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 轰炸科隆

??从布拉格回到维也纳的当晚,我接到了丽佐写来的信,她在信里热情的邀请我去她在德国科隆的家玩,并且还答应要陪我好好地逛逛科隆的风光,尤其是那座著名的科隆双塔大教堂。接到她的来信,让我和叔叔都很高兴,尤其是叔叔,捧着丽佐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叔叔好不容易从信里抬起头来,笑着对我说道:“云,如果最近你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去吧,正好替我看看丽佐,要不是我公司里走不开,我就和你一起去了。都二个多月了,真想她啊!不知道她在那里过的怎样,是不是还习惯婚后的生活,不知道现在学会做人家的妻子了吗?真让我担心啊!”

  我点头道:“放心吧,叔叔,反正现在学校已经不用上课了,也正好乘这个机会四处走走,领略一下德国的风光,再亲身实地的考察一下德国的历史文化,一举两得,等我回来,一定把丽佐的近况告诉您!”

  

  “丽佐,这太令我激动了,太壮观了,这是我到欧洲以来,见到的最雄壮的教堂,太棒了!哦,上帝啊!”当我站在这座位于莱茵河畔的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的欧洲第四大教堂前,望着历时600余年才完成的,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我兴奋地大叫道。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城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是当时德国人兴建的一座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后来成为德国宗教、民族和艺术统一的象征。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高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8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前后整整持续了632年,是欧洲建筑史上建造时间最漫长的建筑物之一……”

  我滔滔不绝地在这个让我惊叹的建筑面前大段的背诵着历史教科书上介绍的文字,正要继续下去的时候,丽佐笑着捂住了我的嘴巴,用哀求的语气道:“云,求你饶了我吧,我最怕听你念这些东西,听得我头昏脑胀的。真是败给你了,一下火车哪里也不肯去,直接就让我带你到这里来了,只要一看见这些和历史有关的东西,你呀就忘了身边的一切了!”

  “对不起,有些忘乎所以了!只是实在想多看看这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伟大建筑,能看见这么雄伟的建筑让我的心情变得真好!”我笑着答道,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注视着教堂外部那些拱门上环绕的精美花纹和古罗马式的人形石柱不由得想到了北京的圆明园,那座万园之园如果没有毁于战火的话,其惊世骇俗的程度又何尝会比这座大教堂差呢?!

  5月30日,当连续多天的阴雨天终于放晴了的时候,我也从维也纳乘火车来到了科隆,一下火车,和来接我的丽佐碰上了头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她带我来到了科隆大教堂前,甚至顾不上放下手中的行李。科隆的天空纯净的象是刚刚洗过的,可以看得很高很远,晨曦中的白云静静地飘在天边。天空下的一切,都显得格外的清晰。

  道路两旁普通民居那并不高大的哥特式屋顶带着阁楼上的小百叶窗,爬满墙壁的鳄鱼草,马路两旁如盖的橡树,街心花坛中盛开的玫瑰与郁金香,还有消失在前面拐弯处的柏油马路,构成了一幅透明的水彩。眼前的景致激起了我的灵感:去到莱茵河边,站在德意志大桥上看朝阳照射下的科隆大教堂,去感受朝霞里高耸入云的教堂尖顶的神圣,去偷听阿波罗神与耶稣基督的私语。

  宽阔的莱茵河缓缓地流过科隆,把城市分为东西两半。东部是新区,西部是老城区,霍恩索雷伦大桥与德意志大桥把城市连在一起。站在德意志大桥上俯视两岸,这个德国第四大城市就几乎一览无余。我发现在这座在近代兴起的工业城市看不到一个烟窗。东部的新区虽然有一些新的建筑,却与老的城区搭配得十分合理、协调,视觉上没有突然的跳跃感。这个城市好像是在两千年前设计好了,以后只是按照统一的图纸建设而已。莱茵河西岸,石青色的科隆大教堂的双塔在晨辉中闪着熠熠的光芒,庄严、肃穆、神圣。

  “丽佐,这儿真不错哦!”参观完大教堂,我无限感慨地说道。

  “什么呀,等你天天对着它的时候,你就会没什么感觉了。我刚来的时候和你也是一样的,可现在,你看我,只过了二个月,我对这个庞然大物就没什么感觉了!等明天,我带你去别的地方看看,那里比这里美多了。”她将我带回了位于大教堂旁霍耶街上的家,我从她家的窗口望出去,就能看见教堂,难怪她要这么说,的确什么东西看多了,也就真的是熟视无睹了。

  丽佐的家是在科隆市比较热闹的地方,由于有大教堂在,这里常常都有很多各地慕名而来参观的游客,所以一直很热闹。晚上,丽佐和她的丈夫洛克为我的到来精心准备了一顿相当丰盛的晚餐,我们围座在餐桌前,其乐融融地聊着天,看着丽佐和洛克和和美美的样子,我心里很高兴,也由衷地替叔叔感到欣慰,看来他的这个女婿没有选错呢!

  虽然洛克没有出众的外表,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特长,但是我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他是真的爱丽佐,而且身上有着德国人的稳重感。他每天认真的工作能带来稳定不错的收益,也使丽佐的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样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能这样和自己的爱人生活在一起,我都开始有些羡慕起丽佐来了。

  当我深夜里在床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被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给惊醒了,甚至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巨大的声音来自哪里的时候,接二连三从窗外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我终于意识到这是轰炸,飞机轰炸,在格拉茨遭遇到轰炸时那可怕的记忆立刻如潮水般涌入了我的脑海中,我立刻跑到窗前,拉开窗帘,不远处遭到轰炸的民居顶上已经燃起了熊熊火焰,木材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人们疯狂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黑夜变得如同炼狱般恐怖。

  我不由得大叫道:“丽佐,洛克,丽佐,洛克,快逃,快离开这房子,这是轰炸,轰炸!”我随手抓了件衣服披上,也顾不上穿鞋子了,赤脚跑了出来,看见他们也惊魂未定的从房间里冲了出来,丽佐紧紧地抓住我道:“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轰炸,这可是德国本土啊!谁能告诉我这一切是怎么了?”

  我也不管该如何回答她了,朝她叫道:“别管那么多了,快离开这房子,否则要是被炸弹炸着了,我们谁都活不了!洛克,这里附近有防空洞吗?我们快去那里避避吧!”正说着,不远处又传来一颗落地炸弹爆炸的声音,巨大的冲击波将房间的玻璃也都震得粉碎,纷纷落地,飞起的玻璃碎片甚至将我们的脚和大腿都割伤了。

  眼见轰炸的密度越来越频繁,事不宜迟,我们三个猫着腰,打开房门要准备往防空洞方向逃离时,门外的景象让我们不禁瞠目结舌。原本美丽的街市不存在了,四处都是熊熊燃起的火海,整个夜空都被燃烧的火焰照得如同白昼般,浓浓地黑烟冲天而上。

  除了高高耸立的科隆大教堂外,它周围所有的建筑都变成了残垣断壁,那些被炸弹击中,在睡梦中根本来不及逃难的人,就这样活活地被炸死了,罹难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与那些凌乱的墙砖、木头混杂在一起,有些尸体上都燃烧着火焰,空气中弥漫着炸弹的火药味、建筑物燃烧后的焦糊味,更令我们几乎要作呕的就是那些尸体燃烧后散发的怪味。

  无数穿着睡衣睡裤,从睡梦中被惊醒的人们慌乱地如无头苍蝇般地在街道上到处乱跑,寻找着一丝可以躲避的生存空间,从来没有经历过轰炸的人们似乎都忘记了要去防空洞躲避,很多人被飞起的建筑物炸伤、被燃烧后掉落的石块、木头砸伤,还有人在火中凄惨的号叫着,在地上翻滚着,而更多的人从此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他们一边奔跑着,一边哭喊着,这种情景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但他们那种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我却还是能真切的感受到。

  “洛克,防空洞,防空洞在哪里?”我大叫着,

  “在大教堂旁边的阿姆霍夫街上有一个。”洛克护着丽佐,指了指前方不远处。

  “那就去那里,快点,丽佐,我们去那里避避!”此时的丽佐已经吓地脸色苍白,满脸泪水,浑身发抖,如果不是洛克扶着她,估计她脚软地根本都走不动路了。见她这样,我也立刻帮着洛克搀扶着她艰难地朝阿姆霍夫街走去,如果没有经历过格拉茨的那次轰炸,估计我也会象丽佐一样吓得面无人色的。

  时间仿佛过了有一个世纪那么久,我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到底有多少炸弹倾倒在科隆这块土地上,我只是知道这座莱茵河畔的古城正在遭受着一场由炸弹带来的火刑考验,只是知道整个大地都在震颤。

  一颗颗炸弹如同雨点般地呼啸着从万尺高空坠落,落地之处尽是火海、浓烟、残砖碎瓦。当第一波空中轰炸稍有停歇的时候,我们三个终于钻进了地下防空洞,暂时得到安全的认知都让我们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下,于是都气喘吁吁地瘫坐在地上。

  此刻的我们和所有躲进防空洞里的市民一样狼狈不堪,大家脸上、身上满是烟火熏出来的焦黑色,有些人衣服破了,烧焦了,鞋子丢了,有些人身上还带着伤,赤着脚光着身子,可这样的情形没有人觉得好笑,反而互相安慰鼓励着,在这样恐怖的大轰炸中能活下来,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我环视着身边的人们,心中反而再次庆幸这次轰炸没有在寒冷的冬天到来,现在5月底的天气冷暖适中,那么多没来得及穿上衣服就逃出家园的市民至少不会被冻得瑟瑟发抖。我们倾听着防空洞外的动静,似乎此刻被打闷了头的德国防空部队终于回过神来了,开始用高射炮向空中发起反击,但是杯水车薪,携带着充足炸弹的第二波盟军飞机再次来到了科隆的上空,向地下建筑投下了无数的炸弹。

  我们在防空洞里静静地等待着,防空洞的墙体也时不时地随着炸弹的轰击掉落下大块大块的墙皮,也许是神经高度紧张的关系吧,我几乎都要觉得防空洞也难以抵御这样密集的轰炸,就快要坍塌了似的。随着墙皮层层地掉落,我的心也逐渐地下沉,丽佐依偎在洛克的怀里,小声的哭泣着,她总是在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为什么……”,看起来的确是被这场轰炸给吓到了。

  我想哭,可是哭不出来,只是感觉自己的手脚冰凉,不断地颤抖着,此刻的我最想念的人就是沃尔特,我多想扑进他宽厚的胸膛,让自己的无助、慌乱和害怕统统融化在他怀中,想让他用强而有力的臂膀紧紧地搂住我,只要有他在,我才会变得更勇敢!可如今,他远在苏联,也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

  这时的我,是真的咬牙切齿地恨希特勒,如果不是他,科隆不会遭到这样惨烈的轰炸;如果不是他,世界还是一片和平,没有人要走上前线,没有人会失去家园!现在德国民众受到的所有苦难都是他带来的!

  伴随着“轰轰”地爆炸声,平生第一次在以这种可怕的炸弹声为催眠曲的环境中,我疲惫地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耳边已经听不到任何轰炸声了,躲避在防空洞里的市民们开始陆续返回地面。

  我们三个互相扶持着走出防空洞时,已经是黎明时分了,看到经过盟军一夜轰炸后的科隆时,强自坚强了一个晚上的我终于忍不住落泪了!眼前这几乎夷为平地的城市还是昨天上午我看到的那个美丽城市吗?这伤痕累累却依然巍然耸立于这片燃烧着的土地上的科隆大教堂还是我昨天看见的那个美丽的巨型建筑吗?一座城市竟然就在一夕之间变成废墟!

  不断冒出的浓烟使白天也变得黯淡,到处是燃烧了一夜还没有熄灭的火焰、玻璃碎片、瓦砾和横七竖八地堆在街道上的家具,到处都有被大火烧成焦炭的尸体,消防队员都在四处灭火,德军驻防的士兵们在瓦砾堆下寻找着可能生还的人,更多的市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前,在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原址上翻找着幸存的家具或是物件,此刻的他们已经不再呼天抢地,脸上那种认命似的凝重和哀伤却更让我看得心酸。

  丽佐和洛克原本也同我一样,认为他们的那幢房子肯定在这次轰炸中也被摧毁了,但是当我们怀着凭吊的心情来到那里时,欣喜的发现虽然它也被炸弹炸得伤痕累累,但是它却还是依然牢牢地站在原地,欢迎着主人的回归!

  “啊!太好了,上帝啊!上帝啊!”丽佐和我尖叫着跑向它,此刻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它和我们一样劫后余生,看见它比看见任何黄金、珠宝都更让我们觉得幸福,它的存在代表着家的存在,而每个人最需要的家不就是温暖的所在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家更值得我们去守护呢?

  我们两个扑向那幢房子,尽情地吻着它,抚摸着它,然后我们俩激动地抱在了一起,这时,洛克也满脸泪水地慢慢走了过来,将我们圈进了怀中,我们三个望着立在面前的房子,抱头痛哭起来。

  我本想留下来帮丽佐和洛克一起重建家园,但是丽佐和洛克一再坚持要我立刻返回维也纳,他们除了担心我在这里会再次遇到危险外,也是让我回去向叔叔报个平安,毕竟此时此刻在维也纳最揪心的人正是得到消息却无法联系上我们的叔叔了。想到这里,我也不再坚持,在科隆的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我登上了返回维也纳的火车。

  维也纳火车站外,挤满了得到消息前来等候从科隆驶出的火车的亲友们,当我带着一身的烟灰和疲惫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看见站外人头攒动,每个人的脸上那种焦急和忧心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活下来的幸福,我经过每个等候的人的身边,他们都用焦急的口气问我:

  “你认识卡特吗?”

  “你知道丽贝卡在这趟车上吗?”

  “你有没有见到鲁道夫?”尽管他们心里也知道我无法回答,但是他们仍然抱着一丝希望不断地追问着我。

  我只能无奈地摇着头,不忍心看他们失望的神情,我低着头默默地向车站外走,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云,我的上帝啊,我的孩子,终于又见到你了!”

  我抬头一看,是叔叔,叔叔带着皮克太太,在围栏后面欣喜万分的挥动着手臂高声叫道,再见亲人的感觉是那么好,一阵阵暖流涌上心头,鼻子也不由自主的发酸,我快步跑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叔叔和皮克太太,大家的脸上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才两天不见,叔叔就似乎苍老了许多,皮克太太也是满脸的憔悴,他们肯定是在为我们担心的啊!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对于法国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内特一夜白头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小说家或是史学者的杜撰,现在我却似乎相信了那种说法,叔叔和皮克太太的变化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

  “放心,叔叔,丽佐和洛克都一切平安,知道吗?他们的家还在,还好好地站在那片火海之上,放心,叔叔!我们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我哭着将叔叔最想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身边的其他人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我们,的确,比起那些一直没有等到亲人的市民们,我们这样全家平安,能活着再相见的机率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啊!

  “好好,大家平安就好!自从得到消息,我这几天真的是吃不好,睡不着,一直守在这里来等消息,等你们回来!好好,回家,回家,我们回家,回家再说!”叔叔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道。

  回到家,当我完整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可怕的轰炸告诉给叔叔家所有的人听时,长久的沉默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那么沉痛,那么伤感,我们三个能从那场轰炸中安然无恙的活下来,真的是要感谢上帝的庇佑了!得知丽佐和洛克一切安好之后的叔叔,也是深深地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6月3日,就在科隆轰炸后的第四天,我才从报纸上得知了事情发生的整个经过。布维医生所说的那个行动到底是什么,我也终于明白了。海德里希的遇刺引发了希特勒的报复行为,捷克整个国内的大动荡已经是无法避免。英国政府为了分散纳粹抓捕地下抵抗力量的注意力,也为了消减德国的战争潜力,毁灭这座德国第四大城市的所有军事、工业和经济设施,打击德国民众的信心,更是为了摧毁德国的经济秩序,他们决定发动了这次突如其来的轰炸。

  成为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新当家人的阿瑟?哈里斯空军上将,是个狂热的“轰炸机制胜论”者,他制定了这次号称为“千机行动”的大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全体战机集体出动,5月30日22时30分,1047架轰炸机从遍布英国的53个机场陆续起飞。5月31日零时47分,第一波轰炸机飞到科隆上空时,15分钟内,数以千计的炸弹和燃烧弹如雨点般落下,皇家空军轰炸机向科隆市投下2000余吨炸弹!

  密集轰炸如此恐怖,以致当最后一架英机返航时,从160千米外也可看见科隆燃烧而映照的火光,浓烟更是直冲4600米高空。据德国有关部门在事后的初步统计,在此次空袭中,有469人被炸死,5027人被炸伤,45132人无家可归。

  英军1047架参战的轰炸机中,有43架损失,其中16架被德军高炮击落,4架被德国夜间战斗机击落,2架相撞坠毁,21架因机械等原因在科隆附近或上空坠毁,损失率为4%。

  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就象是血淋林现实一样出现在我面前,我看着眼前的这些统计数字,脑海中就会出现现场那种悲惨的场景,2000余吨的炸弹啊!那是个什么概念,我无法想像,但这一切都曾经发生在我面前,实在是太恐怖太可怕了!

  整个科隆除了大教堂外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啊!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只有它能躲过了那场灾难,那是德国的天主教会紧急请求罗马的教廷,通过罗马的教廷请求盟军对它手下留情后的结果啊!

  我不无庆幸丽佐的家正好位于这座大教堂的附近,否则她的家也就此会消失在那熊熊烈火中!我更庆幸我们三个躲在了大教堂附近的防空洞里,那里受到的炸弹轰炸的数量远少于其他地方,否则的话,能不能真的幸免于难还是个未知数!

  尽管大教堂在那密集的2000余吨的轰炸中只受到了二十多颗炸弹的侵袭已经实属万幸,但是不得不说,这样一座历经数百年的优秀建筑没有毁于几个世纪里的攻城略地,反而还是在迈入二十世纪的现代工业文明中受到了最严重的损坏。

  如果它是有生命的话,如果它能开口说话的话,它会不会也象我一样深切的痛恨这场战争,深切地痛恨那个疯狂的领导者——希特勒呢?放下手中的报纸,我长叹一声,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https://www.mangg.com/id17025/91734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