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八十九章 忙碌的空军

?    如果说1941年4月底在德国的战争机器中还有谁没有空下来的话,那么这个答案一定是空军。陆军暂时马放南山卸甲归田可以休整一番了,海军则还在等着修船,唯一需要对英国人保持压力的就是帝国空军,他们的职责是尽量破坏英国本土的防空、雷达系统和飞机制造业,当然还顺带着摧毁一些其他的军工目标并顺带测试新武器。

  

      当然,这绝对不是一场和历史上的不列颠空战一样血腥的消耗战。许多因素的变数让这场空中的大决战向着对德国人有利的势态发展。

  

      首先帝国空军此刻可以调动的部队规模足足是英国人的四五倍,而英国人的空军力量虽然比历史上多了一年的发展时间,但是因为法国战役期间的屡次重创加上布鲁日发电机计划中的意外失败,目前全部军用飞机加起来只有1400架的规模,其中战斗机900架,另外海军航空兵还有300多架的飞机,虽然名分上不属于空军,却是可以被调动用于本土防空的。

  

      其次么,自然是德国比历史同期更加优良的海外物资进口态势和英国方面更为恶化的海运封锁形势了,在法国投降后,德国终于掌握了直接面向大西洋的良港,而因为米国暂时贪图法国人在圭亚那的殖民地,目前对德态度还是比较平和的,所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工业物资又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到欧洲。其中一小部分试探性地直接运到法国港口波尔多、圣纳泽尔等地,然后通过铁路运到德国或者在法国就地生产加工;更多的则是打着“运往西班牙”、“运往意大利”“运往土耳其”这些倾向于轴心的“中立国”,素来不重视潜艇应用、又没有足够多截击兵力的英国海军对此完全没有办法,最多只能用一些改装后的伪装武装商船小打小闹劫夺几把,更不敢太过张扬把那些已经一只脚踩进轴心国的西班牙、土耳其给得罪了,否则的话他们一怒之下真的加入了轴心,大英帝国的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可就危险了。

  

      可以说,这半年的时间一直是帝国恢复海运、重新充实战略储备物资的黄金蜜月,数以千万吨计的石油、橡胶、稀有金属和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德国,运到这部庞大战争机器的各个器官。其中维勒安亲自控制的克林斯曼炼化、埃尔顿石油等公司更是过分——这些公司在尤里。奥洛夫的操作下,直接把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炼油工业消化不了的富余原油产能卖到德州,然后堂而皇之地有钱大家赚,在德州石油炼成成品油后再用米国公司的名头大模大样运回德国,虽然期间在报关和其他处理方面少不得花钱打点那些米国官员,但是好歹是把这笔大生意给做成了。

  

      与德国相比,从法国投降到土耳其正式同意德军过境、英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为止的这半年内,英国的海外补给可以用凄惨来形容,因为舰队的全面收缩、护航战舰数量极度缺乏,德国人的狼群和袭击舰几乎是以每月200万吨的击沉吨位在疯狂杀戮着英联邦各国的海运船只,每月水手死伤达数万人。如果不是澳大利亚海军、新西兰海军和加拿大海军扛起了其中相当一部分比较重要的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的话,这个损失数据就是再增加五成都是有可能的。

  

      曾经有一个统计,在大战开启之时,大英帝国及英联邦各国的海上总船舶运能可以接近惊人的2000万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4个英联邦主要国家一年的商船建造吨位产能则是700万吨——也就是说,在米国人没有插手帮助英国人之前,德国海军只要确保每月击沉的英联邦商船吨位大于60万吨,就可以渐渐流干英国人的鲜血,让他们枯竭而死——当然历史同期的话,60万吨/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仅米国一国1年的商船产能就可以达到变态的900万吨,超出英联邦全部国家相加的总和,就这还没算米国人几乎毫不受到影响的战舰建造。到1943年战时经济转轨彻底完成后,米国的船舶工业在每年生产900万吨运输船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每天1艘驱逐舰以上级别的大型战舰下水的疯狂建造速度。

  

      不过现在,《租借法案》没有通过,米国经济也没有转入战时轨道,英国人靠着现付黄金和米元买船每月能提货一二十万吨就很不错了——这点量还抵不上不列颠空战开始后面向英吉利海峡的普次茅斯、布莱顿和南安普顿三大造船重港被德国人炸毁损失的产能。于是,一个让丘吉尔绝望的现象发生了——从1941年5月开始,大英帝国和整个英联邦的货船吨位保有量开始以超过每月5%~7%的速度缩水,到了1942年年初的时候跌到了1100万吨。于是那些不是非常紧缺的物资只好停运,让出运能为战略急需品服务,饶是如此都填补不上军工需求的原材料窟窿。整个英伦三岛连国王都吃不到新加坡或者加勒比海运来的热带水果,丘吉尔本人都抽不起一口哈瓦那雪茄——除非米国使节从米国坐飞机来的时候给他捎几根。

  

      另外海运受困和米国援助的断绝给英国空军的恢复带来的损害也是非常明显的,历史同期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的作战飞机产能每月起码有200架是米国人直接援助的或者由米国提供发动机和原材料来英国组装生产的,铝材运不进来,米国援助也没有,英国人的战斗机部队恢复力自然是异常缓慢,在一些不重要的设施上,它们根本不敢出动和戈林的轰炸机群对抗,形成了恶性循环。

  

      ……

  

      4月28日,德国空军在离开英国本土3个月后重临了这片土地,戈林纠集了1500架作战飞机,分成8股机群沿着漫长的海峡出击,在白昼大模大样地袭击了英国本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英格兰南岸的各处雷达站,英国人在整个英格兰南部拥有40多处大功率防空雷达站,在1月底“罗恩伯爵”炮击伦敦的那次行动中,其中6个雷达站被德国人彻底炸毁了,此后英军也花了一些代价进行了抢修,但是毕竟让德国人学会了一种成功的经验。直接部署这次行动的是空军元帅凯塞林,他在每个机群中只部署了50架FW-190G轰炸机或Ju-188D轰炸机,其余150架全部上了BF-109G和FW-190A。

  

      因为没有恩格尼码破译之利可以凭借,英国人也就没能“神算”出德国人究竟是全军猛攻还是虚晃一枪。皇家空军总司令道丁勋爵不敢托大,派出了英格兰南部地区部署的几乎所有战斗机前去拦截,结果中了德国人的诱敌之计,数量本就只有德军战斗机一半之多的英国战斗机群在单机质量和飞行员素质上也都有较大差距,加上德军轰炸的目标是岸基雷达站,因此德军战机在航程、油耗以及因为附加燃油而导致的机动下降都不明显。

  

      在这样硬碰硬的战斗中,战斗机数量、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都有压倒性优势的德国空军自然是大获全胜,以自身19架轰炸机、32架战斗机的微小损失击落了英军275架新旧战斗机,战损比达到了1:5——当然,这个数据看上去非常夸张,实则完全属于正常范围,历史同期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主要受累于BF-190F以前的机型没有副油箱,航程短、滞空战斗时间短的拖累才和英国人打成僵持状态,而FW-190A投入战斗后,即使不算英国人的老式飞机,单单看FW-190A和喷火IV以上的型号对决中的战绩,德军都可以达到1:4的战损比,因此在现在BF-109G和FW-190A占据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打出如此疯狂的战绩也就毫不足怪了。

  

      英国空军死伤惨重,其拼死保护的雷达站却没能保住,15座海岸雷达站被彻底炸平,11座严重损毁,英格兰南部三分之二的雷达搜索屏障被彻底撕裂了。

  

      德国人唯一的劣势是所损失的有经验的飞行员几乎无法弥补回来。不过幸运的是,道丁勋爵似乎被这次迅雷猛击打怕了,首次行动中就遭遇了德国人的诱敌并损失惨重,让道丁勋爵和丘吉尔都不得不更加重视一支“存在空军”的价值。

  

      仅仅这一天的猛烈轰炸后,道丁勋爵就在丘吉尔的亲自指示下把残余的战斗机部队驻地北移到英格兰北部和爱丁堡、阿伯丁等苏格兰城市,并强令如果德国人采用昼间轰炸的话,一律不许凭着雷达警告就擅自出击,只有等国土防空部队通过光学观测发现敌机并明确敌机群组成成分后,才能考虑是否出击——也就是说只有德国人的机群确实以轰炸机为主,护航战斗机为辅,皇家空军才能出动拦截,如果是以战斗机占多数引诱皇家空军空中决战的机群,则一律在北部机场龟缩不出。而且一旦德军战斗机在总数上占有优势的话,即使在非出击不可的情况下也必须放弃其中几个目标,集结皇家空军的全部战斗机优势兵力集中打击德军某一个机群,断然不允许平铺直叙地部署兵力,把选择战场和交战对手的主动权让出去。

  

      这道命令暂时保住了皇家空军,但是也等于宣判了英格兰南岸至少沿海50公里纵深的地带被放弃了——放弃雷达侦测决定出击,就意味着放弃在敌机到达英伦三岛上空之前拦截的可能,如果德国人选择轰炸沿海目标轰一顿就跑的话,英国人根本毫无办法。

  

      截止到5月1日,英格兰南岸的40座雷达站全部被炸,一座不剩。英国空军继续当着缩头乌龟,期间仅仅依靠防空炮的火力打下十几架德国飞机。

  

      然后,道丁勋爵就是想要凭借雷达的先期发现提前迎击也不可能了。英格兰南部的沿海地区成为了德国空军表演的舞台,无数重要的设施被撤走,那些不长脚的沿岸目标成为了德国空军练兵和实战测试新武器的绝好标靶。

(https://www.mangg.com/id18067/10067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