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闲谈东周五百年 > 第十章 定鲁 一

?

  七、定鲁

  (一)鲁国内乱

  1、介绍下出场人物

  鲁国内乱,主要发生在鲁庄公的三个儿子、三个兄弟以及媳妇身上。

  先说,鲁庄公的三个儿子,是般、申和启。三人中,般年纪最大,申次之,启年纪最小。

  般是孟任所生。

  鲁庄公三年,游郎台,遇上党臣(人名)女儿——孟任。鲁庄公见孟任长得“容色殊丽”,就要与孟任春风一度。孟任不答应,闭门不见。鲁庄公立下誓言并割破胳膊以血盟誓,“将立孟任为夫人”,孟任这才答应。

  过了一年,孟任生下儿子,就是般。鲁庄公见孟任儿子也生了,就要立孟任为夫人。但文姜不同意,因为文姜想令鲁庄公亲近母国。所以,这才有“禚地之会,鲁庄公与齐襄公未满月的幼女定下婚姻(见齐襄公伐纪降鲁一节)”的事情。孟任也因此失去了当夫人的机会。但哀姜毕竟年幼,直到二十年后(此时孟任已感染重病,不久就去世了),才嫁入鲁国。而在这二十年里,孟任虽没有夫人的名义,却掌握了夫人的实权,执掌后宫。

  申是须句国(国名)君主的女儿风氏所生。

  启是哀姜的妹妹叔姜所生。哀姜嫁入鲁国时,妹妹叔姜作为陪嫁,一起嫁给鲁庄公。

  再说,鲁庄公的三个兄弟。鲁庄公在位期间,主要由三个兄弟掌握政权——公子庆父,公子叔牙,以及公子季友。其中,庆父与叔牙是同母所生,鲁庄公和季友是同母所生。在三公子中季友最有才能,鲁庄公最信任的人就是季友。

  最后说,鲁庄公的媳妇——哀姜。哀姜的父亲是齐襄公,表兄就是鲁庄公,亲哥哥是齐桓公。表兄表妹成亲,是亲上加亲。但问题是齐襄公为了跟文姜苟且,杀了鲁桓公,也就是鲁庄公父亲。这样算起来,就是:老丈人为了跟母亲好,杀了父亲!而且,母亲还是老丈人的亲妹妹。关系有够复杂。

  这就是鲁国内乱涉及的主要人物,下面介绍具体事件。

  2、庆父一乱鲁国

  鲁庄公虽娶了哀姜,但杀父之仇,始终是个芥蒂。所以,鲁庄公根本不怎么搭理哀姜。具体表现就是:哀姜的陪嫁妹妹都生了儿子,哀姜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哀姜只有二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让哀姜守活寡,哀姜忍不了。于是,一来二去,哀姜就看上了鲁庄公的兄长——庆父。

  庆父与同母弟叔牙关系甚好。于是,三人结成一党,共同约定:将来鲁庄公去世,三人努力,扶持庆父做鲁国诸侯,叔牙做相国。

  三人约定没多久,机会就来了。

  鲁庄公三十二年秋天。鲁庄公得了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鲁庄公准备咨询三位掌权兄弟,确定继承人问题。

  鲁庄公先召叔牙,问:应立谁为继承人?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了。鲁庄公名义上咨询叔牙的意见,实则上是让叔牙表态,将服从般的领导。东周时期,继承人不过是“立长,或者立嫡”,鲁庄公没嫡子,只能立长子。而从孟任执掌后宫二十年来看,应知鲁庄公与孟任感情最深,立孟任的儿子为继承人,最符合鲁庄公的意愿。

  但是,叔牙已被相国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于是,叔牙决定将庆父推出来。叔牙先大肆夸庆父的才能,然后给出建议:如果令庆父继任鲁国诸侯,肯定能够振兴鲁国。而且,兄长死了,弟弟继位,也是鲁国常事。

  我查了一下史料,在鲁庄公之前,鲁国“兄终弟及”的事情,至少发生过六回。叔牙这么说,也算合乎情理,算是圆上了自己的说辞。但叔牙说辞却不符合鲁庄公的政治诉求,因而,鲁庄公没有说话。只是令叔牙退下。

  叔牙退下后,鲁庄公再召季友,咨询季友意见:应当立谁为继承人。

  面对这个政治表态问题,季友表现得很坚决。季友说:您与孟任有过盟约,要立孟任为夫人。结果您却失信孟任,现在您还忍心再失信于般么?

  季友是鲁庄公最坚贞的护卫者。当初,须句风氏生下申,就要将申托付给季友。意思是说:将来你扶持申继位,申将会封你为相国,咱们投桃报李。季友却以“般年长”为由,拒绝了。

  季友的回答令鲁庄公很满意。于是,鲁庄公又说:适才,叔牙建议立庆父为君,你以为如何?

  这是鲁庄公的再次试探,也是鲁庄公的杀手。如季友与庆父一党为私,肯定会趁机表现意图,诸如“般虽好,但立庆父,却能兴盛社稷”之类。而如季友是鲁庄公的护卫者,鲁庄公则可借机向季友表明:般最大的敌人就是叔牙和庆父。

  季友再次回答:庆父为人残忍无亲,没有君主的气量。叔牙袒护他的兄长,不可听信。我愿以死相许,扶持般为君。

  鲁庄公笑了,不枉自己信任季友半生,最终时刻,能理解自己心意,并愿意执行自己意志的,唯有季友。于是,鲁庄公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季友出了王宫,立即假传鲁庄公之命,将叔牙骗到了鍼季(人名)家,并下令鸩杀叔牙。季友为了能够让叔牙安心赴死,还给叔牙写了一封信,大意是:鲁庄公有命令,赐你一死。你自杀,子孙后代还能保留爵位。如若不然,马上灭族。

  叔牙不愿意死,又不敢反抗,就被鍼季揪着耳朵,直接将毒酒灌了下去。叔牙饮酒后,毒发身亡。

  当夜,鲁庄公病发身亡。

  在这一点上,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季友不直接杀了庆父,却只是杀了叔牙?按季友的智慧,应能从叔牙的话缝里,看出庆父才是真正的幕后首脑。而假传公命毒杀叔牙的计策确是一条妙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一击毙敌。只要布置得当,杀庆父也易如反掌。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妙计,季友却只用来清除庆父的马前卒?

  笔者认为:季友不是不想杀庆父,是不敢。因为,庆父的身后由哀姜撑腰,而在哀姜身后,有一个巨大的影子——齐桓公。如果杀了庆父,很有可能激怒哀姜,而激怒哀姜,则有可能引起齐桓公的不满,从而引发超出季友预料的反应。最坏的可能性:齐国借机兼并鲁国。

  季友与齐桓公同时代,更了解齐桓公的为人。虽然齐桓公奉行“尊王攘夷”政治路线,表现出“公正无私”的二哥样子。季友却明白“尊王攘夷”只是齐桓公的政治选择,“公正无私”并非齐桓公本相。齐桓公的本相是:充满欲望的一代霸主!!

  只是,齐桓公为了政治目的,一直在压抑着本性,强迫自己按照“二哥”的标准,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在救燕成功后,齐桓公功成名就,声威如日中天。虽然齐桓公还能克制自己,克制能力却越来越差。

  值得庆幸的是:齐桓公是一个合格的霸主,全始全终,直到齐桓公生命的最后一刻,齐桓公依旧能够克制自己,按照既定的政治路线行事。因而,这一丝人性的欲望,丝毫无损于齐桓公的威名。

  但在当时而言,季友却无法看透这一切。所以,季友只是杀了叔牙,既能削弱庆父的势力,也可以对庆父起到警戒作用。

  季友小看了庆父。季友以为:杀了叔牙能警戒庆父,殊不知庆父反而因此看到了季友的弱点,更加肆无忌惮。

  话归正题。鲁庄公死后,季友扶持般继位。

  当年冬天。般的外公(姥爷)党臣病死,于是,般亲自回郎台为外公发丧。

  庆父终于等到机会。于是,庆父指使圉人(圉人是东周时期的官名,负责牧牛养马)荦(人名,读luo)在郎台刺杀般。

  荦之所以肯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本国君主,原因起于两人之间的一段旧怨。鲁庄公三十一年,整个冬天没有下雪。于是,鲁庄公下令举行祭祀,向上天求水。祭祀未正式开始前,先在鲁国梁家演练,鲁庄公的女儿出席观看。荦见鲁庄公女儿长得漂亮,就唱歌调戏。此事正好被般碰见。般见自己的妹妹被一个放马牧牛的小官调戏,大怒。当即下令捉拿荦,重打三百鞭。荦因此怀恨。

  而鲁庄公听闻此事后,也曾说过:荦勇力超人,当世无比。既然对你妹妹无礼,你就应该杀了他,以绝后患。为何只是鞭打他,惹下仇恨?

  般并不放在心上:荦只是一个匹夫,何足为虑?

  事实证明,匹夫也能够杀人。战国时,唐雎曾说过“若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荦算不上“士”,因为士坚守心中信念,能够忍辱含垢,只为信念而动刀剑,比如专诸、聂政、荆轲等。荦只是一个匹夫,但一个勇力超乎常人的匹夫更可怕,因为匹夫心中没有信念,只有仇怨,为了泄一时怒气,可以不计任何后果。

  就在那个时候,庆父听说了般与荦的恩怨后,暗中收留了荦。

  所以,当般到郎台发丧,庆父指使荦刺杀般时,荦毫不犹豫地听从了庆父的命令。并非荦感恩庆父,只是怒气难消。

  当夜,荦趁着般的贴身侍从,出外打水开启房门的机会,潜入般的房间。般见了荦,大吃一惊,抽剑就砍。般的剑法也算了得,一剑砍破荦的脑袋。但荦是天下有名的勇士,虽然脑破,只用左手抢剑,右手用刀,就一刀刺死般。

  荦杀了般,报了旧怨。但荦也中了一剑,不能再战,被般的手下乱刀砍死。

  此事过后,庆父将弑君罪名归在荦身上,灭了荦全族。

  庆父用人成事,事后又灭人全族。季友曾评价庆父“残忍无亲”,实在不为过。

(https://www.mangg.com/id21654/14708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