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成墟 > 第一章 临安城外,一箭东来

?

  圣德王朝四十八年,岁值入秋。有风无雨,红叶悠悠。

  坐落于圣德王朝东南角的临安郡,城外旅人寂寥,城内人声鼎沸。街边各样铺子早在雄鸡未啼之前便已摆好,热腾的肉包白馍早早摆好似是在等待着朝阳的抚摸。

  秋风扫落叶,扫不尽无数读书人金榜题名之心。

  今天便是圣德王朝三年一度的放榜之日,临安郡周边参加过应试的读书人不论远近,都早早地涌入城中。读书人自然要有读书人的样子,家境优越者鲜衣锦袍,贫寒者也少不得细细装扮一番,换上了青衫长褂,风度翩翩。

  如此倒好,只是忙坏了临安郡内大大小小的摊贩商户。茶楼的掌柜高声呵斥叫骂着偷懒的小二,卖面的摊主恨不得自己多生出一双手,春香院的姑娘们齐齐倚在二楼的窗口望向临安郡的城门,指着今日某个榜上有名的书生能将自己赎走。

  临安城北面十里,一众高头大马拥着中间一辆天青色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而行,面向临安郡而来。

  贵者乘车,虽慢可达千里;

  侠客怒马,生死只在旦夕。

  但看这官道上雍容华贵的天青色马车,便可粗略估计车内之人的尊贵身份。这是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簇拥着一辆华奢极贵的马车,在官道上大摇大摆地挪着步子,好似妓院里的姑娘扭着屁股团扇轻舞,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身份一般。

  马车里坐着一个老态的中年男子和一位年轻的妙龄女子。

  女子抱着老态男人的手臂一脸兴奋,口中不时吐出几句吱吱的笑声,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毫无顾忌的言谈。

  “爹,你常说临安郡自古为才子之乡,那这次放榜临安郡的那些‘才子’们能占几个名额?”马车内,妙龄少女拉着老态男人的手问道。

  她所问的乃是圣德王朝翰林院少师张自远。张自远是这次奉旨前来临安郡放榜的主官,虽不是出自临安郡,却是凭着一身学识一步一步从山间小屋走向王朝庙堂,自然听不得自己女儿这般嘲讽。

  他佯怒道:“不得胡说。临安郡在往次放榜之时皆有不俗表现,凡为国取士,十有二三出自临安。即使在翰林院,临安郡的大学士们也不少。此番带你来临安,便是因公挟私,你可得老实一点,别给我闯祸。”

  少女撇了撇嘴,立即换上春风笑脸说道:“爹你放心啦,我主要是对临安的秀丽风光感兴趣,对于那些穷酸秀才不会上心的。刚刚我只是好奇嘛。闯祸这种事我可是从来不做,在家里骂了几个读书人也只是因为他们是在太酸,忸怩作态让人不喜。要是天下读书人都像爹一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人谦虚对父母孝敬对儿女疼爱,我怎会不喜欢读书人呢?对吧,爹?”

  张自远被女儿的几句话绕的晕头转向,但所幸没有糊涂。自己的女儿,他自然知道她不喜欢读书人,喜欢拿读书人出气。这恶习多半是从她娘亲那里学来的,想当年自己在朱仙郡登上黄榜,她娘一言不合照样拿着扫帚追了自己半条街,这事传了出去,倒是盖过了自己登榜的风头名气。

  他慈爱地看着自己女儿。想起了她以往闯下的祸事,她哪里是将几个读书人骂了一番,简直是要将他们薄皮拆骨了!纵是如此,只要不闹出人命,凭自己的这般身份还是可以摆平的。他看了看女儿清丽的脸庞,不禁想起了她娘。恰是二八,终是到了快要出嫁的年龄了,不喜欢读书人也罢,那便找个江湖侠客。

  秋风扫过,大马长啸。

  一支白羽箭从树林深处迅猛袭来,钻过马车右侧的小窗牢牢钉在了马车左壁,正是张自远所坐之处。箭镞穿过他的发髻,擦着头皮钉入马车内壁。

  “叮”的一声,箭镞似要射穿车壁,箭尾的白羽正在高速震动。

  仿佛是不相信有人行刺,马车外的护卫愣了愣,大呼一声:有刺客。

  不愧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扈从,没有如寻常草莽一般惊魂失色,反而是立即将马车层层包围了起来,确保下一只箭再不会钻入马车。

  马车内,向来从容的张自远张面如土色。在庙堂浸淫多载,他自信没有与他人结下什么仇怨,毕竟只是少师,也从未插手过刑部吏部这些大权在握却极易得罪人的位置。张自远并没有因为女儿在车内而镇定自若,他大口喘着粗气一动不动。

  他的女儿张小棠初时愣了愣,听到马车外的喊声很快便镇静了下来,下意识地背对着白羽箭射来的方向护住自己父亲。

  马车帷幕被赶来的扈从首领粗鲁地拨开,一颗脸上留着一道极长刀疤的头伸进了马车内。

  “大人,没事吧?”他急切地问道。

  此时的张自远却是说不出话来。

  张小棠看到了这名扈从首领,毫不客气地骂道:“好你个唐黑虎,还敢号称猛虎难敌,带着这么多人保护一个书生都如此费力。要不是我爹吉人自有天相,指不定要被这一箭射中,到时你也别想活了。”

  被称作唐黑虎的扈从首领没有说话,这确实是他的过失。这一路从帝都新州行来,风平浪静。江湖草莽知道是前往临安郡放榜的主官,也知晓油水不多且得罪士人,都远远地走开。这趟临安之行,算是他这辈子最安心的一次护卫。只是没想到快要到临安了,却偏偏横生枝节,好在张少师没有性命之虞,否则不止是自己前途堪忧,连性命都不知道能否保住。

  张小棠说的不错,这是唐黑虎的责任。

  张自远毕竟是个文弱的老书生,此时惊魂失色无法言语。张小棠赶紧帮父亲拔下射入他发髻中的冷箭,箭镞入木极深,一看就是高手所射。射箭的人似乎并没有杀人的打算,否则以他的箭法,这一箭射中的就不是发髻而是脑袋。

  张小棠平时不爱读书,也不做女红,倒是对江湖侠士崇拜有加,平时在府中也是摆满了各色兵器。她武功虽不入流,眼力却是不俗。拔出箭矢,她居然有些惊恐,同时也有一丝惊喜。惊喜的是终于见到了武林高手,惊恐的则是自己父亲怎会得罪这般人。

  她拔出箭矢,意外看到了箭杆上的一行小字。

  张小棠识字不多,她将箭递给张自远。

  “爹,快看看这是什么?”

  张自远接过箭,强行按捺住自己的恐惧,仔细一看,箭杆上果然有一行细小的字。能在箭杆上刻出这种小字,而且笔力不俗,却是让这个身为翰林院少师的张自远都有些惭愧。只见箭杆上有八字:

  不取韩颂,便取汝头。

  韩颂?韩颂是谁?

  不取韩颂,便取我头?我又不是皇帝,取不取韩颂我说了有用?

  张自远的手开始颤抖,手中的箭矢被唐黑虎接过手中,他看了看,眼中有一丝惊恐。江湖儿郎,没有眼力可能还没入江湖便死于非命。有些人辛辛苦苦深山修炼,一如江湖便可能阴沟里翻船,须知强中更有强中手。若无眼力,遇上该躲的事不躲,任你是如何高手只要不是神仙便要落一个悲惨下场。

  唐黑虎明白,能将一支轻飘飘的箭矢从远处透过车窗射入车内需要多么大的本事,而且箭速极快,自己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箭矢便已入车内。饶是自己再练十年二十年,也达不到这种水准。看来这猛虎难敌的名号,果然在今时的江湖已经不值一提了。

  本以为是最轻松的一次护送,却不料遇上了如此难缠的敌人。

  若不是朝廷任务,他本该早早遁去。

  距离临安郡还有十里,唐黑虎命令车队全速前进,累死宝马可以,若是死了贵人,追究下来岂是我等小人能够承担?

  至少到了临安郡,可以调集军队。

  快马加鞭,直奔临安!

  …………

  …………

  车内,张小棠看到父亲失魂的神态有些心疼。

  她不解问道:“爹,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不取韩颂,便取汝头?为什么要娶韩颂,韩颂是谁?”

  张自远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几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如果黄榜上没有这个叫韩颂的人,我便要把命留在临安城。至于韩颂是谁,鬼才知道。”

  “棠儿啊,爹这次算是倒了大霉了,摊上这么一件破事。黄榜是皇帝陛下亲手写下的,再由内侍太监抄写五份,分别送往五大郡和帝都新州皇帝亲笔的那份同时公布,黄榜在运送途中是密封的,不到时候打开便是杀头之罪,私自篡改更是诛灭九族的重罪。况且即使篡改也难以成事,除非有人能够在其他几份上都加上,否则这种事很快便会败露。”

  张自远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在颠簸的车内他已经叹了一路。

  “若是这个韩颂能有点真才实学,到时榜上有名倒也还好,只是怕他是个无良纨绔只是凭着家中势力收买江湖好汉,这种不学无术之人,便是到了庙堂之上又能怎样?徒增一行尸走肉而已。”

  张小棠此时兴意全无,她不读书不识字可好歹脑子不笨。这种大事连身居高位的爹都无摆平,自然是天大的难事。

  “爹,什么时候放榜?”

  “今日午时。”

  张小棠眼珠一转,说道:“既然那名刺客指明要韩颂上榜,那么他定然与韩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我们不如直接取道前去临安军营,带上刚刚那支箭矢作为物证,这样一来不光保全了自己,说不定连那姓韩的全家都要被铁骑踏平。”

  张自远眼睛微眯,似笑非笑。

  他很快便把唐黑虎叫到了车边,把女儿的想法告诉了他。

  唐黑虎乐呵一笑,这办法好。只要有军队介入,任他是江洋大盗还是江湖豪杰,都不过旦夕生死。

  高手再高,也高不过金戈铁马;

  强者再强,也强不过千军万马。

  唐黑虎从背上取下箭筒,幸好他多了个心眼,将那只刻了字的箭矢保留了下来,这下果然能派上用场。

  他递过箭矢,张自远接过箭矢。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本该那么自然。

  但是在张自远的手指接触到那支箭矢的一刹那,木质的箭杆寸寸碎裂,像是春暖融冰,整个箭杆碎成一滩细小的木屑躺在张自远的手掌之中。铁质的箭镞落入车下,淹没在了滚滚尘土之中。

  张自远失神,良久之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对唐黑虎说道:“不去军营了,照常去临安城。”

  唐黑虎领命而去,待他离去,张自远无奈对张小棠说道:“看来这次,我们真是遇到高人了!”

  生死有命,只是不知高人究竟有多高?

(https://www.mangg.com/id18580/11250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