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千年海 > 第九章 泰阿

?东海城今天从早上天气就开始阴沉。

  庭院中老人躺在摇椅上,屋檐外面小雨滴滴答答下个不停。东海王府虽极土木之盛,可爷孙两人都喜欢住在后院的花园里。

  前两个月队伍没走多远,隔几天还能收到孙儿的回信,自从出了南疆郡消息传递不便,已经个把月时间没有和天寻联系了。想到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却不能和孙儿一起过,老人觉得更加心烦。

  “算算时间,寻儿也该快到雪域了吧?”老人自言自语道,起身给自己泡了一壶茶,茶香刚出便被风吹散了大半。

  万骑进昆仑终究引起朝廷猜疑,虽然沿途没有任何阻拦,赵凯皇帝还是调了八万白虎卫入金陵。

  原本防备吐蕃的十五万白虎卫,一下调了八万过来,可见对东海郡防备到什么境界!

  ……

  王府门外一骑枣红马停下,蓝衣军驿卒下马小跑来到门前,将门上螭龙衔环敲的当当直响。

  守门小厮徐年正靠在墙边打瞌睡,不知做了什么美梦咧嘴发笑。突然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小声暗骂几句,没好气的打开大门。徐年看着眼前浑身湿透的士兵,刚想摆点谱子教训他一顿,眼睛瞄到蓝衣军驿卒手里的红色漆筒,心里一惊,赶忙退后避开道路让他进来。

  东海王府消息按紧要程度分五等,依次用无色、白色、蓝色、红色、黄色漆筒盛放以区分缓急。朝廷消息用黄色以示威严,可红筒才是东海郡驿卒公认最紧迫的传递任务。

  徐年赶忙带着驿卒就往王管家住处跑。

  王管家正在吃早饭,身上还是穿着不起眼的布袍。桌上一碗小白粥,小碟咸菜,吃的津津有味。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没有平日笑意,雨天总是让人心烦的。

  他比王爷年长几岁,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就连世子上官夜白小时候他也抱过,更别提惹人喜爱的世孙天寻殿下。看着近些日子王爷没了以前的精神气,他心里也不好受,前些日子来慰问的官员可没少受王管家的白眼。

  清粥咸菜味道也挺好,想到东海王自从天寻走后一直没什么胃口,王管家想着不如明天早上就吩咐厨房做这个给王爷,换换胃口也是好的。

  房门突然被推开,徐年小跑着进来禀报道:“王管家,有个驿卒带着红漆筒求见王爷。”

  已经放下筷子的王管家一愣神,站起身子就往门外走去,扶着门外浑身湿透的驿卒。

  “是不是世孙殿下有了什么消息?”

  从进门就没开口说过话的驿卒嗓音嘶哑道:“齐策玄将军口信,亲自交到王爷手里。”

  王管家知道府里的规矩,也知道正是齐策玄带领队伍出发就行了。门后的雨伞都来不及拿,拉着驿卒就往雨里跑去。

  青石板遇水变得很滑,王管家只顾往东海王小院跑去,没留心脚下半路还摔了一跤,被驿卒搀扶着来到小院门前。

  半眯着眼的东海王看见两道人影出现在视线,看到驿卒手上的漆筒时猛然站直身体,衣袖里左手微抖。

  驿卒单膝跪在屋檐台阶下,将手里漆筒举过头顶大声道:“启禀王爷!世孙上官天寻已平安到达昆仑境内。”

  老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接过漆筒并没有急着打开,吩咐小院门前的仆人道:“送这位驿卒去换身衣裳,赏金百两,良田二十亩。”

  依然保持跪地姿势的驿卒挣扎许久,抬头目光火热直视老人眼睛道:“谢王爷赏赐,不过张某不图钱财,小人希望用赏赐换取我儿进沧浪书院的机会。”双手前伸趴进雨水里,头重重磕在石板上,水花四溅。

  他知道可能下半辈子也见不到东海王,这是他儿唯一的机会。

  王管家不顾腿上伤痛诧异抬头。

  东海王也是一愣,看着台阶下中年驿卒笑道:“你这无赖倒也厉害,若是你家小儿真有才华这次你得到的确实不止区区百金。起身吧,回去换身衣裳,刚刚的赏赐也照样给你。”

  “谢王爷赏赐,小人张东水万死不辞。”不知道怎么走出小院的驿卒步伐加快,希望回家告诉这个消息。

  “可怜天下父母,也不知道这驿卒一路鼓了多大勇气,才敢和我提这要求。”东海王拉着王管家的手将他按在自己的摇椅上,倒了杯茶递给他。

  “五六十岁的人了也不小心点,府里缺了你可不行,等下让崔大夫帮你瞧瞧。”

  “对了,你那宝贝孙子王忠立也一并去书院吧,以后寻儿没个贴心帮手可不行。”

  东海王背手走出小院。

  摇椅上王管家看着手里这杯茶,手臂颤抖分了几口才喝完,放下杯子时已经泪流满面。

  用壶里热水冲洗干净茶杯,小心翼翼的放回原处,王管家一瘸一拐离开这里。

  几代人换了这杯茶,不亏。

  ……

  东海王沿着石板小路来到孙儿住处,伸手推开房门,拿起门后的抹布将本就干净的桌椅都擦了遍,这才掏出漆筒坐在桌边。去除了盖子上密封的火漆,掏出里面的两封信,一封面上字体大气旁礴,老人看了眼就放在一边,小心拿起后面那封书信。

  天寻写字简淡秀润,一封千字左右的简单家书,大体是说自己很开心伤也好了,希望爷爷保重身体,中间问候了姑姑初夏和三年凤,还大篇数落胖三的不是,老人咧嘴无声一笑。

  只是末尾却和平时不同,写到练武这件事时笔锋徒然刚劲。

  老人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孙儿终究是长大了。”

  信封反面几字可见孩童心:寻儿甚是想念,望母亲回信。

  老人盯着这几个字许久,深深叹了口气。

  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这才拆开齐策玄的信,信纸上只有铁笔勾画的五个大字:入匈奴练兵。

  ……

  中午时分,一辆王府马车冒雨出了城东。

  林车夫不在府里,此时由一位灰袍老人驾车。要是天寻在一定认识,当天在王府后山顶上两位护卫中就有他。

  “颜老,这次回去帮我给孙儿送样东西吧。”东海王忽然掀起车帘对灰袍老人道。

  驾车颜姓老人也没应声,只是点了点头,之后两人都没说话,车檐处雨打铜铃轻响。

  树林的风中都带着点海腥味,不远处山脚下黑瓦白墙的尼姑庵若影若现。

  到了庵前,马车停在积水石板路旁,东海王下车抬头看向红门上的牌匾。

  “好一个千音庵,本王倒要看看是菩萨重要还是我孙儿重要!”老人走向紧闭的大门,脚下石板一路寸寸龟裂,站在门前缓缓伸手搭在朱红寺门上,天地间一阵风吹过大门消失无踪。

  灰袍车夫在车檐下睁开眼睛,看着王爷背影喃喃自语:“习武四十年藏龙道,十年前断两心脉已是半废。如今一朝再登归虚,东海当兴!”

  东海王只是背着手往里走,绕过中央黝黑香炉径直走进大殿。两人高的千手观音像映入他瞳孔,塑像洁白如玉恍若真人,与盘坐面前的青衣尼姑相呼应。

  “心妍儿媳果然一副菩萨像,轻易就断七情六欲,没入极乐就得了慧根。”

  老人一脸平静:“我那孙儿打出生只见过你两面,天寻整十岁不去就算了,他被暗杀也不知道过问一声。从今往后我就当上官家没了你这媳妇,天寻他娘也随他爹一起死了!”

  说完将手里信纸拍在菩萨案前,转身大步就走出了门,片刻都不停留。

  青衣尼姑抬手拿起纸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看了遍,目光看到后面几个字时闭上眼睛,默念了句“观音在上”。

  从天而降一滴水珠溅在她手上,青衣尼姑抬头望着菩萨面容轻叹:“观音也落泪,终究还是凡人心。”

  又是一滴水在地上溅起,大概是凡人泪。

  ……

  两天后颜老出王府,身后背了个方形乌木盒。

  东海王站在门口,无声笑了笑。

  “孙儿想习武,爷爷怎么能不给你配把好剑。”

  乌木盒内,剑长两尺半,宽两寸半,剑背上天地自成两个篆文:泰阿。

  威道泰阿。

  ;

(https://www.mangg.com/id25424/14672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