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姜远安便往书房外走去,姜六见状,也立马跟了上去。
不过在看到姜远安往屋外走去的时候,姜六还是叫住了姜远安。
“三爷,你要去哪儿?”
“去黑省哈市,我要去见那个孩子,她就是我失散十七年的小侄女,我要接她回家。”
姜六一听,立马看向窗外高悬的月亮,然后立马拦住了姜远安。
“三爷,现在是凌晨一点半,你就算要去找小小姐,也该等到明天白天出发啊。”
姜远安一听,立马收住了脚,看他激动地,都晚了时间了。
姜远安又转身回了屋,对着姜六摆了摆手道。
“你先回去休息吧,对了,这件事暂时别告诉老爷子他们,他们心脏不好,别刺激到他们了,等我把那孩子接回来再说吧。”
姜六点了点头,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什么,又说了句。
“三爷,大先生明天正好回京述职,这事要和他说吗?”
姜远安想了想,点头道。
“我大哥明天什么时候回来?”
“明天上午八点火车到站,姜五去火车站接大先生,大先生先回来休整一天,后天去总军那边。”
姜远安考虑了片刻后说道。
“这事我亲自和大哥谈,到时候想办法把这事传去港城那边,希望那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能尽快好起来。”
想到分隔两地的大哥大嫂,姜远安的脸上多了一抹愁容。
当年他们姜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想要护住大哥大嫂的婚姻,可终究还是失败了。
以一家之力又怎么能抵抗住那帮人,最后落得幼子失踪,大嫂带着一身的伤痛,留下一纸离婚书,决然的离开了这片国土。
当时他的大哥还受伤昏迷着,等醒来的时候,深爱的妻子不见了,连那个刚出生的婴儿都没了消息,作为父亲的他甚至连孩子的面都没见着。
姜家大先生沉郁了许久,直到姜老爷子和老夫人因为忧思过度双双病倒,作为姜家的老大,这才逼着自己振作起来,扛起了撑起家族的重任。
这些年,姜远安的大哥几乎是住在了军营,如非必要,都不愿踏足京都这片令他伤心的地方。
当年姜远安的大哥振作后,主动请缨调往了西北军区,这些年虽然已经成为整个军区的首长,可始终不愿回到京都,也只有每年回京述职的时候才愿意回来小住几日。
姜远安不知道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大哥会有怎样的效果,但这些年,姜家看似依旧庞大,在京都也算是权贵高门家族,可只有姜远安知道这个家经历着多少的伤痛。
姜远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总是闪过江暖那个小丫头的画面。
大哥大嫂结婚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
当时姜老爷子还在军部任职,姜老夫人也有工作,家里就他一个小孩子。
嫂子是个非常厉害的画家,嫁到姜家后也基本在家,所以平时也负责照顾这个小叔子。
可以说家里这么多人,除了大哥,就他姜远安和大嫂的关系最好。
当年大哥大嫂出事的时候,他也才十四五岁,他只知道有一天晚上从学校回来,家里气氛凝重,母亲已经哭晕了过去。
等他知道一切后才知道,大嫂刚出生的孩子失踪了,大哥大嫂也都身受重伤。
几天后,大哥被秘密的接回了京都,而大嫂不见了踪影。
一直到数月后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和二哥的谈话才知道那次意外,大嫂的身体也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以当时国内的医学水平,大嫂留在国内根本无法治愈。
最后两边长辈替大哥大嫂做了决定,而那个决定不仅是为了救大嫂,也是为了保护当时风雨飘摇的姜家。
大嫂被她娘家人保护着去了港城,自此一别便是十七年。
而那些人没有了动姜家的把柄,姜家也暂时得到了喘息。
之后姜老爷子决定,姜家嫡系全都远离京都,只留下姜老爷子和老夫人坐镇京都。
而当时已经成为总军二把手的姜老爷子也以身体原因退居二线,自此换来了姜家这些年的太平。
而这些年,姜家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当年弄丢的那个孩子,姜家人坚信,那个孩子肯定还活着,只是不知道被哪个好心人抱走了。
思绪回笼,姜远安渐渐进入睡眠。
第二天,早上六点,姜远安已经坐在了餐厅里。
餐桌上除了他,就只有姜家老爷子和老夫人。
这几年,因为丢失的小孙女,再加上早年在战场上留下的伤病,姜老夫人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如今只能靠坐在轮椅上行动。
至于姜老爷子,虽然看似比前些年好了些,但其实身体早以疾病缠身。
只是姜老爷子比老夫人看得开,这些年也一直遵从医嘱修身养性,这才能维持表面的康健。
“老三,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父亲,昨晚到家已经凌晨了,就没有去叨扰你和母亲。”
姜老爷子点了点头,目光在这个小儿子身上打量一番,然后才开了口。
“一切都好吧?”
姜远安知道老爷子在担心什么,点了点头道。
“父亲放心,虽然这次有些凶险,好在所有人都平安归来。”
“那就好,那就好,咱们家现在就你和麒泽的工作最危险,我们也都知道你们是在为了这个国家努力,但还是那句话,任务固然重要,但也要小心保护好自己。”
“父亲放心,儿子知道的。”
早饭快用完的时候,姜夫人突然开了口。
“老三啊,给你二哥他们打个电话,这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放暑假了,让那几个孩子来京都住上几天,这家里没有个孩子,就是不热闹。”
姜老夫人一脸的慈眉善目,就是一个疼爱晚辈的奶奶。
只是现在家里孩子天各一方,那些孙辈要么在各地工作,要么都留在自己父母身边上学,以至于她已经许久没看到那几个孙子了。
姜远安点了点头道。
“好的,我一会儿就给二哥的单位打个电话,到时候我安排人直接把麒煜那几个小子接回来。”
“好,好,行了,直到你还有事,去忙吧。”
姜老夫人一脸疲态,明明才起来不多久,吃个早餐她就觉得困倦。
姜远安一脸忧愁,姜老夫人却是淡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说道。
“放心吧,都是些老毛病了,不必忧心。”
姜远安轻叹一声,和两老说了声后便往前院走去。
刚到前院,姜六便迎了过来。
“三爷,大先生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姜远安点了点头,只叮嘱了句。
“知道了,我出去一趟,大哥回来后你告诉他一声,我有很重要的事要与他说。”
姜六点了点头,目送姜远安离开这才回了后院。
一个小时后,姜远安拎着一包热腾腾的吃食回到了姜家,一进门,就见姜六在门房那守着。
“三爷,大先生就在你的院子里。”
姜远安点头,加快了脚步朝着后院走去。
姜家大先生,姜远康,现年四十四岁,与前妻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姜麒泽,今年二十四岁,一名军人,次子姜麒晨,今年二十一岁,在南方某市工作,选择了从政这条路。
另外还有一个一出生就丢失的女儿。
姜远安回到自己院子的时候,就看到自家大哥一身孤寂的坐在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下。
明明一身军装,可却遮掩不住他周身弥散的萧瑟与落寞。
听到脚步声,院子里的男人回头,那历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勉强的笑容,起身,朝着姜远安招了招手。
“三弟,好久不见。”
姜远安看到两鬓都有些白发的大哥,鼻子泛酸,明明才四十来岁的人,却比同龄人更显苍老。
姜远安记忆中的大哥是意气风发,潇洒肆意的。
当年家里都觉得大哥这样的性子不可能从军,可没想到大哥直接上了军校,自此投身军营。
如今的大哥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英姿勃发,也不在是四九城那个潇洒肆意的姜家大爷。
“大哥,你有多久没回来了。”
姜远安这么一说,院子里有片刻的安静,姜远康微怔片刻,随即拍了拍姜远安的肩,说道。
“你忘了大哥现在可是西北军区的首长,事务繁多,哪能动不动就回家的。来,咱们兄弟两好久不见了,听小六说你有事找我,莫不是给我找了个弟妹了。刚才回来去见了爹娘,他们可都在我面前抱怨你呢,你说你都三十好几了,真就打算一直这样耗着。”
姜远康很心疼这个三弟,姜家出事后,这个无忧无虑的姜家小少爷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大人。
本来可以游戏人间的小少爷最后去了那个最危险的部门,本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自己在乎的人。
可事与愿违,他终究还是没能保住他在乎的女孩儿。
姜远安脸上露出一抹无奈和苦涩。
“大哥,我不急,走,咱们去书房,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
姜远安忽的收敛情绪,脸上露出了认真的表情,姜远康见此,也没在多言,两兄弟去了书房。
十分钟后,书房里传来哐当一声,是茶杯落地的响声。
姜远安立刻把茶几上的几张资料拿到了一边,小心的擦拭了纸上的水渍。
姜远康此时全身颤抖,整个人处于一种思绪混乱的状态。
就见姜远康几次张嘴,可最后只是颤抖着嘴唇,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姜远安见此,又给姜远康倒了杯茶,放在他还有些颤抖的手里。
“大哥,你先别急,她现在很好,很安全,你先喝口水冷静一下,这是好事,不是吗?”
(https://www.mangg.com/id160835/5679293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