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
“搞得有声有色,很像样!”
进城后,朱标放慢了速度,沿途走马观花,口中连连称赞,甚感欣慰。
毫不夸张的说,自京城出发开始,这是他所见过的,治理得最好的县城了,且没有之一。
商业通畅,人丁兴旺!
放眼望去,街边一座座酒肆茶楼,鳞次栉比,目不暇接。
里面有人正拍响惊堂木,讲述着跌宕起伏、缤彩纷呈的故事,内容或是《三国演义》,又或者是别的杂谈小说。
若讲到妙处,时而会换来听众的声声喝彩,热闹非凡。
得益于朱元璋的大力推崇,朱标同样拜读过《三国演义》,并为书中描写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
所以,尽管没有走到里面去听,也很容易分辨出来......
而随着视线一转,几个稚嫩的孩童正从邻街跑过,相互追逐嬉闹,玩得忘乎所以。
并且,凡所过之处,朱标见到的百姓,尤其那些成年男女,各色人等,都在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
几乎没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街溜子。
能将一县之地治理到如此水平,连他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虽说,远不如京城那般繁华盛景,但比起那些州府级别的城邑,也是不遑多让。
“是啊,连末将都有些意外。”
“本地的经商氛围,尤其浓重,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时,一旁的蓝玉也有感而发。
自进城以来,他和那些锦衣卫们,早就看花了眼,神情格外惊讶。
本以为,这里会是个偏僻闭塞的不毛之地,却能呈现出别开生面的景象,令远道而来的他们,叹为观止。
思来想去,能造就如此局面,应该和本地的父母官脱不开关系。
“看情形,这里的县令,是个了不起的能人。”
“头脑清澈,施政有方......”
“等下儿见了面,您可得好好夸奖一番。”
这种事情,不用蓝玉提醒,朱标也会记得的。
同样,他还要问个明白,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能让定远县发展的如此迅速?
若举措得当,能否借鉴推广,发扬光大?
“好了,你们不必跟着了!”
“县衙里面,我和蓝将军去就行了!”
朱标一挥手,便让随行的锦衣卫原地解散,各自展开活动。
他考虑的是,虽没有摆开符合身份的车马仪仗,但他带的人实在太多,若是一齐涌进去,估计会把县衙公堂撑爆的。
而且,朱标看出来了,这些从京城来的锦衣卫,对茶楼酒馆里的书场很感兴趣,早就按捺不住,想去凑个热闹。
既然如此,何不成人之美呢?
“朱兄,是否有些不妥?”
“护卫们不在身边,一旦有事,您的安全如何保证?”
蓝玉小声提醒,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朱标却微微一笑,神情从容淡定,显然并不放在心上。
“没关系,这里好歹是大明的国土,王化之地。”
“总不能随时随地跳出个暴徒,手持凶器,要对本太子不利吧?”
“再说了,有你蓝将军在,还保护不了我?”
说罢,翻身下马,旁若无人的走进县衙。
蓝玉叹了口气,便不再劝了。
其实,他也想去方才路过的那些书场里瞧瞧热闹,怎奈使命在身,不敢擅自远离......
“来者何人?”
“竟敢擅闯公堂,不怕治罪吗?”
朱标刚进县衙,就被几个衙役拦住了去路,随后赶来的蓝玉立马出声喝止。
“大胆!”
“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你们县令何在,把他叫来!”
朱标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知者无罪,别过于张扬。
不过,听到蓝玉的话,衙役们同样停下了动作,上下打量着两人。
他们虽未着正装,但举手投足间,确有几分英武之气,似乎不是普通的凡夫俗子,大有来头。
当下收敛了傲慢,小心应对。
恰在此时,在后堂处理公务的李芳闻声而来,缓解了尴尬。
看到朱标的瞬间,双膝落地,纳头便拜。
“卑职定远县令,叩见太子殿下!”
“这些衙役身处偏远之地,不曾见过您的尊容,言语冲撞,还望殿下宽恕海涵!”
见顶头上司都跪下行礼了,衙役们顿时恍然大悟。
哪里还敢怠慢,膝盖一软,开始有样学样。
“是我等冒犯了太子,望乞恕罪!”
宰相家的儿子,毕竟是混过京城的,认识太子,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但李芳心中,也不禁捏了把汗。
若非托了老爹的福,他估计会犯和属下们同样的错误。
到时,一不留心,把太子当成了擅闯公堂的闲杂人等,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这县令估计要当到头了。
“免礼,都起来!”
朱标见状,不想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报以宽大为怀的笑容,举步上前,朝李芳笑道。
“贤弟,自京城一别,许久未见了!”
“能将定远县治理得繁华似锦,百业兴旺,你这官做的很称职啊!”
“要是天下的县官都能如你这般,我大明的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的宏大愿景,将指日可待!”
“我记得,你上任才不到半年吧?”
听到这里,堂上的衙役们松了口气,心下稍安。
原来,自家县令和太子是旧相识,而且一见面就表扬了功绩,两人关系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不出意外的话,小命是保住了。
李芳起身后,让朱标坐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安排人手上茶,招待得井井有条。
“太子殿下,实不相瞒!”
“您在定远县看到的一切,虽是出自我之手,功劳却不完全属于我。”
朱标顿感诧异,连忙追问道。
“贤弟,此话从何说起?”
“难道说,你的背后,另有高人指点?”
“不是那人是谁,可否代为引荐?”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李芳先寻了张椅子坐下,旋即娓娓道来。
“造就如今局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卑职的父亲。”
“没有他从旁指点,我怎能有如此作为?”
朱标听罢,不禁想起了记忆中那道熟悉的身影,由衷的产生了敬佩之情。
“韩国公,果然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https://www.mangg.com/id164927/348889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