架了,转眼间又是两个月过去了,因为是老书的缘故前期并没有花费什么精力,大部分是在写大纲,修正大纲,就像我编辑紫薇大大说,洪荒类小说太老,有很多前辈都写过,内容构架几乎写烂了,要写就写生僻点的,要有新意,说到这,我又想起有位本书的读者说过,要不要增加点位面情节进去?我在想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想啊想发现洪荒已经是顶级位面了,再上去难道学学那些前辈来个至高位面?呵呵,那样写这本书就真烂了,看在本书还有一百四的读者份上,我就不冒那个险了,还是稳妥比较好,于是想写一下大格局里面的小人物成长,作为本文的前后完美。道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这个道可以是道德,也可以是追求,既然如此我就在这逐道的路上前进吧!

  

  ……正文……

  

  世界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运转。

  

  却说轩辕黄帝证道离去后,传位高阳氏颛顼。

  

  颛顼者,乃是轩辕黄帝之孙,昌意之子者也。生于若水,居于穷桑,其母名曰女枢,于二十年前夜晚,北斗瑶光星光大作,落入了腹中,遂感而有孕,生下颛顼,封于高阳,是以又谓为高阳氏也。

  

  颛顼自作了人族之主后,雄心勃勃,定婚姻,制嫁娶,分男女之别,定长幼之序,自此男尊女卑之始也。

  

  此时九黎族残余人族迁至北方与南方,早已安居定户,却是仍盛行巫术,族人信奉巫族,不拜天地,不礼四清,只尊十二祖巫,便是连附近的一些人族受其影响,亦跟着祭奠十二祖巫,大有蔓延开来之势。

  

  颛顼大怒,如今人族虽然一统,却仍有东边的夷族心怀叵测,其战力强大,便是他亦要谨慎地处理。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料九黎余族仍然在南方和北方兴风作乱,遂尽起大军,先伐南方九黎余族,一路上势如破竹,挡着披靡,不久之后又将九黎族平定,只余了少数的族人溃逃到更南之处的蛮荒之地。

  

  颛顼携着大胜之威,大军又北上再次平定了北方的九黎余族,只余了少数逃往更北的草原之地。如此大胜之后,颛顼将那些九黎族俘虏吸收进了有熊族,强令举国祭祀通天教主神像,参玄修道!

  

  一日,颛顼正在处理政务,忽然接到大臣来报,言东边夷族作乱,其势凶猛,难以阻挡!

  

  颛顼闻言大惊,心中忧虑不已!如今刚征讨了九黎族归来,大军尚未恢复元气,夷族趁机作乱,可见其筹谋已久!只是却当如何?

  

  颛顼紧急率领大军前往前线,与夷族遥遥对峙着,望着三里外旌旗招展,士气如虹的夷族大军,颛顼心头一沉,看这气势,虽未必比得上当年的九黎族大军,可却胜过了如今的有熊族大军了。原来人族经过百年的安逸生活,却是于兵事上懈怠了,此时的有熊族大军亦远远比不过当年的那支雄狮劲旅!

  

  颛顼对身后的众臣问道:“此战吾等该当如何?”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不知所言!

  

  颛顼见状心中暗叹:以我人族现下实力,若与夷族交战,即使大胜恐怕也会使我人族儿郎损失惨重!但这一仗必须打!该如何是好!

  

  颛顼心中忧虑但并未表现出来,举目看向大殿外那巨大的通天教主的神像,心中想到也许找圣父或许有办法!

  

  念头一出,颛顼连忙吩咐众臣沐浴更衣,准备前往圣庙参拜。

  

  在侍者的引领下,颛顼及满朝大臣来到了圣庙大堂,圣庙大堂供奉着圣父通天的神像,里面香火鼎盛,参加祭祀的人络绎不绝的虔诚祷告,祈求风调雨顺家和平安。

  

  颛顼手持玉圭,带着人族朝着通天神像伏拜,三礼过后颛顼接过圣庙守护者递过来的香烛,插立在圣像鼎前,大声道:“人族共主颛顼鉴上……”

  

  ……

  

  逐鹿。

  

  熊族众人望着高空之上的颛顼及身后的九人,纷纷跪拜于地,敬仰地望着他们的皇者!有几个老臣更是嘴角颤抖地不知所言,神思飘渺,似在回忆轩辕黄帝之时的豪迈与悲壮!似在回忆当年的年轻气盛,豪气凌云!似在感慨岁月的流逝,那早已失去的激情再次回到了身上!看着颛顼,一如看着当年的轩辕黄帝般!那么地神气!那么地高大!那么地威严!

  

  随着夷族的归服,颛顼所领的疆土已然更大,动静之物,天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其为人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挈诚以祭祀。是以百姓人人敬服!

  

  颛顼在位七十八载,寿九十八岁而终。众臣推荐其族侄高辛氏帝喾为人族共主。帝喾亦是一个领袖绝伦之人,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十五岁时辅佐颛顼,三十岁登位,都于毫。帝喾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乃是一个有为有德之君,百姓共尊之。

  

  二十年而过,一日,天现九州结界,有一条九爪金龙从结界中落下,坠入到了九州姚墟之地,顿时龙吟之声大作,经久不息!

  

  越二十年而过,姚墟之地出了一个天下闻名的孝子,其名曰重华,又曰虞舜,乃是帝颛顼之后,只是五世为民,不行政事,其父盲,其弟,皆不喜舜。

  

  此时尧帝已年老体衰,又黄河洪水泛滥,湮没了无数百姓家园,尧帝自觉已无法再造福人族,是以召来四岳大臣,让他们举荐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的人。四岳向尧帝推举他的儿子丹朱,尧帝摇首道:“朱儿封于丹地可以为一地之首,可其才却难为天下之主,不可!”

  

  有大臣向尧帝举荐虞舜,称他不仅是个孝子,更是个有为有才之人,可以为人族共主。

  

  尧帝言道:“吾亦曾闻舜之孝名,只是尚未见过,不知其人如何,毕竟共主之位关乎天下百姓之福,不可随意传下,须得考验一番方可定夺!”

  

  于是下旨召来舜,将自己的先后生的两个女儿嫁与他,又让舜陪在身边助他处理政务。如此三年之后,尧帝见舜能够很好地处理好家中之事,使家人和睦;又处理人族政务井井有条,张弛有度,有理有据,甚得众臣子的推崇和百姓的爱戴。于是尧帝乃禅位与舜,对他道:“舜,吾已年老,难为我族之事,如今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天下水患日夜危害百姓,你定要平定水患。不负吾望!”

  

  舜神色坚定地说道:“舜定将水患平定,还我人族一个朗朗天下!”

  

  尧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即隐居去了,将天下交给了虞舜。

  

  舜在位时黄河洪水泛滥更加严重了,他向四方大臣问道:“众卿可有甚么办法平定水患!”

  

  众臣子彼此相觑,皆无甚法子可想。有臣子出班进言道:“陛下,我族中有人名曰鲧者,于尧帝年时曾治水有功。其人善治水。陛下何不召来鲧,着其治水。以平天下!”

  

  舜帝闻言大喜,随即下旨封鲧为司空大臣,主理治水事务,人族一切人力物力任凭驱使。

  

  鲧受舜帝之命,乃专心于治水大业上。他暗思:洪水滔滔,只有堵之,方可不让其危害人族,是以征调了大量的百姓前来掘土堵水,哪里有洪水肆孽,便去哪里堵截。如此洪水日后一丈,围土便日高一丈,九年之后,耗费了人族无数的人力物力,黄河之地随处可见堆得高高地土墙,洪水被堵,一时沉寂了下来!

  

  鲧以为洪水已被他制伏,于是报与舜帝。舜帝大喜过望,于家中招待众臣,同贺鲧治水之功。

  

  众人正喝得大喜间,忽然天际陡然一道亮如白昼的闪电一闪即逝,旋即一声惊天雷鸣炸响,天地随之一暗,旋即倾盆大雨滂沱而下,遍布整个北部之地。

  

  舜帝放下手中地酒液,豁然起身来到门外,望着天边的大雨,担忧地向鲧问道:“爱卿,此时天降暴雨,黄河之地会否有恙?”

  

  鲧站起身来,满脸忧色地说道:“陛下恕罪!微臣亦不知!”

  

  舜帝正欲说话,这时只见一个兵士匆匆地从外跑了进来,朝着舜帝拜倒说道:“禀报陛下,天降暴雨,暴雨冲破了围着洪水的土墙,洪水涌出,湮没了无数的百姓庄稼,死者无数!”言罢,那个兵士已是泪流满面!

  

  啊地一声,鲧惊呼而出,似是不敢相信般,整个人瞬间呆滞地站在那里,不能言语!

  

  众臣大惊!一时间屋中尽皆沉寂了下来,等待着舜帝的旨意!

  

  虞舜此时阴沉着脸,脸上地肌肉不断地跳动着,两行热泪落下脸颊,他朝着东海方丈岛跪伏于地,口中哽咽道:“圣父在上!舜无能,错用鲧,以致我人族无数百姓葬身洪水,乃舜之过也!”

  

  众大臣见状,亦纷纷随着他跪倒于地,口称有罪不已!

  

  鲧此时回过神来,惨然朝舜帝拜道:“鲧无能,求陛下降罪!”

  

  舜帝站起身来,看着面色苍白地鲧,瑟声地朝着那兵士命令道:“将鲧押至羽山,斩之!”那兵士应了声是,押着鲧,鲧也不抵抗,任由他押着出了屋里,朝着羽山而去!

  

  滂沱大雨中,鲧被斩于羽山,舜帝命人收敛其尸,送回其家。[]望着仍然下着的暴雨,舜帝向众臣子问道:“众位卿家,尔等还有何策可治理水患?”暴雨之后,不仅九州北部黄河之地遭遇水患,如今连南部长江水域亦起洪水,此时举国皆受洪水之苦,更甚从前!

  

  却见那曾举荐鲧的大臣出班奏道:“启奏陛下,鲧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闻言,其治水之道不同于鲧之治水之道,陛下何不召他来一试,倘若觉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让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务如何!”

  

  舜帝闻言皱眉道:“禹之名吾亦曾有耳闻,只是却未见过,可先将之召来,待吾亲自考量与他,是否精通治水之道!”

  

  于是舜帝便下诏召来禹,只见其人双眉浓密,身高九尺,虎步雄躯,英武非凡,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绽放出慑人的光彩。好一个英伟汉子!舜帝心中暗赞道。

  

  只见禹躬身向舜帝行礼,道:“微臣姒禹,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舜帝点点头,道:“卿且平身!吾闻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闻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后,方道:“回陛下,堵不如输,治水当以疏通为主!”

  

  舜帝闻言喜道:“卿果然能治水!吾欲让卿领司空一职,主理治水大业,卿可愿领?”

  

  禹闻言忙跪倒于地拜道:“臣愿受领,誓要平定洪魔,以慰我父在天之灵!”

  

  舜帝闻言,想到了那被斩的鲧,不禁叹了口气,道:“你有此志,原是好的,只是望你以我人族亿万百姓安危为念,莫要再似你父般了!”

  

  禹闻言心中一凛。旋即坚定地说道:“陛下暂且宽心!禹知矣!”

  

  舜帝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准备一番,从此我族亿万百姓之性命,便交到你的手上了!”

  

  禹闻言心中不禁想起了刚刚成婚三日的妻子涂山氏。心生一暗!禹随即拜别了舜帝,回到家中,远远便见妻子倚门而望,心中一暖。忙加快脚步行到妻子面前,牵着妻子的手进了屋中。

  

  待到坐定之后,方道:“我受共主之命,承父职以治水患,一会儿便走,我不在家中,一切要靠你了!”

  

  涂山氏闻言手一抖,旋即松了下来。温柔一笑道:“此乃造福人族之大事。夫君且去,妾在家中会照顾好母亲大人的!”

  

  禹点点头,随即又拜过了母亲,便在两个女人的注视下,走向洪水泛滥之地!

  

  人间,禹站于高地之上,望着下方汹涌澎湃,奔流不息的滔滔洪水,皱着眉头,苦思对策!如今虽知治水当以疏导为主,可是前有无数大山挡住了去路,他对山川纹理亦是不熟,却是不知从何处下手!禹心里在感叹着!

  

  却在这时,从三十三天之上飞来三宝静静地悬浮在禹的面前,禹定睛一看,只见三宝中有一斧头,斧头上刻有“开山斧”三个鎏金大字;一棍上刻着“如意金箍棒”;还有一图,上绣有山川水流,地理面貌,正散发出七彩光华,将斧棍的光华给压了下去。

  

  禹将三宝收入手中,三道不同的气息从三宝内涌入了他的脑海里,顿时三宝的信息尽在心中。得之那图原来正是通天的山河社稷图,借与他测绘山河,勘察地理所用;那一斧一棍乃是玄墨为他所炼的治水法宝,开山斧可开山裂地,如意金箍棒可测量水深,正是于治水大业有用之物!

  

  禹朝着法宝来时地方向拜了三拜,道:“人族弟子姒禹拜谢圣父、守护者之恩了!”

  

  禹天生神力,又得了三件灵宝,凭着他们治水。开了许多地疏通河道,走过许多道路,八年而过,已是浑身瘦弱,脚不留毛。

  

  自此,人族水患已解,四海亦与内陆相交连。

  

  为了定住人族气运大禹又求蓬莱弟子为其炼制九鼎以镇九州自此人族气运始定。

  

  大禹在位四十五年之后而逝,人族自经历了诸多磨难以及三皇五帝地治世之后,终于大兴!其子启更是建立了人族史上第一个王朝,起名为夏。自此,人族翻开了新地一页!

  

  岁月悠悠,夏启立国四百余年,传至桀,因其残暴不仁,杀害忠臣,为天下弃也。黄河下游有部落曰商,其祖乃尧之孙契,传至夏桀时首领名曰汤。汤乃是一个仁慈厚德之人,曾劝解夏桀,不意反被夏桀下了牢笼。待到出了牢笼,返回汤地,得丞相伊尹,感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遂起仁义之师伐桀,终于推翻了夏朝,放桀于南巢,被天下诸侯推举为共主,从此建国号商,都于亳。

  

  此时人道已定,修行者隐于山川大泽,一心修道,天地间一片安宁。

  

  只有那些准圣以上的大能知道天地间大劫的气息愈来愈浓厚……

  

  PS:这一章算是总结吧,由于通天立人教,而天庭各项神祗皆有人族或者散仙担任,也就不存在封神之因,所以我决定从商朝开始改变……

  

  中午上架:大爆发,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打赏!兄弟们这本书成败全部靠你们了!因为下一周平均每章订阅少于五十本人就停止码字,发完存稿果断封笔!这几天我会加班码字所以一切拜托了!

(https://www.mangg.com/id27534/166331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