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起混元,混元混沌本相连,皆是阴阳化无相,唯有道法说无量。”
人人都说混沌初开,因盘古一斧劈开阴阳二气,此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可是谁又能说清盘古是什么人呢?当时仅此一人(当然称之为神也是一样),正所谓宇宙本如此,何谈我寂寞,斧劈天与地,无为、无益、无脾气。这也就是说,盘古开天一定不是神话中的意思,一定会有别的含义。我面对着圣地之约开始冥想,开始追寻以前的记忆,开始寻求宇宙的本源。于是看到了开头的四句诗,茫茫宇宙起混元,那何为混元?何为混沌?二者如何相连?
其实,所谓混元,就是现在所说的黑洞,因为,阴阳二气相互吸引,而同性相斥,故,只要存在阴阳间隔就会有引力存在,所以,物质必然存在引力,也就是所谓万有引力,最终在引力作用下收缩结为黑洞。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宇宙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由于收缩,阴阳二气在黑洞范围内,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速度,而阴和阳在距离接近到零,也就是发生碰撞时,速度会发生交换,这样,相反的事情发生了,这也就是所谓“大爆炸宇宙论”的通俗解说。也就是说,此时已经到了混沌的阶段。而阴阳二气本无一定形态,就是无相。万变不离阴阳,这就是世间真正的道理。
我开始迷茫,道法?什么是道?什么是法?这些跟盘古又有什么关系呢?嗷,我想起了以前的几句话“混沌初开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玄。”此话当中混沌已得,盘古未明。盘古,盘古你在哪里?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渐渐的我看到了,看到了几个人围坐在一堆火旁边,其中一个人拿起树枝在画着图,这图好熟悉,突然我明白了,这不是,混元混沌的解释吗?周围的人纷纷对此嗤之以鼻,这样,阴阳二气不就跑了吗?怎么可能形成宇宙?那人缓缓道:“会的。因为宇宙有心,阴和阳必须服从于心,因为,首先碰撞的,必然是一阴一阳,于是,这就导致了极性,所谓的两仪,其中的一种解释便是这个极性。”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这故事挺有意思。”“慢慢听,看他还有什么花样。”“我好像觉得有点道理,但还是说不清为什么?”“嗛,去死吧——”
那人又讲道:“在两极,分别是一面阴的浓度高、另一面阳的浓度高,于是,分别形成了正物质和反物质。这就是两仪的另一重含义。”
我的天呢,难道正物质与反物质湮灭学说也有道理?我不由得问自己。
那人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正物质与反物质,之间必然是引力,于是,二者又靠近,而同性物质间存在一定的斥力或引力很小,所以,会在一个平面内扩张,于是,正反物质的不断湮灭中,这个面不断扩展,而两极不断靠近,于是就形成了盘子形。”
啊——我差点晕倒。
“所谓的盘古,是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象盘子形。”
“哈!哈!哈!盘古是宇宙的大神,他竟然说,那是假的,还说什么——宇宙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盘子形。”“太可笑了。”“他也不怕大神责怪?”“挺有意思的,闲着听人扯皮也不错?”“阴阳二气既然没有一定形态,那为什么会成为盘子形呢?”刚才说有道理的人突然发问。“就是。纯粹是胡说。”人们纷纷附和。可那个提问的人马上解释道:“我不是想对您不敬,而是觉得有道理,只是这里我没听懂。”人们马上变了态度:“神经病!有什么道理。”
“现在讲的是两仪变化,而且,两仪也不一定就非是盘子形,他也在变化,时而如针时而如盘,时而如纺锤,也可能化作很好看的二次曲面。不过,我讲的只是一种大相。一种概括,一种简化的道理。”那人好像有些兴奋。
“我还是不太懂。”发问的人作苦思状。
“没关系的,等你明白了真正的道,你就会知道这其中的原因。”讲故事的人突然消失了,空中飘荡着她的声音:“孩子,好好想想吧,等你想通了,你就差不多可以成为宇宙的主宰了,因为你体会的是宇宙之心。临走前赠给你两句话:混沌初开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玄,谁能修成五行气,与我共掌天和地。”
人们此时,开始觉得震惊,“难道是神仙来了?”“他不会怪罪我们不敬吧?”“他什么时候还会再次降临?”“对了,他是在我们烧东西的时候降临的。以后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烧些东西,说不定神灵还会降临。”于是世间就有了烧东西的风俗。
由于宇宙之心天地主宰的诱惑,人们纷纷研究火堆旁的故事,可是大家的想法很难统一,于是分歧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产生了,渐渐的有了不同的部落、民族、宗教、国家、文明。世界也不在和平,战争、弱肉强食无处不在,因为在盘古时代就决定“弱肉强食”是生存的规律。
因为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是最早的弱肉强食,正物质一方取得了胜利,所以,当今的世界是正物质世界。也就是说,宇宙是正物质的宇宙,如果,有反物质宇宙的话,也会被正物质宇宙所吞灭。
太残酷了,难道只有混元混沌时期才没有战争吗?
宇宙、混元、混沌、盘古、道等等,等等,太多的迷惑,太多的不解,使我走出了圣地之约,我的冥想告一段落,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质疑自己的价值,我的努力是不是没有意义?也许是贪心的缘故,我越来越想知道,谁会体会到宇宙之心,谁会成为天地的主宰?
但愿新的主宰会有新的规律,宇宙中不再有弱肉强食。
(https://www.mangg.com/id25863/15062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