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爸爸去哪IV最毒美人 > 第41章 2 筑坛拜将

?

  直到二日后,才见萧何狼狈而归,刘季亦怒亦喜,责怪道:“听说萧丞相跑了,好歹一场兄弟,想着总得告个别吧?”

  萧何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回汉王,臣不敢逃亡,而是追赶逃亡者。”

  “谁呀,这么大面子?劳萧丞相舍身相追?”刘季依然阴阳怪气地说。

  “韩信。”

  刘季终于发出火来:“区区韩信你追他干嘛!”

  萧何不露声色,垂首回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汉王帐下不缺将,但缺帅,而韩信乃国士无双。陛下若是长居汉中,无信也罢。若是欲王天下,非信无他!”

  刘季仍是一脸怒气:“我自然不会甘居汉中,他日必将东归!”

  萧何再道:“那请陛下重用韩信,关东可图,否则韩信终归还要逃亡。”

  刘季听萧何这么一说,也想起了自己对韩信的考核,想起以前夏侯婴举荐过韩信,他当即免去死罪,提了官职。倒不为韩信如何能耐,而是夏侯婴嘴里的话他从不驳面。后来萧何复又推举,他并不在意,手头一大把领兵将军,不缺一个。刘季现在看萧何如此认真,便顺水推舟很高兴地答应了萧何的请求,表示要重用韩信,任用他为将军。

  萧何说:“不行,你用他为将,他说不定还是要跑的。”

  刘季说:“封将留不住,那我怎么用他才好?”

  萧何说:“让他做大元帅。”

  刘季思忖了一下,差点气乐,这萧何糊涂了,给个棒槌便当针,不开心地忽悠道:“好吧,召他进来,我马上封他做大元帅。”

  萧何摇头,严肃地说:“大王待人一向侮慢少礼,拜大元帅是件严肃的事,不能像支使一个小孩子那样召之即来,更不能随便下个任命书就算了事,应该挑一个好日子斋沐,设一个坛场,举行一个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才好。”

  见萧何一脸认真,刘季气得笑了、不耐烦了,说:“好,就按你说的办,在南郑郊外设坛,开销等问题你自己安排去弄吧。”

  大元帅就是汉军的最高统帅,是三军总司令,也称大将军。这个称号虽然战国时期就有,但并不是一个实职,成为实职是从韩信开始的。

  韩信之后霍光、王凤,以及东汉的窦武、梁冀等都是以“大将军”独揽大权的。大将军之下是各种名称的“列将军”,如车骑将军、楼船将军、卫将军等,这些称号在汉代有四十多个,所以称作“杂号将军”。

  为了表示郑重,刘季按照萧何的建议,筑了一个高坛,杀猪宰羊,摆祭竖旗,正式拜将。

  那些在疆场上拼杀多年,建立了赫赫功勋的战将们一见汉王要登坛拜将,都十分高兴,全都以为这一回大将军的符印该落到自己手上了,尤其是妹夫樊哙,没想到拜了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所以都大大吃了一惊。【当拜将仪式举行之前,“诸侯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之淮阴侯列传》)】

  将坛赤旗猎猎,四周汉兵群拜,这是何等的荣耀,韩信当时应该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果然如萧何给刘季的承诺一般,韩信拜将坛上狂论天下大势:“项羽驱逐义帝,以下犯上;欺压各路诸侯,倚强凌弱;屠城百姓,天地不容。他疏远有智谋的官吏,抑制有贤才的将领,就是匹夫之勇的作为。他喜欢听信谗言,却吝啬赏赐,就是妇人之仁的表现。而汉王虽不及项王之勇,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今汉王举兵而东,三秦传檄而定。”

  拜将礼毕,刘季在王宫内摆下筵席为东归大元帅祝酒。

  众将稀稀落落坐定,心中的不服溢于言表。

  韩信高居上首,自是听闻不到。

  刘季向他敬酒之后,笑呵呵走下宫台,与各位将领兄弟一一碰酒,一圈下来,已是醉意初现。

  刘季与众将嘻嘻哈哈的时候,韩信一人端坐在宫台上,他在盘算的是如何整肃兵士,还定三秦。

  酒宴结束,韩信祭出计策,道:“我军一面修复栈道迷惑章邯,一面抄小路偷袭陈仓。”

  刘季满心欢喜,三个月快憋坏了,终于见到曙光。

  突然想起张良锦囊,打开来看,不禁愕然,遂递给萧何。

  萧何看罢同样惊住,原来张良留下的锦囊里有八个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季登时心中念道:这个张良,真不简单。

  当初火烧栈道,明里困住刘季,实为消除项羽疑虑,阻止诸侯进犯,为汉军喘息休整赢得时机。

  刘季此时暗下决心,此次若能平靖三秦,东出函谷关,一定要将张良留在身边,无论任何原因,任何代价。

(https://www.mangg.com/id25998/16378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