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短的时间内,石湖县里匪患不断,命案连连,一时间人心惶惶,惊动了省城。
保安队杨队长因协助剿匪不力,被就地撤职。新来的县长不敢怠慢,一边着手处理后事,安抚人心,一边加大力度训练保安队,协助军队大力剿匪。
远在吴县长的家乡,吴夫人听到吴县长死于非命的噩耗后一病不起,女儿年纪尚幼不能理事,吴家只剩下孤儿寡母,竟没有能来石湖城张罗后事的人。
赵家出重金为吴县长置办了棺椁,差农庄上的壮丁协助政府的人替死者家属扶柩回乡安葬。情景非常凄惨悲凉。
赵家这边也是为赵荫棠,老张主仆二人摆上了灵堂,办起了丧事。
原本幸福美满的赵家如今只剩下了孤儿寡母。那一年,赵恩铭十六岁。
就在一夜之间,赵恩铭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有专心读书而不问家事世事的少爷赵恩铭不复存在了。他突然地变了,面对着父亲的死亡,他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仿佛在一夜之间成熟了。
夜里赵恩铭为父亲守灵,面对着一盏孤灯两口棺材,恩铭第一次认识了死亡,意识到了这一切是因何发生的,如何发生的。
那个曾经扶着他,教他走路的人走了,那个循循善诱教他读书的人走了,那个手持花梨手杖打他屁股的人走了,那个时常远远地默默地注视着他良久不动的人走了。在恩铭的心里,没有人能够代替他。此前恩铭从没想过他生命中的这个人会离他而去。
面对着两位可怜无助的母亲,他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弱小和无力,他后悔以前没有担当起应有的成长中的责任。
但是,他没有打算屈服和逃避,他知道他必须站起来,要与命运抗争。他要撑起这个家,保护母亲,他要找出那个杀父仇人,要为父报仇。
恩铭觉得一种力量在身体内生根,发展,膨胀。
刘夫人和林夫人从恩铭那冒着怒火的眼睛和紧咬的牙关看出了他内心的想法。她们小声商量着,为了保住赵家的香火,保住这颗赵家的独苗,她们必须做些事情,不能坐以待毙。
两位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安抚住了要去拼命的赵恩铭。娘三个商量了好几天,最终有了个一致的结果。
在赵家的祖坟地里安葬了赵荫棠,烧过了“七七”之后。刘夫人把家中的大事小情一并交给了林夫人,自己落发出家,到自己常年烧香念佛的碣石山尼姑庵里做了尼姑。
林夫人变卖了家中的古玩字画,乡下的土地房产,换成了金条银元。连同其它的金银珠宝,贵重东西等收拾妥贴,一并交由赵恩铭。恩铭带着这些东西离开石湖县往北平城投靠赵荫棠的故旧读书去了。
赵家对外宣称,那只古鼎由恩铭带到北平作为礼物送人了。
赵家家中其他的仆人使唤都打发走了。留下的老宅中只有林夫人,刘管家和几个年老的仆人守着,本来富庶美满的家如今变得凄凉寂寥,破落了。
不久,赵荫棠的坟墓被盗了。
根据石湖县官方的勘验和家属的供述,墓葬中没有什么贵重的殉葬物。盗墓贼在墓地和墓地的周边翻了个遍,结果是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原来,王章龙勾结指使王大赖和自己的儿子王德璋,王德显伙同几个土匪杀害了吴县长和赵荫棠后,花些钱把王大赖及几个帮凶打发得离石湖县远远的。然后夹着尾巴蛰伏好长时间。
他一方面观望着形势以确保自己的恶行不被暴露,另一方面在继续暗暗地追查着那只鼎的下落。最后,他断定那只鼎并没有随着赵恩铭流落到北平,而是就藏在本地,藏在了赵荫棠的家里或坟墓中。于是发生了赵荫棠的坟墓被盗的事。
这是王章龙带着儿子王德璋,王德显和几个家仆干的。
那天夜里,当坟墓被掘开以后,王章龙发现赵荫棠的墓葬非常的简单,几件陪葬品也是简陋得与普通百姓人家无异。
显然,赵家的人早就算计到了。
王章龙有点绝望了。
为了得到这只鼎,他寝食不安,冒着风险绑架杀人。最让他心疼的是从雇凶绑架,杀人到盗墓,花掉了他上万块大洋。
贪婪和赌徒心理让他欲罢不能,丧心病狂的王章龙暗暗地发着狠,一定要夺到那个宝贝,活着要搂着它睡,死了也要搂着它埋。
他安排大儿子王德璋暗地里监视林夫人和刘夫人的行踪,细细探察,不得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小儿子王德显吃过洋墨水,被安排去接近石湖城县政府的官员和保安队,观察着官方的一举一动。
自以为得计的王章龙又撒开了一张网,在等着机会。
一九三七年是个多事之秋,苦难之年。那一年发生了“七七事变”。
日本军队首先在宛平城发起进攻,然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海陆空立体作战,长驱直入,企图将中华民族亡国灭种。
迅速集结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中国军队在大上海对日军展开了“淞沪会战”。
中国军队以惨重的代价苦战一个多月,重创日军,成功地挫败了侵华日本军队的战略企图,中国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构想得以实现。
随着学校撤出北平的赵恩铭在路上遇到了一路苦苦追着找寻自己的家里的老管家。
老刘带来了一封家书。那端庄严整的颜体字是恩铭所熟悉的母亲的亲笔。信中叮嘱他国难当头,忠孝不能两全。当以国家宗祀为重,不可拘于小孝而取灭绝之祸。信的最后是这样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
恩铭满心焦急地要回到石湖城,他要在危难之时回乡和亲人在一起。但当时的情形已经不可能做到了。接到母亲的亲笔后,便彻底放弃了回乡的念头。他知道母亲和刘夫人还藏着巨额的资财,应无冻馁之虞。
恩铭抱着老刘大哭一场后匆匆作别,遵照母亲所嘱跟着学校向大后方转移了。
那一年,赵恩铭二十岁。让恩铭至死也没想到的是,那封信竟是母亲的绝笔。
上海陷落不久,日本军队就闯进了恩铭的家乡。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抵抗之强烈,日本军队受挫之严重,其程度完全出乎日本人之前的预料。气急败坏的日本兵兽性大发,对占领区的中国老百姓疯狂地开始了烧杀抢掠。
整个石湖城里,几乎家家举哀,人人戴孝。
保安队也被日本军队打散了,满城的年轻人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老幼病残每日里像是活在鬼城,东躲西藏,大气不敢出。杀红了眼的日本兵每日里三五成群,四处抢劫烧杀。
这全城的人家里,唯一没有遭到日本兵抢劫的,只有王章龙的家。
那天,一个日本兵曹长带着几个士兵闯进王家的时候,王章龙的小儿子王德显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这个王德显在日本留学几年,可以讲日本话。他对着日本曹长连说带比划,说得几个日本兵眉开眼笑,带着王德显来见日本军官。
驻在城里的日本兵都集中在县城的学校里,领头的日本军官负责肃清当地的地下抗日武装,保证对前方作战部队的供给和道路交通的通畅。
这个日本官见到王德显后非常高兴,觉得这正是他目前需要的人。就命令日本兵不许骚扰王家,并委托王德显找几个“良民”,带着日本兵抢粮,抢钱,抓人。
王章龙一家父子三人关上门在家里合计了一下,根据当时的形式,他们一致认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又到了,这回该日本人当皇帝了。于是就死心塌地地跟上了日本人。
林夫人觉得自己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因着战乱,家里的仆人跑的跑,打发的打发,只剩下一个年老的贴身老婆子还跟在左右。
她平时深居简出,偶尔到碣石山的尼姑庵里,给刘夫人送些粮食。庵里的老尼早死了,小尼也跑了,只剩下风烛残年的刘夫人一个人守着那破庵青灯。
两位夫人活在同一个信念里,她们盼望着,盼望着日本人被撵出去。盼望着恩铭有一天突然从天而降,替父报仇,结婚生子继续赵家的香火。盼望着光复的时候,把那只鼎捐献给国家,完成赵荫棠和吴县长的夙愿。
当她们知道了王章龙父子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的时候,就充满恐惧地感觉到;她们等不到那天了。
这一天,王德璋,王德显,王大赖三个人带了两个日本兵,砸开了赵家的门。
两个日本兵把着大门,王家兄弟和王大赖当着林夫人的面翻箱倒柜地开始乱搜。搜了半天,除了几块银元一点粮食,并没有搜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个结果,他们早就料到了。按照王章龙事先出的主意,他们开始拷问林夫人。
林夫人面对着恶狼一样的王家兄弟,一脸平静地坐在客厅的桌子旁。
“此一时彼一时呀,林老太太。”王德显一边摆弄着手里的长木棍,一边斜眼瞅着林夫人;
“那只鼎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你留着一点用都没有。日本人对它有兴趣,你不如把它交出来吧,免得自己受苦。实话给你说,要不是我给你说情,日本人早把你枪毙了。”
林夫人还是一脸的平静,也不拿眼看着王德显,缓缓地说;
“那只鼎早几年被我儿子带到北平城了,我这里没什么东西了,这么多年,你爹没少费心思,不是也没找到吗?”
旁边早就不耐烦的王德璋听了这话,冲上前来,夺过王德显手里的棍子,劈头盖脸地一顿毒打。
强忍着剧痛的林夫人一声不吭,从地上慢慢地挣扎着站起来。殷红的血从头上,嘴角上流出来。
王德显不甘心问不出个名堂来,抓着林夫人的衣领恶狠狠地吼着;
“你这个贱婆子,你儿子早在北平城里被日本人打死了,我看你是舍命不舍财。。。”
林夫人的那张惨白的流满了血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恩铭没死,他会回来的,找你们报仇。”
气急败坏的王家兄弟和王大赖三个人嗷嗷地狂叫着,棍子,拳脚齐下。打得林夫人倒在地上一声弱似一声地呻吟着,再也爬不起来。
任凭他们怎么问,林夫人只是一声不吭。没多一会就断了气。
丧心病狂的王家兄弟和王大赖扒墙掘地搜了个遍,又找到了一些粮食,银元和金首饰。除此之外再没发现什么东西。气得他们一把火把赵宅点火烧着,然后恨恨地走了。
两个日本兵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他们对此没有兴趣,只把那些银元和首饰拿走了。
王章龙听完了那兄弟俩的报告,一脸的阴沉,马上又领着他们出了城,直奔碣石山而来。
刘夫人见到这几个仇人面带杀气凶神恶煞一样,就什么都明白了。只是说了声;
“那只鼎早到了北平城了,不会留给你们的。”
说完,就一头撞在墙上,死了。
王家父子四人又是一顿折腾,连庵里的泥菩萨都砸了,还是一无所获。
折腾了这么多年,王家父子并没有找到那只鼎,也没有得到那只鼎的一丝的线索。渐渐地也泄了气,开始相信那只鼎真的被赵恩铭带到了北平。
王章龙毕竟是个土包子,任凭怎样地阴损狠毒,也不敢到北平城去造次,这件事也就此作罢。
老管家老刘带着几个本家人,悄悄地把两位夫人的尸首埋在了碣石山上,离尼姑庵不远处。连个坟头都没敢留。
那段岁月,白昼和黑夜一样,都那么黑暗,漫长。
(https://www.mangg.com/id25650/148319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