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兵定孤竹(续)
于是,孤竹国君臣分成两路,开始实施计策。君主答里呵和宰相兀律古带领军士百姓藏入阳山,黄花则奉命实施诱敌计划。
如果你以为黄花是一心为国,那么,你高估了黄花。黄花愿意实施诱敌计划,肯将自己置入危险的境地,大多还是出自仇恨。并非国仇家恨,而是个人私仇——对密卢的私仇。一言一饭一马之辱不共戴天。
按理说,黄花前去诈降齐军,应与密卢无关。但黄花凭借天才般的思维,硬是将这两件看似毫无联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黄花心想:要取信齐桓公,必须整个“投名状”,而密卢的首级就是最好的“投名状”。黄花转念再一想:如能打败齐军,就算杀了密卢,答里呵也不会怪罪。
黄花因此得出结论:要实现诱敌深入的计划,必须借助密卢的首级。而杀死密卢却无需承担任何风险。
黄花想清楚后,哈哈大笑几声,快马驱兵来到马鞭山。
话说,驻守马鞭山的密卢兵少将寡,看着团子山声势浩大的齐军,心里直颤抖。密卢唯一的指望就是,答里呵能早日实现诺言,起兵相助,两国合兵一处,与齐军一决雌雄。因而,密卢盼孤竹兵马的心情,用“望眼欲穿”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等待着,等待着,孤竹兵马终于来了。
密卢遥遥看见东南方驰骋而来的孤竹兵马,心里很高兴。答里呵不愧信人也!虽然事实证明,答里呵一直在忽悠密卢。
密卢欣然驱马迎接。来到孤竹兵马前,密卢定神一看,是黄花大元帅。密卢满心欢喜,两人仇恨已经扯平,现在正是通力合作的时候。黄花怒目圆睁,此辱唯有鲜血才能洗刷,今日就要你的命。这就是两人认知上的差别。
因而,速买在后远远看去,就是这样一幅情景:密卢笑呵呵地伸出双手,准备给黄花一个深情的拥抱,黄花却手起刀落,要了密卢的脑袋。
速买见密卢被杀,心头怒气不可遏制,立即驱兵来杀黄花,为密卢报仇。于是,山戎两国兵马,在马鞭山乱战一场。离支国毕竟兵少将寡,不是孤竹国对手,大战一场,速买败退。
速买心中挟恨,发誓要杀了孤竹国君臣。于是,速买决定投降,借兵报仇。应当说,速买是个民族心很强的人。因为,速买投降时,没有选择齐国或者燕国,而是选择了同为山戎一脉的虎儿斑。速买的民族心是值得赞扬的,但速买高估了虎儿斑的智商。虎儿斑根本不懂得“收为已用”,或“一笑释恩仇”的道理。虎儿斑见了速买,考虑都没考虑,直接下令:杀了速买。
至此,离支国与孤竹国脆弱的联盟关系结束,离支国君臣死于非命。
再说黄花。黄花杀了密卢,总算出了一口心头恶气,洗了一言一饭一马之辱。至于,是否应当“弱弱联合,以抗强齐”,这些问题不在黄花的考虑范围。
黄花拿了密卢首级,求见齐桓公。见了齐桓公后,黄花献上密卢首级,然后说道:我家大王因卑耳溪兵败,心中存了怨气,又自知不是您的对手,所以,他现在已经逃离无棣城,去了沙啧(旱海),向其他国家借兵报仇。我苦劝不听。现在,我杀了密卢,诚心投靠齐军,愿意在齐军帐下做个小卒,作为向导,追赶我家大王。
黄花以密卢的首级作为“投名状”,实在给力!齐桓公君臣不能不信。于是,齐军跟随黄花来到无棣城,此时的无棣城已是一座空城。
这里里外外,先是速买走投无路,前来投靠,被虎儿斑一刀杀死;再是,黄花拿了密卢的首级来投靠;最后,无棣城确是一座空城。孤竹国诱敌深入的计策,天衣无缝,与黄花所言丝丝入扣,没有一丝破绽。因而,齐桓公君臣彻底相信了黄花。
齐桓公决定连夜追赶答里呵,绝不能让答里呵再请救兵,否则,此战将无休无止。于是,齐桓公兵分两路,燕庄公率领一路,镇守无棣城;齐桓公率领一路,以黄花为向导,追赶答里呵。
齐桓公虽相信黄花,还是留了一手,齐桓公令高黑与黄花同行。但齐桓公忘记了,高黑根本不是黄花对手,在卑耳溪旁就是如此。
因而,当齐桓公与管仲等人驱兵来到旱海入口时,并未见黄花与高黑留下的信号。但齐桓公追击心切,已管不了这许多,贸然驱兵进了旱海。
齐军进入旱海后,一路前行。天色渐黑,旱海又换了一副景象: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寒气逼人,毛骨俱悚,狂飙刮地,人马俱惊。
当时,管仲正在齐桓公身旁。管仲叹口气,说道:恐怕我们中了山戎诈降计。我听说山戎北边有处要人命的地方,叫做旱海。凡人进入,九死一生,恐怕就是这了。
齐桓公一听,再一看这景象,“军马多有中恶而倒者”。
齐桓公着了慌,赶忙下令:往外跑啊,还等啥呢!但为时已晚。是时,天色昏暗,大雾盖天,火把尽熄,不分南北东西。管仲只好令人敲金击鼓,聚集齐军兵将,一路瞎走。但将虽齐全(只少了隰朋),军士却已折损了许多。
乱走了半晚上,齐军始终走不出旱海。齐国君臣士气已低落到极限。再这样下去,齐军全军覆没,只是早晚之事。
齐桓公也没办法,只能看看管仲,意思是:都这样了,你还有啥招?有招,就快点使出来。没招,咱们就交代在这了。
管仲想了半天,挠挠头,给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我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与孤竹国都是山戎一脉,或许,无终国军中的战马就是从孤竹国买来的。不如让虎儿斑选择几头老马,让老马带路,我们跟着马走,说不定就能走出旱海。
管仲这一招就是典型的“病急乱投医”了。但事实证明,这一招还真管用。齐军跟着几匹老马,左转右拐,最后竟然走出了旱海。
人生就是如此。人之能力所限,即便圣人,也不能洞察秋毫,明鉴万物。但圣人区别于普通人,就在于通达人情,积少成多,在危急时刻,脑中总能闪现一丝细小却坚韧的灵光,挽救大厦于将倾。比如隰朋“蚁穴知水”,管仲“老马识途”。“世事通达皆学问”,诚如是也!
管仲等人在老马带领下,走出旱海。一出旱海,就遇到了隰朋。隰朋咋出来的,就是个迷了。或许,隰朋也知“老马识途”?
齐桓公与隰朋合兵一处,准备杀回无棣城,找答里呵报仇。
路上,齐军遇到山戎难民,一番打探。齐桓公君臣才知:答里呵就躲在阳山上,等齐桓公等人进入旱海后,立即率兵杀回无棣城。燕庄公自知不是答里呵对手,就在无棣城内发起大火,趁乱逃出,又回到团子山驻扎。现在,答里呵重新占据了无棣城,正在召回山戎难民,准备安居乐业。
管仲弄清来由后,想出了破无棣城的主意:让虎儿斑率领十余名山戎心腹,假作难民混入城中,作为内应。到了晚上,齐军从无棣城南门、东门、西门一起攻打,却独独空出北门。只要战火一开,虎儿斑便率人从城内攻破一门,然后大军杀入。
这种只“攻打三门,却留下一门”的做法,在《孙子兵法》中,就叫“围师必阙”。意思是围困城池的时候,留下一个缺口,给敌人一线逃生的希望。否则,如果城池四门被攻,敌人只能做困兽之斗,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围师必阙”并不意味着彻底放走敌人,一般而言,在敌人逃亡的必经之路上,总要安排几波伏兵,伏击一下敌人。管仲时期,虽然《孙子兵法》尚未拟稿出版,但“围师必阙”的战法,管仲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管仲令王子成父和隰朋,在北门的必经要路上埋伏,截杀逃跑的兵马。
于是,到了晚上,齐军三门攻打,虎儿斑趁乱从城内砍开南门,放齐军入城。答里呵见大势已去,从北门出逃。而在北门出逃的必经要路上,答里呵又遇到了齐军中最具战斗力的王子成父与隰朋。正在答里呵与王子成父等人纠缠的时候,占领了无棣城的齐军又从背后杀了过来。
当夜,一场大战,黄花与兀律古战死,答里呵被擒。
第二日,齐桓公杀答里呵于无棣城。而燕庄公听到齐桓公取胜的消息后,也从团子山赶回无棣城。
至此,齐桓公救燕之举终结,经过伏龙山、黄台山、卑耳溪、马鞭山、旱海、无棣城几场大战,山戎离支国与孤竹国君臣被杀,社稷被灭。
齐桓公首次“攘夷”成功,“戎”的威胁被解除。
(四)得与失
救燕之战,齐桓公率领齐国军马,深入孤竹国,直抵无棣城,纵横捭阖,灭离支与孤竹两国祭祀,功绩赫赫。“诸侯因桓公救燕,又不贪其地,莫不畏齐之威,感齐国之德。”齐桓公霸主之名,如日中天。
离支国与孤竹国被灭后,燕庄公应齐桓公之命,收了两国地图。后来,燕庄公送齐桓公归国时,感恩心切,恋恋不舍,直送到齐国边境内五十里,齐桓公因为“诸侯相送,不出境外”的惯例,又割了五十里土地给燕国。燕国向西北扩张五百里,向东扩张五十里,自此成为大国。而到战国时期,燕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管仲、隰朋、王子成父等人因为征战有功,归国后,各得厚赏。
虎儿斑因跟随齐桓公出战,向导之劳,也被齐桓公赏赐了小泉山土地。
诸人皆大欢喜。
唯有高黑,因奉齐桓公的命令,与黄花同行,作为向导。路上,高黑识破了黄化的计策,却因不敌黄花,被黄花擒获,拿回无棣城(这也是齐桓公在进入旱海前,没有见到黄花与高黑留下信号的原因)。答里呵劝降高黑,高黑坚贞不从,被答里呵下令处死。高黑虽死,功劳苦劳已被齐桓公记在心里,厚加抚恤。
(https://www.mangg.com/id21654/14686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