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阴沉,细雨时断时续。宋阳在院子旁开挖菜地,因着这糟糕的天气,也只能简单翻挖。
他把较大的灌木丛连根拔起,抖落泥土后扔到一旁堆放着,打算等天晴泥土干些,再清理地里的杂草,到时候一把火烧掉,让草木灰肥田。
这个季节,种其他作物不太合适,撒些豌豆倒是不错的选择。
等入冬后,掐些豌豆尖用来烫火锅,那滋味肯定美极了。
王岳一上午都守在水潭边,宋阳设置的四个自动钓鱼陷阱颇为有效,不比王岳自己钓的差,隔不了多久就有鱼上钩。
王岳早有准备,临近中午,他拿出刀子,从钓到的鱼里挑出四条,刮鳞破肚清理干净后,用竹棍串起来,接着找来一些木柴生起火,等火烧到只剩火红的木炭时,抹上他带来的椒盐调料,把鱼架在火上烤。
这是王岳常做的事,没事时在河边找个地方,边钓边烤,能惬意地待上一整天,他倒不是特别爱吃鱼,只是享受这种野外的趣味。
此外,他的布包里还带了几个红薯,也一并放在火里烤着。
红薯烤熟后,王岳叫来宋阳,两人一起分享。
正吃着,王静雅和宋建国带着午饭来了,看到两人在吃鱼,宋建国笑呵呵地凑过来:“早知道你俩在这儿烤鱼、烤红薯,我就早点来了。”
王静雅则去看了看鱼篓,发现里面还有十多条半斤多重的鱼,也笑了:“你俩还挺厉害,一早上钓了这么多。”
“我不是说中午不回去吃饭了嘛,怎么还专门送过来,有岳哥在这儿钓鱼,还怕没吃的?”
“就是来看看你到底在忙啥,顺便带过来的,你哥都回去吃饭了,就不见你回去……到处湿漉漉的,你还来开垦菜地,一踩都是泥浆,就不能等天晴干一点再来弄?”
“等天晴了,我准备上山,没时间慢慢弄。想先简单弄出来,撒些豌豆,再种点别的小菜。”
房子周围要做的事还很多,宋阳只能一点点规划,先实现蔬菜自给自足。
至于明年,可不是个适合种地的好年份。
他盘算着,要在这个冬季多弄些粮食回来,省得明年吃救济粮。
每人每月二十斤的救济粮可不好吃,大多是烘干的,有些甚至焦黑,味道差不说,关键是根本不够吃,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而且到了明年雨季,连续三个多月的大雨,地里的菜会因雨水过多而烂掉。
不提前做准备,明年的日子可不好过。
王岳看宋建国那副想吃的样子,便又烤了两条鱼,让宋建国和王静雅也尝尝鲜。
下午,雨完全停了。
宋建国和王静雅也去仓房拿了锄头,帮着宋阳一起开荒。
一天下来,他们愣是把那十丈地翻挖好了。
王岳这一天钓了不少鱼,自己留了十来条带回家,其余的都给了宋阳。
被宋阳的自动钓鱼陷阱这么一“刺激”,王岳突然觉得单纯来这儿钓鱼没什么意思了。
估计是回去后跟王宏远说了这事,第二天,王岳一家带着工具和行李,请了风水先生在杨树坡选了建房子的位置,开始打理地基,刨挖山石。
宋阳则一头扎在盘龙湾,继续收拾院里院外,该铲除的铲除,该铺设石头台阶的铺设台阶。
经过六七天的忙碌,整个院子变得整洁清爽多了。
天气终于放晴。
这么多天过去,玉米壳开始变黄,用不了多久就到收玉米的时候,紧接着就是临近下霜采挖红薯的时候。
宋阳花了一天时间,把新翻挖的菜地平整好,用钉耙清理出里面的杂草堆成一堆,然后生了堆火,在地里把枝叶杂草烧掉,将剩下的草木灰撒在地里。
当天,他找来一些豌豆种子,在五丈地撒下,剩下的地则撒上了几种菜种。
眼看中秋临近,宋阳带着四条猎狗上山,专找山野中茅草地和野竹林大片的地方,搜寻竹鼠,同时在发现有新鲜野兔粪便的地方设置了一些吊脚套。
两天下来,他猎到十三只竹鼠、四只野兔和三只野鸡。
竹鼠、野兔和野鸡各留了一只在家里,准备中秋时吃,其余的打算第二天送到桃源镇上的黑市去卖。
第二天一早,宋阳背着猎物赶到镇上的黑市,等了很久都没见到冯学文。
在黑市上,很少有人问津这些猎物,即便问了也出不了好价钱,宋阳只好把猎物背了回来,他花了大半天时间将猎物打理好,抹上盐、花椒和辣椒腌制起来,打算过三五天烟熏后储存起来自己吃。
宋阳心想,愿意花钱买这些野味的人太少,冯学文可能也找了别的渠道,不会一直等他,要想赚钱还得找那些价值高的猎物,不能再浪费时间打这些小动物了。
没想到,下午宋阳还在腌肉时,冯学文突然来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三个人,一位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另外两个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冯学文的突然到来让宋阳有些疑惑:“冯叔,早上我还带着些野味去黑市找你,没碰到人……有什么事吗?”
“我也没想到你今天会去。这不,后天就是中秋了,我去了老丈人家一趟。”
冯学文走到宋阳旁边,翻看了一下盆里已经打理好的猎物,说:“别腌了,我等会儿回去直接都带走……对了,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帮个忙。”
确实,打猎的这段时间,宋阳大半时间都在忙盖房子的事,一两个月才去一次黑市送野味,冯学文自然不会每次都在路边等他。
“帮忙?”宋阳在水盆里洗了洗手。
冯学文没有急着说正事,而是先给宋阳介绍那三个人:“这是我老丈人、大舅哥和小舅子,都是岩房坪村的。”
宋阳朝三人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
冯学文接着说:“是这样的,岩房坪那边的山地里来了一群野猪,大大小小有十多只,一晚上就毁了两亩多地的玉米,其中有一只大野猪,大概四百来斤,身上有不少伤痕,估计是被人追打过,见人就凶,一点不怕人,藏在山沟里。从那儿过的人,已经有三个被伤了。
我老丈人和两个舅子被队长叫去打过,结果养的三条狗,两死一伤,开了两枪也只是擦破点皮,他们自己也差点受伤。
本来想组织人手围猎,但除了几个打猎的,其他人根本不懂,怕出人命,所以想找几个厉害的人帮忙。正好我去他们家听说了这事,就推荐了你。
你可是打过两只黑熊、一只豹子和不少野猪的人,应该没问题吧?”
宋阳没有马上答应。
他知道这种被人伤过,见人不躲反而主动攻击的野猪有多凶猛,而且能长到四百来斤的野猪在这山里很罕见。
在巴山一带,一头野猪能长到三百来斤就已经很大了,衡量野猪的厉害程度通常看体重,多一百斤,攻击力就会成倍增加。
宋阳的四条猎狗,对付一头两三百斤的野猪还行,但面对四百来斤的就有些吃力了。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野猪很狡猾,神出鬼没,不能按常理判断。
此时,能让他有点信心的,只有那把十六号双管猎枪。
一般的火枪,即便装填了截短打磨过的钢筋,也未必能对这种野猪造成多大伤害。
宋阳也发现了,打磨过的短钢筋毕竟不是专门的独弹,射出去会翻滚,杀伤力不稳定。
见宋阳犹豫,冯学文补充道:“打到的野猪按猎规分配,而且那头伤人的野猪,谁打到了,岩房坪队里另外给三十块钱奖励。”
宋阳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这种野猪我没遇到过,心里没底,说到底,我打猎还不到一年,不算老手,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想稳妥点。”
“那去看看总行吧,觉得能打就打,不能打再想别的办法。”
老头笑着对宋阳说:“之前你在山上打豹子救了我外孙,听他们说了不少你的事,现在见了你,年纪轻轻却不盲目自大,求稳,这是好事,要是个莽撞的人,我还真不敢请你帮忙。”
“那我就去看看,能不能打看过再说。什么时候去?”
“现在就走,今天到我家过一夜,明天一早进山。”
“那你们在这儿等我一下,我跟我爸妈说一声再走。”
“好的!”
(https://www.mangg.com/id161829/331998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