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了学姐的分析,张扬忍不住回道:“这么说来,他确实可能只是单纯失踪而已,未必是真的死了!因为我也曾经遭遇过整个家族几十口人一夜之间全部诡异失踪的状况,我才不会认为他们全都死了呢!”
“可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如果他真的还活着的话,为什么他还没有来找我?”学姐追问道。
“也许,是因为出了一些别的什么状况吧。”张扬这边在劝慰着学姐,心里却在想着自己那个已经成为废墟的所谓故乡。应该不会是巧合吧,他回忆着之前从网络里找到的那些资料,95年整个辽宁地区都是洪水泛滥,说不定有多少人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更说不定有多少家园最后都变成了废墟。张扬的故乡和《兽变》作者的家乡一样,化作一片荒芜,都是蒙受了大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直接作用产物。
“谁知道呢,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我相信他所写下的那些都是事实,也就足够了!当然,我倒更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学姐发来了一段纠结的话语。
“事实?我从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发生!根据我所掌握的古代传说与历史,都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事情,而且我身边一个很有历史常识的朋友也说他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张扬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怀疑。
“难道我们没有听说过的,我们没有见到过的,书上没有记载着的,口头没有流传过的,我们就认为都是不会发生的?都是不存在的?你还有没有一点身为灵异社成员最起码的觉悟?当初我之所以迟迟不愿意把这份资料归档,是因为我一直都在期盼着他能回来找我……”学姐有些激动地连连说道。
“根据一般常识来说,应该就是这样的,这才是主流社会中大众的基础观念。”张扬淡然回应道。
“你根本就不了解我前男友的为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在他父母的熏陶下,他不会说谎也不擅长去想象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虽然他比较喜欢写作,却因为知识面狭窄,只能写一些关于他小时侯在农村生活时的趣事,从没有写过恐怖玄幻诡奇的东西,这也是我相信他在这份资料里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事实的原因!”学姐斩钉截铁地发回了这样的话,还附带着发怒的表情。
张扬看着显示器屏幕苦笑不已,当一个女人自认为完全了解一个男人的时候,那往往意味着一场爱情的终结。没有谁会对另一个人能够有完全的了解,我们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都不清楚,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遑论去完全了解他人了。
思索了一下,他回复道:“这件事情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那份资料通篇完全都是你男朋友虚构臆想出来的故事,他只是一个像我这样喜欢写故事的人而已;二是这件事情确实真的发生过,他所记录下的一切都是真的!但这种可能性的几率实在是太小,我想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件事情真的发生过。而一旦这事情是真的发生过,那么一定有着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等待着对此事感兴趣的人去发掘,在你男朋友返回家乡以后一定会有更为诡异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甚至是发生在他的家乡……”
“虽然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他的为人!可我更愿意把这一切都当作是虚假的,都当作是恐怖故事来看待。因为,告别了灵异社之后,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已经离我的现实生活变得越来越遥远了,我现在只想过一种普通的生活。”学姐语重心长地回复道。
“你是对的,如果不想参与到那种事情里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类事情只当作一个恐怖的故事。我们生活的世界本就充满了很多不可思议而又十分奇妙的事情,如果对所有的事情都要去掺上一脚,即使生活过得很充实却也会失去更多享受生活的机会,与其那样倒不如只是单纯地享受着生活,偶尔才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会很完美。”张扬回顾了一下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有感而发地回道。
“谢谢你对我的安慰,我手头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暂时要离开一下!对了,我手头刚好有他另一份文稿的扫描件,我先发到你的邮箱里吧。你可以先看看他写的这一篇回忆乡村生活的文章,等会儿我回来之后咱们再继续聊,好吧?”学姐发过来这段话以后,QQ的状态就直接变为了离开状态。
张扬摇头晃脑地打来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准备听从学姐的建议,先看看《兽变》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刚开始张扬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看那篇文章,但看着看着,他的脸色逐渐开始变得沉重起来。这是一篇名为《白痴》的短文,在文章的一开头,张扬就看到了一个让他心惊肉跳冷汗直冒的地名。强忍住心中此起彼伏的不安感觉,张扬压抑住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强迫着自己坚持着读完了这片文章……
我叫薛力,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位于沈阳西南方向的某郊县某乡镇某村落,从没有一个人离开过那里。我,是唯一的一个。你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你,因为我和祖祖辈辈务农的祖先们不一样,从小我就比一般的孩子明白事理,当他们还在忙着和泥巴、搓泥蛋、打麻雀的时候,我就已经对看书写字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那时侯左右邻居都对我妈说她真会生,一生就生出了个做秀才的。
我听着那些夸奖我的话语也常常偷偷地笑个不停,只是我之所以会有现在的成就却完全是凭着我自己的努力艰苦得来的,跟大人们闲聊时的吹捧没有任何关系。我并不是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当然却也不比别人苯,从小母亲就教导我勤能补拙的道理,所以在学习方面我比别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多出一倍,而现在我就看到了多年勤学苦读带给我的成果——我终于顺利地考取到了理想的大学!
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吹捧我自己的意思,我只是带着喜悦之情来尽量平实真切地描述我曾经有过的生活。现在,作为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此时我正坐在明亮的自习室里开始我在这所大学的第一天自习。为了纪念这特别的一天,我决定奢侈一次,破例地占用学习的时间开会儿小差,写一些我一直想写却总是没有时间去写的事情,那些令我毕生难忘的事情。
我说过我家在农村,那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可在那里也一样有着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围绕着本来很平常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普通事物悄然发生着,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细心去观察,那些事情往往就会从你的身边悄悄溜走。从很久远的古代开始,我们中国人一直都有着土葬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于是在村子外面就逐渐形成了一片很大的坟地。
没有人知道那块土地是怎么变成坟地的,刚开始那里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耕地而已,可就在不知何时的某一天,一个坟包出现在那里,没有人知道那是谁家的坟,也没有人知道那坟是由谁筑起来的。只是,当村子里有人死去以后,人们都想到了那里并愿意把死去的亲人们一一葬到了那里;又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那里终于形成了现在那庞大的规模——我敢说即使沈阳最大规模的公墓也没有办法和它相比,那可真是一眼望不到边啊。村里人为了称呼方便,给了那坟地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土豆坑。
土豆,是我家那边对马铃薯的俗称。吃过马铃薯的人有很多,却很少有人关心它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其实很简单:当拔下了地表上成熟的植株以后,用工具挖开植株根部的土地,你会发现,泥土里一个又一个土豆与植株的根部相连,多到你都没办法去数清楚它们真实的数量。
而在土豆坑这片坟地,也是相似的情形。每每有下葬时刚刚挖开土地,就看到不知多少年前埋在那里的“原住民”,甚至曾经有人断言,在土豆坑随便一处地面往下挖掘,至少可以挖到十个以上数量的坟墓!因为在很久以前,土豆坑还没有变成耕地之前,那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土坑,不知道埋过多少层死人才逐渐把那巨大的土坑填平,又不知道埋了多少层死人才逐渐把那一片土地变成村外的高地。
可以这样说,那里的每一块土地里都不再是单纯的泥土!
既然有墓地,当然也会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守墓人。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原来的守墓人就病死了,一个外乡人取代了他的位置。那个外乡人无依无靠,只好带着他的孙子生活在土豆坑边的一间茅草屋里,靠着茅草屋周围种的一点庄稼和村里人偶尔的接济勉强着活了下来。
我的故事,就是从那守墓人开始的……
(https://www.mangg.com/id16166/902707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