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我在非洲的亲身经历 > 五十八、撒哈拉的风沙

?

  沙尘暴来了,气候渐渐变的凉起来,在西非尼日利亚北部的卡诺州,有机会感受到从撒哈拉大沙漠刮来的风沙。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是世界上的第二大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沙漠”的意思。

  当地的豪撒人称沙尘天气为“哈马丹”气候。大约从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严重的是十二月至一月。

  这时的风径撒哈拉沙漠带着灰白的沙尘来到卡诺,几天一次,几天一次,循序渐进的袭来,直到年终岁末。然后还是几天一次,几天一次循序渐退的减少直至消失。

  风沙的季节,也是尼日利亚最冷的时候,光穿衬衣是不行的,年龄大身体弱点的,早晚总要套一个外套或再加一件毛坎肩。但黑人却不管这些,只要能穿的他们都会穿在身上,有很多人还穿上了羽绒服;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驾驶员穿着一件大红的羽绒服。我问他:“从哪里买的?”他说:“从拉各斯买的。”我告诉他:“这是一件女式的衣服。”他大惑不解的问:“为什么说是女式的呢?”我说:“一般红色就是女性服饰的颜色。”他说:“那是在中国。”他们认为只要能遮风挡沙就行。

  当风沙来临的时候,到处白茫茫的铺天盖地,就像一个灰色的大帐篷,笼罩着整个世界,对面难以看清人们的面孔。车间里的地上、机器上、房梁上,到处都被灰白色的沙尘埋着,办公桌上永远都别想擦干净,整个世界就像进入了混沌。

  太阳变的那样苍白而惨淡,平日红润的月亮也无有了踪影,机灵的鸟儿没有了一点动静,就连蜥蜴也不再出没。漫天的土腥味无孔不入,人们没有一点喘息的缝隙。

  人们只能都禁锢在家里,偶尔有人在路上走动,也是穿着长袍,围着围巾,来去匆匆。这时尼日利亚人的长袍和阿拉伯头巾成了最好的防御工具。

  看,人们的身上、鞋子上到处都是沙尘,连眉毛、胡子上,都挂了一层厚厚的,灰色的尘霜。头发也变成了灰白色。大家都相视而笑,是风沙跟人们开了个诙谐的玩笑。

  嗓子干的发痒,估计每个寒毛孔都塞满了灰尘。有的人戴上口罩,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可也总是一种防卫。

  不知什么时候,我宿舍的窗户被风吹开。当我回到宿舍时,整个房间都是尘埃,连床单毯子都没有了原来的颜色了。使我哭笑不得,真是无奈。中午吃饭时回宿舍一照镜子,头上全是土,头发粘在一起,用梳子梳也梳不动。

  没想到遥远的撒哈拉竟离我这么近。这就是风沙的魔力,这就是阴霾的影子。

  每当哈马丹的气候来临,人们总是在盼望着能重见天日,怀念那炽热灼人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人们都在期望着赶快打发走这难熬的日子。

(https://www.mangg.com/id25682/14865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