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连环计中计(续)
楚国虽逼迫随国结下了城下之盟,却没有实质性地降服随国。尤其在少师眼里,随国肯与楚国结盟,根本就是对楚国的怜悯恩赐。指望这样的人摇旗呐喊,是根本不可能的。
熊通劳师动众地忙活了一大顿,结果却只是在称王之路上,原地踏步而已。
熊通心里不满意,接着问斗伯比:接下来该怎么办?
斗伯比又给熊通出了一个主意:于沈鹿(地名)大合汉东各国诸侯!
斗伯比的这个主意可谓一举两得。
一是,可以借机染黑汉东各诸侯。这个会盟类似于投名状,只要诸侯参加了会盟,就上了楚国的贼船。将来熊通称王,这些小诸侯除非拨乱反正,向楚国开战,否则,只能听之任之了。但是,这些小诸侯也没有向楚国开战的胆子,要是有这胆子,也就不用参加会盟了。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以借机降服随国。如果随国参加会盟,也就意味着随国已经向楚国臣服。如果随国不来参加会盟,就意味着随国背叛了两国定下的盟约,楚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收拾随国了。
降服了随国,熊通就是汉东之地名副其实的王!
熊通当即赞成,并决定于初夏在沈鹿大会诸侯。
汉东各诸侯还是很识相的。除了随国和黄国外,其他诸侯国都参加了会盟,确认了熊通在汉东诸国的“二哥”地位。
但是,黄国不参加会盟,很出乎熊通意料。于是,熊通派出大将向黄国兴师问罪。由于史料太少,的确不知道黄国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以为既然黄国不参加会盟,就应该有被讨伐的心理准备,至少会有一套说辞,或已准备好迎战,至少要两军对垒一次,分个胜负高低,才肯投降。但事实就是楚国大将一到黄国,黄国立马负荆请罪,并向楚国求盟。
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已经结束。然而,在将来,楚国将会无数次利用这个借口,收拾黄国。
不得不佩服黄国人智慧!!竟能做出这种“损己利人”的好事。
不管怎么样,黄国还是臣服了,虽然过程令人不得其解!
如此一来,汉东诸侯国中,也就随国是个异类了。于是,熊通再次召集大军来到了随国。
楚国再次大军压境!随国君臣面临着再次的选择:是战,还是降?
季梁从楚军铺天盖地的气势中已经看出,楚军此次前来,绝不能善了。于是,季梁给随侯出了一个主意:不要迎战,应服软求盟。如果楚国答应结盟,随国就可以免去兵灾。如果楚国不答应结盟,那就是楚国理亏,也能激起随军的斗志。如此一来,随军勉强可以与楚军一战!
季梁是随国的明白人,知道随军力量无法与楚军抗衡,不如示弱,以求自保。
季梁虽然明白,但较斗伯比而言,还是差了一筹。斗伯比在此战之前,就已播下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少师!在少师脑子里,楚军就是一堆老弱病残之士,“百万之众,不足一扫”。
于是,少师振臂大喊:季梁,你太怂了!楚军远道而来,是自寻死路。如果我们不快速出战,又会让楚军逃遁。岂不可惜!
上一次,随侯听了老天爷的话,没有追击楚军,已经令少师耿耿于怀!这一次,少师绝不再放走机会!
少师坚定的样子,终于感染了随侯。这一次,随侯没有卜卦,直接决定向楚国开战。速战速决!
斗伯比的示弱之计总算见了效果!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如此而已!
楚国与随国之战,终于开始了。
这是一场不对等且极为可笑的战役,双方都坚定地以为此战必胜!对楚国而言,斗伯比知己知彼,预先布局,就像渔夫打渔一样,网早已散下,鱼饵早已布好,就差最后的收网取鱼。而对于随国而言,少师明知前方是渔网,只是自以为是鲨鱼,可以撕裂渔网,来个“鱼不死而网破”。
于是,楚军与随军气势汹汹且悍然无畏地,在青林山下相遇了。两军摆开阵势,准备开打。
季梁观看楚军阵型,发现楚军分为左右两军。于是,季梁又给随侯出了主意:楚国以左为尊,熊通必帅精兵在左军,不如先攻击右军。右军一败,楚军必定会撤走。
季梁所言是战争的常理,常理也是真理!就好比甲乙两人与丙打架,甲能打,乙不能打。如果丙上去先跟甲打,基本上就陷入纠缠期,甚至甲一个人就能收拾丙。空闲出来的乙想在丙背后怎么下绊子,就怎么下绊子。但是,如果丙一上来,就以雷霆手段干掉乙,估计甲就不会再动手了,因为乙的失败会影响到甲的斗志。而且,如果丙在干掉乙时,手段再血腥点、毒辣点,说不定甲还会落荒而逃。
战争其实就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打架,军队的斗志士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而,一旦军队中出现影响士气的因素,统帅出于求稳考虑,多会暂时放弃此次战争。
而在东周以前的历次战役中,这个道理也多次提及。比如说郑庄公在戴城打败宋卫蔡三国联军,比如说鲁国击败齐国宋国联军,都是这个道理!
但是,少师听了就很不高兴!早就说了“扫楚军如震枯叶”,为啥不直接灭其全军,擒其诸侯,与诸侯做个笑谈?!非要遵循常规作战的道理?放走熊通?
中毒已深的少师勃然大怒,喝道:不敢进攻楚国的左军,不是令楚国人嗤笑么?
为了不让人嗤笑,就要与对手硬碰硬,以卵击石!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只是结局往往都是悲剧。
然而,没主心骨的随侯还是听从了少师的劝告。
于是,少师带着随军冲向了楚军左营!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多动笔墨了。少师冲进楚军左营,就像“肉包子打狗”,瞬间的工夫,自信的少师丢了性命,连带着随军也几乎全军覆灭。
随侯和季梁两个人换了普通军士的军装,才趁乱逃了出来。
楚国与随国之战,随国大败。
应当说,随楚之战,在两国未交战之前,结局就已见分晓,不仅因为楚国国力强于随国,更多是因为两国君臣差距实在太大。一来,随国虽有一个明白人季梁,季梁的谋略手段却不如斗伯比;二来,熊通深信斗伯比,言听计从,随侯却半信季梁。如此差距,随国如能战而不败,才是怪事。
4、随国成了狗腿子
随国大败,少师战死,随侯和季梁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两人回国以后,检点兵马,随军剩下不足三分之一了。
随侯这会害怕了,不用卜卦,也知道楚国想灭掉随国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了。
于是,随侯问季梁该咋办?
关键时刻,老天爷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明白人了。
季梁琢磨一会,就说:投降求盟吧。
以往,随侯还会综合下少师的主意,然后再犹豫不决一会。现在,少师完蛋了,随国就剩下季梁了。随侯也没得选择,只无奈地说:你说咋样就咋样吧,以后随国就你说了算了。
于是,季梁来到楚军大营,提出了请盟的条件:如果楚国允许随国投降请盟,随国愿意率领麾下小国,向楚国称臣。
熊通跟斗伯比一商量:随国虽然败了,但是动手硬打,还真灭不了随国。不如让他们永远臣服,当做外臣使用。
但斗伯比为人精明得很,岂能这么便宜了随国。
楚国君臣商议之后,也开出了条件:随国请盟是可以的,永远臣服是不够的,随国在臣服之余,还需要在做一件事情,向周天子宣扬楚国的恩德,请求周天子封赏熊通为楚王,镇压南方各诸侯国。
季梁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季梁虽然已经成为了随国实际操控者,但这种黑锅不能背。
于是,季梁回了随国,将这个事情报给随侯,让随侯决断。随侯照旧没主意,只能听楚国的话。
就这样,随国成了楚国的狗腿子,只为主子服务。
随国派出使者到周国,以汉东各诸侯国的名义,向周桓王请示:南方需要有一个王,镇压蛮夷。熊通德高望重,是不二人选。请周桓王册封熊通为楚王。
周桓王虽被郑庄公收拾了一顿,小性子依旧暴烈,不是好惹的。周桓王当即下令,将使者打出了洛邑!
随国狗腿子没当好,只能实话实说,将事情报告楚国。
熊通听后,大怒:我先祖鬻熊是周天子的老师,结果只被封赏在南方蛮夷之地,这是周天子奖赏不分!郑庄公射了周桓王一箭,周桓王没有本事讨伐,这是责罚不明!赏罚不分,何以为王?!况且,我父亲就已经称王,我不过是恢复旧号而已!何须周天子册封!
于是,熊通在军中自立为王,并与随国结盟而去。
汉东诸侯国早已上了熊通的贼船,只能派人称贺!
周桓王连郑庄公都收拾不了,更别提收拾楚武王了!
自此,楚国愈加肆无忌惮。
(https://www.mangg.com/id21654/148867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