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法百年之战,堪称世界最漫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了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的最终胜利使得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进行扩张打下了基础。
英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法国领土,但也迫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进而诞生了资本主义。
战争的起因要追溯到久远的以前,北欧维京海盗骚扰到法国海岸,喜欢上了梦寐以求的温暖土地,不堪其扰的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强盗在诺曼底定居,故此北欧人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征服了英国半岛,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世纪,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拥有广阔领地,法国国王不甘心,逐渐夺回部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两国从此失和,成为了欧洲著名的冤家对手。
到了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多次试图把英国人赶走,英国人自然不愿意退让,并且要夺回祖先的土地,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1328年,法国出兵占领了佛兰德地区,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使得佛兰德失去了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
战争的导火索是因查理四世的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同时爱德华三世以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宣布要与腓力六世争夺法国王位,触发了战争。
时至今日,二十年的停战协定尚未结束,因法国勃艮第和阿曼雅克两派发生了内讧。各地农民也爆发了起义,年轻气盛的亨利五世借机重启战端。
没想到此举反而促使两派暂时握手言和,联手安抚农民,共同抵抗强大的侵略者,随着在战场上首战告捷,法国人的士气变得空前高涨,认为统一**兰西的时候到了。
如今英国人无路可逃,最精锐的九百骑士没有马,剩余清一色的长弓手,来时的战马都丢光了。四面八方对上法国至少超过二万名强大骑兵,村庄乡间到处是法国人。
除了贵族外,平民士兵一旦投降,下场是非常悲惨的,只因没钱也没人肯支付昂贵的赎金,哪怕是国王。
整个军营痢疾肆虐,伤兵满营,缺少军帐的遮掩而不得不淋受大雨,全军已经四天没有吃上一顿正规的伙食了。上上下下弥漫着绝望的气氛。
李秋的下属皱眉看着怪物似的士兵,蓬头污面衣衫褴褛,欧洲人可没有后世那么的高大强壮,身高和汉人没什么分别。相貌普遍非常的丑陋,营养程度远不及中国,称为未开化的蛮夷一点都不过分。
因长时间没洗澡,体味又重。隔着老远传来熏死人的臭味,好在李秋以及属下对此不陌生,并不在乎。
经过观察。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乞丐般的长弓手其素质相当不错,身材要比对手普通高大健壮一些,操练弓箭的经验丰富,这从弓的力道就能看出来,并且无不是把弓弦小心翼翼的放在口袋或帽子里。
英国人使用的弓箭类似中国的硬弓,杀伤力非常大,最熟练的弓箭手可以短时间内连续射出10到12支箭,射程达到了三百五十多米,只有最好的火枪才能超过。
如果近距离的被射中,哪怕法国最坚固的盔甲也抵挡不住,所谓板甲就是个笑话,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永远是盾牌。
英国人对他们的弓箭极为自信,起初还担心法国人也使用,谁知担心是多余的,法国贵族更担心平民造反,禁止使用威力大的弓箭,只准使用不容易得到,价格昂贵保养复杂的十字弓,一味推崇最强大的骑士。
法国大多是十字弓兵,防护要好于英国长弓兵,盔甲包括锁甲背心,护肩和胫甲,开放式的头盔,有条件的会戴着专用的闭合式头盔,面罩开在脸的右侧,射击时像窗户一样打开。
十字弓是时下欧洲最流行的武器,就是中国的弩,简单易学,新兵短短几天即能使用,因最常用于攻城,身体防护是必要的。
十字弓的样式很多,从小到可以在马背上使用的猎弓,大到需要双手端着的踏弩。
大型的十字弓长宽都在一米左右,弓体用复合材料制成,全钢打造的十字弓也出现了,最重型的十字弓射程和长弓基本相当,近距离的穿甲能力还在长弓之上,但缺点也很明显,每分钟只能射出2到3箭。
火炮也出现在了战场上,能当上炮手的人个个不简单,地位仅仅比普通骑士略差,杰出者享誉全欧洲,这意味着欧洲人已经意识到了弹道学等科学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李秋发现了火绳枪,不过英法还没认识到火枪结合火炮的威力,数量不多,直到若干年后,波西米亚的胡斯教徒会让欧洲人领教到火枪和火炮的巨大风采。
双方的距离不远,人多势众的法国人不怕英国人偷袭,拎着高雅的葡萄酒,纷纷跑过来嘲笑英国佬连最土渣的‘大麦汤’也喝不上,李秋有幸尝到了大麦汤的味道,似乎是自家少爷时常念叨的啤酒。
冒着雨水,法国贵族们互相问好,也有互相争吵的,不时见到某个骑士往地上扔下一只手套,大抵不是偷了对方的夫人就是抢了对方的粮食,然后双方被侍从们穿上沉重的盔甲,用一种吊具吊着上了马。没错,就是吊着上马。
英国士兵沉默看着法国佬如同过节一样的热闹,死一般的寂静。
李秋等人则稀罕的看着欧洲骑士决斗,双方用骑枪互相对捅,直到一个人摔落马下,把自己的手套双手奉上,承认输了,何等的傻缺呢?偏偏欧洲人对此推崇备至。
乱哄哄的法国人没有任何约束可言,如同一盘散沙,李秋心想若给我三千虎贲,这时候就能轻易击垮敌人,区区几万人,这竟是欧洲大国三分之一的兵力了。
一路而来,李秋见识到了欧洲人的方方面面,诚然远不及中土的繁华富庶,可也并非是一无是处,独特的文化孕育出独特的文明,一样的璀璨。
来时,徐灏郑重嘱咐过不要骄傲自满,因为欧洲人是能超过汉人的种族,一时的落后不代表永远落后,等到他亲眼所见,已经承认欧洲人和汉人没什么不同,在文化方面远非蒙古人可比。
有意思的是,欧洲人极为推崇黑头发,认为是贵族的标志之一,金发等而次之,红色褐色的头发是下等人,尤其是红头发,饱受歧视,即使是英军中的凯尔特贵族。
清早,连续下了若干天的大雨停了,法国人迫不及待的喝着葡萄酒提神,开始了战斗准备。
两位指挥官大吵一顿,互相妥协,把军队分为了三线。最前方的是引以为傲的重装骑兵,两翼分别是八百人和一千六百人,中间是四千下了马的骑士,可以称之为重装步兵。
第二线布置了近五千名的弓箭手和十字弓手,还有几门大炮,其余的火炮被堵在了半路上,源源不断的援军要么被困住,要么没找到方向,不知跑去了哪里。
当然法国人丝毫不担心,数倍于对方的胜利者,足以碾碎英国佬了。
第三线是无人统一指挥的近万骑兵,贵族老爷们的荣誉感,使得他们勇敢的亲临一线,或是站在公爵大人和法兰西宫廷总管的身边。
这些家伙的任务是负责打扫战场,到时把落荒而逃的英国人从乡下的房子或水沟里一个个揪出来,故此队形非常松散,相互之间嬉笑怒骂,因为家乡和口音等等的不同,谁也瞧不起谁。
位于他们后方的是数万非战斗人员,即随军的牧师、医生、贵族的随从,修道院的修女、吉普赛妓女、跟来的市民和农夫,等着看热闹的本地村民。
英国这边,亨利五世认真听取了大明参谋的建议,以及自己的顾问和将领的商议,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战场。又依据传统和因地制宜,将长弓兵和骑士混合编制,以便于相互掩护。
这个阵型让李秋为之佩服,因为很好的借助了两侧的树林,相互之间形成一片密集的篱笆,不至于被对方的骑兵一举击溃,弓手可以利用木桩的掩护,越过彼此的头顶射箭。
毫无疑问,若不是长弓兵的训练有素,一旦开战根本无法指挥了,只能凭借他们自己去攻击敌人。同时恰好因为无路可逃,深入敌境的英国人已然具备了拼死一战的觉悟,无需动员。
法国大大小小的贵族们执意要位于最前方,战马嘶鸣,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人人指望着在第一次中锋中扬名立万,成为倍受尊敬的骑士。
这么多的骑士,光是闪亮登场就能轻易吓傻英国佬们,法国老爷们还从未如此的众志成城过,身处于这么强大团结的军队中,信心百倍。
结果弓箭手们被夹在人丛中间,倒也不是指挥官的昏庸,而是怕重蹈克雷西战役的覆辙,那一次打头阵的大批热那亚十字弓兵是被自己后方的重骑兵撞倒,死伤惨重。
此情此景,令亨利五世心情忐忑,疲劳的英军要与最少三倍数量,精神十足自信满满的法国大军大战,周围还有数不清的敌军。
他再一次想起了汉人将军的名言“置死地而后生!”,然后念出了一个单词。
阿金库尔!(未完待续。。)
(https://www.mangg.com/id17087/95798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