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窃国者侯 > 第四十三节 前往大濠

?

  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吹打在立在船头的江七娘的脸上身上,杏色裙裾随风飘扬,一张俏脸却是凛若寒冰,浑身透体都散发着旁人勿近的气息。

  自随侯嘉一行来广州之后,因腿伤未愈,被迫和属下分开的江七娘一直被拘在市舶司衙门后衙之内,日常生活除了和同被拘着的江五叔说说话之外,便只能靠在窗前望天看景了。

  江七娘出身湖广道上的武林世家,十五岁上嫁与了大他十余岁的排帮大当家徐子泰,二十三岁时徐子泰与人争斗时受伤身死,并未留下一子半女,她便以未亡人身份接任了排帮大当家的交椅。因有着军师、五叔并同一应徐子泰亲信兄弟的帮助,她一身武功业艺又是极出类拔萃,湖广道上无人能及,虽然二当家罗雄有些不服,但五年之中也过得是顺风顺水。号令出时,排帮之中几千弟兄无有不从,便是地方豪族缙绅以至于官府中人,冲着江七娘这三个字,也要给上几分面子。

  但是这般顺遂时光却是在遭遇侯嘉之后,便就此中止了。被她倚为左右手的三当家被侯嘉设计拿下不消多言,连带她自己,也因为报仇心切,中了罗雄崔西成之计,由湖广道上呼风唤雨,一声令出从者数千的排帮大当家,变成了如今这般孑然一身的所谓护卫。

  这侯嘉到底想做什么,今日竟点了自己随他出来……江七娘一对秀眉不自觉的蹙将起来,顺便紧了紧袖中那一对短匕,她惯用的一对烂银袖刀在湘江之上失落了一只,后来随着侯嘉船队一路南下,到了广州又一直被拘在市舶司衙门中,没有机会出门再去重新打造一只来配对,昨日她因气闷得紧,在花园之中小坐了一会,回房之后,便有锦衣卫护卫来敲门,将这一对短匕交予了她,并说是传侯大人口令,令她明日随同侯大人一同便装出行,司护卫之职。

  “到了到了……”在江七娘沉思的空当时,这一条一大清早自广州府城起航的航船终于赶在了辰牌时分到了地头,船夫们的吆喝声惊醒了江七娘,待她扭头回身往船舱方向看时,却见一直窝在船舱之中的侯嘉、苏书玉、李三成等人都出得舱来,正拿手指着前面一处岛屿上的码头说着些什么。

  “计掌柜当真辛苦。这不到半月时光,此地便有这般规模,着实不易啊。”指点着眼前码头和码头之侧已然初具雏形的造船厂,侯嘉也不禁有些激动。虽然诸般计议谋划都有他的参与,但他也是第一次来到此处,亲眼见着纸上勾勒的图画变成了这般实物,也不由得他不激动。

  “这便是船厂了?”李三成最是性急,巴望着恨不得立时下了船,去那船厂之中观瞧一番。

  因建造此地,一应指挥人力调拨银钱都是出自苏书玉之手,她倒是还好,只点头微笑,向着身边主持此地的计掌柜表示着自己的满意。

  “诸般建造规划事先都已做好,我不过是照章行事而已,人手银钱诸般事务足够,也不用花什么心思。姑爷不用夸我。”这计掌柜名叫计贵义,是名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中年男子,留着一从短须,显得文质彬彬,像书生多过于像一名商人:“倒是这地方的选址,却叫那些匠户里的老匠人们赞不绝口,说是此地是做港口码头的绝好地方,既有山遮风,水深又是足够,水流不急还没有那等讨厌滩涂,用来造码头建船厂,一点都不费力。姑爷在哪得知这般好地方的,真真难得。”

  面对计贵义的询问,侯嘉却是但笑不语。这地方是侯宣指与他看的,说是此地乃是万中无一的天然良港,若要建码头货栈船厂之处所,择此处为最佳。于是在与苏书玉商议船厂应建在何处时,他便是毫不犹豫的便指向了此处,苏书玉只当他是自那本岭南实录上看来的,也没多问,便将计贵义派来此处开始了诸般建设了。

  众人说话间,船只已经缓缓的靠向了码头。伴随着“砰”的一声,船只撞击着码头木桩的声响,船身一晃,连带着船上立着的人们也是一晃之后,经过了四个时辰的航行,船只行终于到了最终的目的地——日后成为南洋航线之上最重要的一处所在,目前却还只是个荒岛的大濠岛。

  大濠岛上留守的苏家商行掌事早已得了消息,在码头上迎候多时了。见了小姐和姑爷来到,自然更是加倍殷勤伺候,这一路过来无甚风浪,加之李三成兴致勃勃的要去看船厂如何,侯嘉便拒绝了掌事请他们暂歇的邀请,直接踏步往船厂而去,而此地诸般建设详细之事,便由计贵义和掌事在路上一一解释说明了。

  大濠岛在广州以南,行水路大概百余里海路,行陆路则远得多,约在二百里上下。此地隶属广州府新安县,岛上只有两个小渔村不过百多户渔民,靠出海打渔为生,极是穷苦。新安县历来是连税都懒得来这两处小渔村里收的,因此计贵义在这岛上大兴土木了大半月,又迁来来这许多工匠,新安县县衙那头,竟然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目下在这处的工匠,都是苏天德自浙江那边许以重利招募而来,尤以龙江船厂的匠户为多。那龙江船厂当年是官造海船的第一等船厂,世宗皇帝遣中使下西洋所乘之船,超过七成是龙江船厂所造,龙江船厂极盛之时,匠户不下万人。但自英宗皇帝禁封海疆之后,龙江船厂无船可造,匠户们沦落流失,许多家传手艺也就此流失。苏天德早有出海之心,搜罗了许多有手艺的匠户,又买通了地方官员,这才将这些匠户送到到此地。

  “目下此处共有人丁一百七十四人,老弱妇孺三十七人,壮丁一百三十七人。”对于目下岛上的人丁数字,掌事的自然是清楚得很,张口即来:“这只是第一批来打前站的,两个月后还有两船人过来。”

  “壮丁之中,多少是造船匠户,多少是营造匠户。”侯嘉侧耳听了,出声问道。

  “回禀姑爷。”苏家一干掌柜掌事对于侯嘉的称呼都是姑爷,并不曾像其他人一般称为大人,也算是向旁人彰显苏家商行与这位新贵的亲近关系的一种手段:“因这边什么都没有,要营造的屋舍器械太多,因此造船匠户只有二十一人,剩下的都是营造匠户了。”

  “那此地营造规划如何,可有人主持。”新建这一处地方作为日后基地,需要营造的基数设施着实很多,对于苏天德这般安排,侯嘉自然没有什么异议,便即又问起了营造之事。

  “请的是何大匠统筹,何大匠让我们圈了近二十亩地,码头右侧是船厂,左侧岸边是预备下做货栈的空处。”接口的是计贵义,他一边分说着一边将各处指与侯嘉等一行人看:“工匠住所则在那处,目下只造了几十栋木屋临时住着,本地渔民说六七月间海上来的飓风厉害,木屋盖得再好,飓风一至,也便成了空,故而我等还在与何大匠商议应当如何处置。”

  岭南夏季多飓风之事,侯嘉自然是知晓的,这等飓风不但岭南有,江浙福建等地也是常有发生,因此侯嘉并不在意,只是道:“浙江那边如何,这般便仿着一例处置罢,要用青砖也好麻石也罢,都只管用着,这里可不是一时之用,而是一世……甚至几世所用。”

  待计贵义应了一声是之后,侯嘉又道:“新安县那边,还是去疏通一下,出些钱财将这一处买将下来。目下无人注意,日后若有心人来做文章,却是不好。”

  

(https://www.mangg.com/id21358/13103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