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窃国者侯 > 第四十八节 大掌柜

?

  大齐天元二十一年的十月,在岳州府某些人心中过得似乎是格外的漫长和忧心,一如湘阴县治下大侯村侯族族人,又一如三江商会大掌柜。

  侯族族人的度日如年是很好理解的,被族中打压了二十余年的侯宣一家在侯嘉中举之后成功翻身,族中使尽心机却依旧白费,舔着脸去设圈套被毫不讲理的侯宣使人一人打了一顿扔回来,唯一的举人侯齐还被剥去了功名,自此宦途无望。族长侯传狠下心来要把事情闹大,前往县衙告状,但地方风议终究是抵不过官官相护,袁伏死活不肯办案,拿着侯齐之事反说侯传是有意诬告,派衙役驱散了侯族一干族人,并将韦修己剥去侯齐功名的布告四处招贴,侯传先机已失,再想去将事闹大却是无法了。无奈之下,只得暂且偃旗息鼓再想他法了。

  而三江商会大掌柜方从智的忧虑却是不足以为外人道了,他使方小七派去监视苏家商行的几个伙计被保护侯夫人苏书玉的锦衣卫拿了,直接送去了府台衙门,一人揍了几十板子还站了几日站笼。虽然不论是侯嘉还是苏家商行都无人来向自己兴师问罪,但是方从智很清楚的知道,这几个不算心腹的伙计,是绝对挨不住锦衣卫的拷问的。自己是最终指使人这一事,也是绝对瞒不住那边的。

  捏着自己把柄的苏家商行和侯翰林到底想干什么,方从智很是苦恼的在思索着,这大半月来的风平浪静绝对不寻常。

  窥伺苏书玉行程举动,在商场之上或许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是在官面上人来看,却是又不一样的,那侯翰林并不是一般好相与的文官,从他直接把人丢去府台衙门和对付侯齐的举动就可以知道了。

  侯齐……

  想起那个倒霉的直接被革除功名的前举人老爷,方从智觉得自己的头又大了一圈了。收到侯家之请之时,他本以为只是件寻常保人之事,不过花银子打点便可。实际在保人之时,也却是如此,不过出动了个分行掌柜,花了些许银钱人情便完成了,可是人救回来之后,他才发现这次保人,却是不寻常。

  侯齐是得罪了侯嘉被直接从湘阴送到岳州城内站枷,这一点是在侯齐被保回来之后,小心翼翼的田掌柜从李班头那里打听出来的。而侯齐为何会得罪侯嘉,方从智却是从失意大醉的侯齐口中小心翼翼的套出来的。

  诸般缘由一起综合,三江商行大掌柜,湖广道上头号商盟掌舵者的忧心更是越发沉重了。

  自己为了对付苏家商行的缘故,得罪了身为苏家大小姐的侯夫人,而对于这位回乡省亲的新贵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侮辱,而握着商行三成干股的湘阴侯家,却又跟这位新贵有着长达二十余年的新仇旧恨。

  两下一相综合,这位并不是多宽仁大度的新贵对三江商行的报复实际上是必然的,而且从陶中和韦修己对这位新贵的巴结来看,他也有报复的实力,方从智也做好了迎接报复的准备,三江商行在岳州城内能做到龙头霸主,也不是平白而来的。

  可是预想暴风骤雨并未如期而至,大半月的风平浪静让方从智更加的忧心,侯嘉所图到底何为,所谋之策,到底如何,无征兆的平静比有征兆的动手,更加令人心惊。

  叹了一口,方从智放下手中的水烟壶,虽然只是推测,却也是要以防万一的,他能坐上这个大掌柜的位置二十年屹立不倒,将三江商行一手打造成为岳州第一大商行,靠的便是小心谨慎这一条。

  还是给京里去个信,打听打听情形罢,顺便也可以在京师大佬那里备个案,寻求一些帮助。拈起狼毫的方从智做如是想。自己也一把年纪,也不求什么,只求个安稳罢了。

  打定主意的方从智一挥而就,再三掂量之后,还是将信笺塞入封套之中,取了浆糊密密紧封。封套之上也不写收信之人,只转身从八宝阁内最底层的一直匣子里取出一截紫铜铜管,将信卷做一团塞入,盖上塞子后又加了一层蜡封,才满意的掂了掂,放声唤外间侍奉的人进来。

  “大掌柜。”进来的是常在书房伺候的长随李二,为人老实木讷,好处就在口紧得很。

  “小七呢。”方从智皱皱眉,李二虽然可靠,但是更相信自家亲戚的他对于这种事还是更习惯交给方小七去办。

  “小七哥不在,昨天下午出去的,没回来过夜。”李二叉手道:“要小的去找小七哥回来么。”

  莫不是出去找相好的了?还是得给说个媳妇才能让这孩子收心啊。方从智不自觉的摇了摇头,决定等方小七回来之后说他一说:“李二,这里有封信,你去交给李掌柜,让他加急送去京师伏掌柜那里,让李掌柜切记,一定要找妥当人,加急送去京师,有回信也立时送回我这里来。”

  “是。”口紧的木讷人自然不会问为什么,打了一躬接了方从智递过去的紫铜管,正要离去,却又被方从智叫住了。

  “李二回来……”

  “是……”

  方从智皱着眉头,许久方才道:“把信送出去后去找一找小七,叫他不要在外面鬼混,这一阵商行多事,叫他谨慎些,如果闹出什么事,仔细我揭了他的皮。”

  “是……”

  岳州城内的方掌柜写信向京城求援的同时,京师朝凤巷中一对叔侄,却也在议论着岳州城内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

  “新增二十万两上解。”戴锵大咧咧的坐着,拿着一张信纸却是看了又看:“叔叔,侯承休这话没有作假罢,区区一座钞关一年能新增这么多岁入,您平时又何必发愁。”

  “若不能新增这些,我又何须派他出去。”戴义躺在卧椅之中,却是眼也不睁:“早些年咱家想着敷衍敷衍也就罢了,多裱糊几处也过得去。可是眼下这情形,九边侵扰,陕西大旱,江南水患,哪一处不要银钱支应,没有银钱,咱家这个裱糊匠也是当不成的,故而是再也不能敷衍了。”

  “叔叔明鉴。”戴锵点头应了应,却又看向那信笺:“只是为了二十万两,要开始着手对付石允常,叔叔,这笔买卖,是不是有些不划算了。”

  

(https://www.mangg.com/id21358/13102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