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官家 > 第十三章 大决战 上

?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尽管庞籍和唐宋十分不情愿,但是宋辽的主战场还是转移到了二人对峙的陈家谷。

  萧绰命辽国双雄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陈兵十万,严阵以待。赵光义纠结了残部,以潘美为主帅,亲赴陈家谷督战。

  对于此,庞籍的态度也很明显。

  我可以在你赵官家打胜仗时锦上添花,但是不会在你吃败仗的时候雪中送炭。庞籍退兵胜州,赵光义明白,这股外力已经指不上了。

  那就只有靠自己人。

  他的兵还没有打完。如果不是曹彬的大军贸然突进,引来大败,现在的局势如何还不好说。即使如今处在劣势,但潘美、杨继业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论起行军打仗,天下间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所以这一次,还没有输。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硝烟漫漫,军旗猎猎。站在刚刚收复的朔州城头,潘美手扶城垛极目远眺,视线扫过城墙内外地遍地狼籍的辽军遗尸,穿过层层叠叠的血色苍山,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久违的幽州。

  自从统兵平灭南汉、南唐后,他已经很久没有体味到这种踌躇满志的感觉了。

  “潘老将军,别来无恙。”

  一阵呼声把他从幽州的遐想和眼前的局势上拉了回来。回过头去,他看到一员老将正顺着城墙走了上来。

  “原来是程尚书,辛苦辛苦。”

  看着眼前目露精光的程德玄,潘美由衷的感到佩服。战局到现在,几乎每一步发展都在此人意料之内。若非曹彬一路贪功遭受大败,如今燕云十六州或许已经尽归大宋。要知道,靠着这位程尚书的妙计,他潘美连下五州,几乎打下了三分之一个幽燕。

  “潘老将军,目下战况如何?”

  “程大人,我军已经全部肃清了城内残敌,大军现正在城内休整。犬子延玉率领一千精骑已出城正向寰州方向搜索前进。”

  “老将军行阵有方,作战勇敢,不愧名将本色。凯旋之日,本帅一定在万岁面前如实奏明。不过,现在还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官家托我嘱咐大军稍歇一日,明日即挥军直取寰州!”

  “老臣明白了。”

  潘美点了点头,继而沉稳的走下了城楼。

  第二天清早,三军早早用罢了战饭,整装已毕,只待出发。潘美走出大帐,翻身上马,挥鞭东向,正要发出进军命令……

  “元帅!不可贸然出兵!”

  潘美扭头看去,杨继业一脸忧色的站在马下,抱住了他的马头。

  “元帅,我军虽然攻下朔州,但士卒疲乏,实在不适合连日作战。况且寰州不比朔州,城内守将耶律斜轸久经沙场,能攻会守,若是没有合适的良机,只怕我军将士会白白送了性命!”

  潘美一阵沉默。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缓缓地叹了口气。

  “君命难违,更何况为了我大宋的疆土,打不赢也得打!”

  “元帅!”杨继业胸中气血翻涌,双拳一抱跪在了潘美马前,“既如此,杨继业请为我军先锋。”

  潘美不置可否,微微一笑,掉转马头。

  “杨太尉一路以来连克数座城池,这最后一战的功劳,就留给老夫这个一条腿迈进坟墓的人吧。”

  杨继业还待争执,忽然间一声沉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潘老将军是我军元帅,怎可贸然以身犯险。在下觉得领兵之事还是要交给杨老将军才好。”

  潘美、杨继业二人看去,说话的是监军王侁。潘美眉头一皱,这次出征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说白了和送死没多少差点,素问王侁和杨继业有积怨,恐怕此人是想借机公报私仇。

  “本帅已经决定的事,怎可轻易改动。”

  “元帅!”

  杨继业猛然一步上前抽出了潘美腰间的宝剑,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杨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自归附圣上以来,常怀感恩之心,又羞愧素无战功。今日请命,一是为我大宋江山着想,二是欲报圣上知遇之恩。元帅若是不允,那杨继业唯有血溅阵前,为我大宋军队壮行!”

  “老杨,你……”

  潘美看着杨继业那坚毅的眼神,晓得他是认真的。叹了口气,“杨太尉,你这是何苦呢?”

  翻身下马,潘美扶起杨继业,将那柄宝剑插回剑鞘,一起递给了杨继业。

  “杨太尉,多多保重。”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杨继业只带走了五万人马,用他的话说,万一没能取胜,要留一半人保护百姓撤退。潘美再三劝告拗不过他,王侁则在一旁暗喜。杨继业出发后,清兵熟路来到寰州城外,吩咐士兵去城门下叫阵:

  “宋国太尉杨继业亲至,尔等鼠辈快快出来受死!”

  耶律斜轸站在城门上眯着眼睛,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

  “来的居然是杨无敌。”

  “是啊,还以为会是潘美那个老匹夫。”

  萧达凛接过话,点了点头,又道,“斜轸将军,还是按原定计划来吧,杀了一个杨无敌,对宋国的创伤同样重大。”

  “那本帅就出城会一会他。”

  “且慢,斜轸将军,不妨再等几日,等宋国皇帝到后,我们再行决战,到时说不定还有机会能活捉宋国皇帝。”

  “嗯,有理。”

  耶律斜轸点了点头,忽的又想起另一件事,问道:“太傅唐大人还是告病修养吗?”

  “是啊”萧达凛微微一笑“唐太傅的心病不好治啊。”

  唐宋的心病确实无药可医。

  “大人,京兆府那边的探子来了。”

  惜命走进房间,见唐宋捂着头缩在被窝里,于是上前推了推他,又问,“大人?”

  “让他进来吧。”

  唐宋红肿着双眼,抬起了头。

  “哇!大人,你不会刚刚哭了吧?”惜命怪叫道。

  “哭你妹夫啊。”唐宋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昨个被蚊子吵得一整晚没睡着,今早一醒来身上被叮了十几个包。烦烦烦!神烦!”

  惜命嗤的一笑,走出房间,不一会儿,领着一个农夫打扮的男子走进了屋里。

  “大人,这个就是咱们京兆府来的探子。北丑,快见过大人。”

  “卑职见过大人。”

  “不用多礼。”唐宋坐在床上,打着哈欠问道“说说那边怎么样了。有什么消息没有?”

  “卑职这次共带来了三条消息。”

  “第一条,是京兆府尹寇准的口信,他托我告诉大人,大人的家眷一切安好,他和曹家大小姐恭候大人回来。如需要帮助,一定万死不辞。”

  “第二条,是雪头领和花头领他们吩咐的,咱们在定难五州和兴平府的眼线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行事。”

  唐宋点了点头,继而看着北丑问道:“那第三条呢?”

  豪放汉子北丑忽然变得扭捏起来,顿时支支吾吾道:“第三条,是夫人托我带来的消息。”

  “嗯?”唐宋眼前一亮,顿时露出一副哈巴狗的样子“樱樱给我带话了?她说什么?”

  北丑探入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恭敬的递给了唐宋,“属下得了书信,请大人过目。至于口信,夫人说……她……她爱你。”

  “噗!”

  惜命猛然间捂着肚子笑个不停,唐宋老脸一红,瞪了他一眼道:“笑甚?有甚好笑?”说罢拆开书信,心里默默念到: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唐宋感觉自己鼻子一酸。这首《行行重行行》是当初在丰州时折文樱念给他听的,再后来,战事一起,丰州失陷,二人就此天涯海角。如今睹诗思人,唐宋的神思又被牵回到那个惹人怜爱的小姑娘身上。

  “咦?后面还有字?”

  唐宋好奇的翻转书信,默念道: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否则,你就死定了!”

  唐宋无奈的一笑,这才是真正的折文樱啊,还真是有些想念她了……

  “大人,有什么要让卑职带回去的吗?”

  北丑看着唐宋笑得诡异的脸庞,小心翼翼问道。唐宋想了一想,附到他耳边道:“我也嘱咐你带三条消息。第一条,你告诉夫人,我也爱她。第二条,你告诉雪里蛆,让他转告夫人,我也爱他。第三条,你告诉寇准,要他转告夫人,我也爱她。”

  北丑愣住了,傻乎乎的看着唐宋不知道如何回答。唐宋提起笔又写了一封书信,塞到他怀里。

  “把信也交给夫人。行了,路上注意安全。”

  北丑苦着脸问道:“大人没什么别的安排吗?”

  “没了,走吧。”

  “那卑职告退了。”

  北丑走后,惜命忍着笑上前向唐宋问道:“大人,你就不提一下正事吗?”

  “提什么正事?”唐宋不屑道“既然一切都按照轨道在发展前进,我又何必乱了阵脚。再说了,这边的帐还没打完呢。”

  唐宋忽的有些落寞的看向门外。

  “杨继业,可惜了。”

(https://www.mangg.com/id18722/16405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