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朗朗的读书声在书院回响,到书院来读书的学子以前都学过《三字经》,而对于万鹏,除了接触了有限的几本经书之外,在读书方面从未涉猎,但是,万鹏聪明之至,跟着先生读了两遍就能背诵了。
嵩阳老叟让大家朗诵后,说道:“大家基本上对《三字经》耳熟能详,但是《三字经》虽然好学好记,但是它能教给我们很多的道理,好,现在我把《三字经》的全文意思给大家解释一下,看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嵩阳老叟把《三字经》朗诵了一遍,解释道:“人刚生出来的时候,性情本质都是很善良的,而这种善良的本性,每个人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后来因为学习环境及所受的教育不同,长大后性情就相差得月来越远了。
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教育孩子,他们善良的本质就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教导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一致,才能让善良的本质发挥出来。从前,孟母知道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选择好的环境来居住。有一次,年幼的孟子贪玩不想读书,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拿出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让孟子了解,读书就像织布一样不可半途而废……狗在晚上会替人守夜,鸡在早晨为人报晓,人如不学习技能,哪有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可以用来做衣服,蜜蜂酿的蜜可以食用,人如果不懂学习,连这些小动物都不如了。小时候要多学习,长大后要知道去做,对国家尽力,替人们谋求福利。如此,就能有好的名声,可以使父母馆感到荣耀,光耀祖先,还可以造福后代子孙,有些人为子孙留下大笔的钱财,我只是教导子孙研读经书,明白事理。勤劳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要时时勉励自己,勤学用功才是。”
嵩阳老叟说道这里,看着大家说:“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同学们都被嵩阳老叟精辟的讲解深深的打动了,各个心中像打翻了五味,回想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真是追悔莫及。于是齐声答道:“听明白了。”
老叟看到学生们的表现,知道自己所要的效果已经出来了,就连平时刁钻古怪的小柔都在静静的思考,于是,他对大家说道:“好了,我给大家一点时间,大家好好的揣摩一下,思考一下以往的得与失,错与对,回头每人写一篇读书后记作为作业交上来。好,大家背书吧。”
随着先生的话音落地,教室内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读书声,大家的学习兴趣很高,万鹏也是感触颇深,没有想到看似简单的《三字经》竟然有这么多的大道理,自己以往所不明白的地方,此刻豁然开朗,明白了爷爷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和对自己的期望,心中久久不能平定。
在读书的间隙当中,万鹏没有忘记每天坚持修炼《达摩医筋经》和《金刚经》,两年时间下来,万鹏的修为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进展神速。
在这两年内,万鹏和他的同学们学习了《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不世名作,还有天文、地理、数理、星象布阵等学术,最主要的是学习了道家和儒家的很多典籍。这天,万鹏带着心中的疑问,敲开了先生的书房的门,对嵩阳老叟说:“爷爷,我有个问题想要问您,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嵩阳老叟这两年来,看到万鹏学习努力,不管学习什么,一学就会,而且能旁征博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在班中仅在班长刘宏扬之下,可是,刘宏扬三岁就开始读书,而万鹏到书院后才开始读书,可以说,万鹏的进境之快,无人可及。自己对这个弟子也是非常喜欢,时常加以点拨指导,指导万鹏学习,此时,万鹏又来问问题了。老僧让万鹏坐下后,问道:“有什么疑问,和爷爷说一下。”
万鹏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对这位爷爷的学问佩服的无以复加,他从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爷爷的关心教导下,对社会对自己对世界有了一些了解,但是还有一些疑问,所以今天专门抽出时间来向爷爷学习。
此时的万鹏端正坐好后,问道:“爷爷经常跟我们讲解道儒结合,可是,社会上的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是对立的,道家讲究修炼自身,培养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向往独来独往的个人生活,而儒家则讲究团结,需要人们去遵守社会和法规的约定,不可任意妄为,讲究‘治国、齐家、平天下’这两种思想可以说是相反的,怎么才能结合在一起呢?”
嵩阳老叟听到这里,心中非常的高兴,完全没有想到万鹏的进境如此之快,能够找到问题,同时会把问题看的如此透彻,来向自己提出质疑,当年,自己也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真正理解了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于是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对万鹏说:“爷爷刚开始也是和你一样想法,一是追求啸傲山野的自由,一是遵守法制法规的顺民,两者大不相同,可是,我们想一下,就像儒家提出的以社会公德和法规治理国家,如果人们不违犯,那么会不会对人产生损害呢?”
万鹏听到这里说:“那当然不会了。”嵩阳老叟又问道,“如果都按照道家的思想,个个啸傲山林,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各居山头,各成体系,能行吗?”万鹏想了一下说:“不行,这样就更乱了。”嵩阳老叟总结说,“所以单纯的儒家和单纯的道家学说都是不完美的,如果说按儒家的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们又要治理国家,又要照顾家庭,同时还要平定天下,那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整日忙忙碌碌,任何事物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矩去做,那人们慢慢的就会产生懈怠,而对生活产生怀疑,认为生活没有新意。而单纯的道家,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探求自然,每日游历山川,修成仙体,做到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纵使成功修炼成了仙体,却不去为天下苍生造福,又有何用?”
万鹏被爷爷的一番话惊呆了,思索了半晌,对爷爷说:“爷爷说的万鹏明白了,人活在世界上,并不是为了维护和遵守各种规矩而生存的,也不是为了修炼仙体,游历山川,得道飞升而活的,我们不能被任何一家的思想所束缚,要吸收儒家的关心天下的优点也要吸收道家热爱自然的优点,把他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既关心天下苍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人。爷爷我说的对吗?”
嵩阳老叟听完万鹏的话,激动的拉住万鹏的手,怎么也舍不得放开,对万鹏说:“你说的太对了,学术是没有界限的,我们要学会吸收,不要存在什么门派观念,什么道家、佛家、儒家、魔教、妖族等等的学术和法术,只要对天下苍生有利,能够用来造福天下苍生,全学过来又有何妨。所以,以你这么好的资质,我不收你做弟子,却传你学术,就是不让你有什么门户之见,免得将来束手束脚。”说完,放声大笑,引亢高歌。
“意揽天下事,奈何未成行。已是黄昏独自行,更著风和雨。
无意名天下,不愿众人妒。孤单飘零在嵩山,只有心如故。”
歌声高亢激昂,又带着沉重的无奈。此时,老人的双眼沁满了泪水。
万鹏看到这里,心中也感觉异常沉闷,但是也不敢打扰爷爷,于是便默默的离开了书房。书房内只留下了一个空有一身玄功,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落寞老人。
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就把万鹏给单独叫到了书房,对万鹏说:“以后,你就在书房内静读两年时间,你要把书房内的书全部浏览一遍,如何?”
万鹏知道爷爷是为自己好,于是答应道,“万鹏谨遵爷爷教诲,争取学得更多的知识,不辜负爷爷对我的期望。”
嵩阳老叟点头道:“恩,以后,你就在书房内进修,要多加学习,特别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要加大气力来研究,每日早、中、晚各读一次,一日不可懈怠,一定要按照书本进行阅读,不可脱离书本,你听明白了吗?”说完递给万鹏两本发黄的不知道什么皮质的书本,书本的封页上一本写着《论语》一本写着《道德经》,看来书的年代很是久远。
嵩阳老叟看到万鹏望着书本发呆,知道万鹏心中的想法,对万鹏说:“这两本书,是孔子孔丘圣人和老子李耳圣人的真迹,你一定要好好研读,不可偷懒,不经爷爷允许,不许让任何人知道你曾经看过这两本真迹。”
万鹏对嵩阳老叟深深的鞠了一躬,说道,“万鹏一定听爷爷的话,好好学习,不经爷爷允许,决不向任何人吐露此事,违者……”话还没有说完,嵩阳老叟就打断了万鹏的话,说道:“爷爷不要你向我发誓,只要你听爷爷的话,就可以了,什么誓言、承诺呀,爷爷都不需要,爷爷看的是成绩和你的表现,你明白吗?”
万鹏此时知道,爷爷等两年后还要考自己的学习,于是答道:“两年后,万鹏一定能给爷爷交份满意的答卷。”
嵩阳老叟高兴的笑了,说:“好,从现在起,你就在书房苦读,没有万不得已的事情,不允许走出书房,每日会有人给你送饭送水。”说完,老叟便离开了书房,此时,偌大的书房内只剩下万鹏一人。
本书逐浪中文网首发,你的支持、点击、推荐、收藏和评论建议是我写书的最大动力,支持新人,给新人以鼓励,请不要吝啬你的支持,喜欢本书,把它收藏起来,随时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好力量。
网址:http://www。zhulang。com/25018/index。html
(https://www.mangg.com/id16489/90859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