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文帝上台的时候,汉朝还是比较弱的。汉朝面临两大问题,不过这两个问题也都不是外人。一个是汉文帝的邻居(匈奴),一个是汉文帝的亲戚(诸侯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对于汉朝也是这样,远方的亲戚在闹事方面暂时还确实不如这个邻居。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个邻居。
那我们就从头说起,匈奴大概就是住在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的部落,这个邻居匈奴其实曾找过一位超级牛人的麻烦,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秦始皇同志。但是我们知道,秦始皇同志脾气不太好,外加实力雄厚。就派自己手下名将蒙恬打匈奴人打的落花流水。
打完了之后,始皇同志对这个邻居厌恶到了极点,表示再也不想见到他,于是还专门修了建固的隔墙(长城)。
后来始皇先生不幸驾鹤西去,中原开始起义以及镇压,秦军也顾不上长城。于是匈奴人的崛起开始了。
秦朝时被蒙恬打跑的匈奴头领叫头曼,这个头曼单于虽然名气不太大,但是他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儿子,这个儿子叫做:冒顿(读音为:莫独)。当时冒顿的称呼是太子。可是这个头曼单于给他找了个后妈,喜欢这个后妈的儿子。
这个头曼就想了个招想干掉自己的儿子冒顿。头曼单于人品着实不好,他把太子冒顿送到月氏国当人质,然后又发兵攻打月氏。月氏国当然二话不说就要拿冒顿开刀。
按理说冒顿这次就成了父亲爱情的牺牲品了,可是冒顿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充分发挥鸡鸣狗盗的本领,从月氏国那里偷了一匹好马,然后一路狂奔就奔回来了。头曼单于一看儿子命这么硬,估计脸上也不好看,就夸了冒顿几句,然后反复强调自己如何如何迫不得已,以及如何如何紧急开展营救行动。
当然这些都是虚的,头曼单于还是有实在方面的,他给冒顿分配了一些军队。冒顿同志显然没有被父亲蒙骗,他头脑很清醒,但他当时没说什么,因为时机不成熟。
后来冒顿就专心练兵,他练兵的方法比较奇特。他制作了一个响箭,他射哪里,士兵就得跟着射哪里,不射的人立即处斩。开始先拿一些鸟兽训练,后来就变了。
冒顿用箭射自己的良马,有没跟着射的立刻被干掉了;后来更过分,他把自己老婆拉出来,对着她射箭,有个别士兵害怕不敢射的就又被干掉了。像冒顿这种人上《非诚勿扰》一定在第一轮就会被灭完灯的。虽然很残酷,但是冒顿是有目的的,因为他的这支箭终究要射向自己的仇人。
猜对了,他就是要用这种办法杀掉父亲。后来经过一段训练,冒顿已经完全确定士兵完全听他的,在一次跟着父亲打猎的时候,他把箭射向父亲,于是士兵们也纷纷争先恐后地把箭射向头曼单于(估计有很多人连看都没看就习惯性的放箭了)。
可怜头曼单于英明一世,最终死的这么窝囊。冒顿本身就是太子,这下就成单于了,单于同志很快就把当年的后妈以及给自己投反对票的大臣都干掉了。总结一下头曼和被杀的人的死因,就是一句话:猛人,惹不起啊!
之后的冒顿单于便一发不可收拾,展示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他先送好马、送老婆给当时比较强的东胡示弱。在麻痹了东胡的神经之后,冒顿突然袭击把东胡给灭了,后来又向西把月氏国打跑了,向南吞并了楼烦。而且冒顿还重复占领了当年被蒙恬占领的地盘。
而且冒顿还占据了不少边关重地。这时我们就要问了,中原怎么就没人管管这人呢?中原没有猛人吗?
答案是有,只是有点多,当时有两大猛人,就是我们熟悉的项羽同志和刘邦同志,而且二人也没有达成抗匈奴民族统一战线。当时楚汉双方正在较量也顾不上。后来刘邦先生打败项羽当了皇帝。
这时冒顿来闹事,进攻太原。刘邦同志也不是好惹的,当汉王的时候就把那么猛的楚霸王解决了,当了皇帝了还能被你冒顿欺负了?
刘邦当即领兵出击,率军三十二万。不出刘邦意料,冒顿果然很好打,他刚到山西,冒顿就败退了。刘邦就带兵追,可是汉军大多是步兵,刘邦只是带了部分快速部队追到现在的大同附近。然后不幸被匈奴兵包围在白登山,一围就是七天七夜。
后来根据陈平的主意,汉军买通了冒顿的老婆。他老婆在冒顿面前帮着刘邦说话,大概也是一堆封建迷信知识,大意就是别围刘邦同志了,咱回吧。恰好叛徒韩王信的部将约好跟冒顿组成联军打汉朝,这时却没按时来,冒顿怀疑汉人串通着,也就退了。
刘邦同志受此打击,再也不想跟匈奴人打了,就开始和亲。就是把汉朝公主嫁到匈奴给单于当老婆,两家就成亲戚了,再下手就不太好意思了。当然了,名义上是公主,要指望刘邦同志老老实实把自己女儿送过去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拿个宗室的公主或者甚至随便挑个宫女。
虽然后来冒顿的表现明显是没有亲戚观念(依然偶尔闹事),但是每次汉朝送个公主送点东西把这事也就摆平了。
再后来到了吕后的时代,老人家正在轰轰烈烈地治国平天下,冒顿先生来信了,信上说:我在草原很孤独,你又是个寡妇,应该很寂寞………。总之说了很多不文明的话。吕后当时就火冒三丈,从来都是她欺负别人,还没见过谁敢这么欺负自己,打他!
这时她妹夫樊哙踊跃的站出来说:“姐,我去收拾他!”
但是大臣们都不同意,他们说,当年高祖那么贤武都打不过冒顿,我们怎么打的过呢?而且樊哙先生,当年高祖被围在白登山的时候你为什么没能打破重围呢?这话问的樊哙先生也没话了。
于是,虽然吕后很生气,但冒顿先生不归他管,她也没办法,只好继续和亲。
再后来就到了我们的文帝同志,汉文帝同志虽然对百姓不错,很仁慈,但是对于爱闹事的冒顿,他还是有脾气的。匈奴右贤王入塞闹事,为保证胜利,汉文帝派了一位名将率兵八万多出战,这位名将就是我们熟悉的灌婴同志,当时他已经是丞相了,相当于总理。
总理亲自上阵,看来汉文帝是打算好好打一打右贤王的威风了。后来右贤王估计抢够了东西,又跑出塞外了。汉文帝亲自到太原,派灌婴带兵追击。按说以灌婴同志的实力和资格,打仗是很有胜算的。可是激动的灌婴终究没能打着匈奴,因为恰好此时济北王不知受了什么刺激造反了,于是灌婴就被叫回来。
后来这匈奴人总是不消停,打打和和。汉朝终究还是贯彻着和亲政策。
【露脸】
之后有一年,匈奴又来入侵,声势还比较浩荡。汉文帝为保卫京师,派宗正刘礼在霸上屯兵;徐厉在棘门屯兵;另一路人马驻扎在细柳。
皇上在城里呆不住,就出来视察军营。先来到霸上,皇帝的车直接就开进去了,说完事,士兵将领都热闹非凡,欢送皇帝大人离去。再来到了棘门,待遇也和霸上没什么区别。然后他来到了细柳,首先皇帝的车在军营门口就先被拦住了,前面的人好话说尽也没用,看门的兵就是一句话:闲人免进!
汉文帝只好派人拿着证件给营里将军传令,说清朕是来劳军的。这才进了军营。进去之后,军营的官员说,将军有令,军营里开车不能风驰电掣的,于是皇帝的司机才慢慢让马车走。见了那将军,这个人简直嚣张到极点,皇帝都来了,他说,我穿着军装(铠甲),不方便下跪,就给您老行个军礼吧。
最后办完事,汉文帝出了军营,大发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呐,前面那两个军营,匈奴来了最多当个俘虏,细柳营才能真正管用啊。
这就是后来的名将周亚夫同志的第一次光荣露脸。
虽然后来匈奴人没打过来,但是周亚夫给汉文帝留下了很深刻很好的印象。过了月余,匈奴人退了,边关警报解除,汉文帝升迁周亚夫为中尉。当然了,这个中尉不是现在的军衔中尉,那么算周亚夫以前也就是个排长。汉朝周亚夫被提拔的中尉是负责京城安全,保卫皇帝大人的。大致相当于京师卫戍区司令。可见汉文帝对周亚夫的信任。事实证明汉文帝也没有看错人。
总之,汉文帝时期的匈奴情况就是这样,中央军主力想打打不着,等到边关人早就跑了;和亲也不太管用,因为匈奴人基本不守信,比刘邦先生还无赖。汉文帝时期基本就是匈奴闹一次事,汉朝就送个女人和亲。和亲一段匈奴再闹,然后再和亲,毕竟匈奴人是游击队,汉军主力打也打不着。
匈奴这个邻居确实烦了汉文帝一辈子,虽然汉文帝命硬,在位二十三年,熬死了冒顿先生以及他儿子,但是匈奴这个组织只要还在,汉朝就别想安宁。
但是文帝同志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子孙能够干挺匈奴,因为他在任时期,已经开始着力养马,而且专养进口马(大宛等西域国家)。但是马这东西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文帝同志也是知道客观规律的,最终就以这样的状态和匈奴这个邻居相处着。
就在文帝被匈奴烦的不行的时候,西汉的另一个根本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已经初露锋芒,即将威胁西汉的政权。
(本章完)
(https://www.mangg.com/id20148/11459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