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角落,桌上摊开了厚厚的一叠文献资料和草稿。
他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着统计建模的代码,博士论文的题目清晰地显示在顶端:
“多维数据流中的情绪波动建模及其预测能力研究”。
这本该是他深感骄傲的成果——整合了三年多来的学术积累与研究成果,但李昊却迟迟无法继续。
他撑着额头,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文档里,却怎么也集中不了精神。
从张惊人失踪,到Tiktalk被迫接受政府控股,再到DeepView几乎被彻底剥离……
这些事情像是无数条纠缠的线,拉扯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李昊,你的状态不对。”指导教授霍尔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打破了沉默。李昊抬起头,看着这位始终支持自己的导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抱歉,霍尔教授,我只是有点分心。”
霍尔坐到他对面,语气平和却充满洞察力:“你还是在为Tiktalk的事情担心,对吧?我早就提醒过你,学术研究和现实世界的商业博弈是两码事,你不能让后者吞噬你的时间和心力。”
“我知道……”李昊低声说道,“但我真的很难放下。这不仅是关于Tiktalk的问题,也是关于DeepView的未来。我本可以专注于论文,但那些关于算法的争议和技术的局限性,总让我无法心无旁骛。”
李昊的论文研究实际上与Tiktalk和DeepView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利用DeepView的一部分公开算法,结合自己的研究,设计了一个更复杂的情绪波动预测模型,试图在多维数据流中捕捉更细微的情感变化。
然而,正是这种技术的潜力,让他每次写到论文中有关“预测能力”的章节时,都感到无比矛盾。
他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被滥用,很可能像DeepView一样,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
“我该怎么处理这些内容?”李昊看向霍尔,语气中带着挣扎,“如果我继续深入,论文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但它也可能被滥用。可如果我避而不谈,又无法真实体现我的研究价值。”
霍尔沉思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说道:“科学家和学者的职责,是追求真理,而不是畏惧真理可能带来的后果。”
“你无法控制它的用途,但你可以为它设立更明确的边界。李昊,完成你的论文,这不仅是你学术生涯的总结,更是你对这场技术博弈的回应。”
离开图书馆时,李昊的脑袋仍然像被压着一块大石头。
DeepView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研究,而Tiktalk目前的困境也让他无法完全专注。
他知道,博士毕业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而Tiktalk的未来,同样需要他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也许,”李昊低声自语,“论文和Tiktalk的事情不是对立的。我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把两者结合起来,让我的研究真正为技术正义服务。”
他加快了脚步,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
博士论文的关键时刻,也是他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他必须找到平衡点,让学术和现实不再冲突,而是相互成就。
回到宿舍后,李昊将笔记本电脑摆在书桌上,试图让自己重新投入到论文的写作中。
但屏幕上的文档刚打开,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Tiktalk当前的困局:政府的控股协议、张惊人对DeepView的执念,以及那些藏在暗中的势力。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论文的目录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章是关于情绪预测模型的边界与应用风险。
这是他论文的核心,也是他一直迟迟无法下笔的部分。
这个章节,不仅仅是学术探讨,更像是一场与现实的对话。
李昊的研究借用了DeepView的基础框架,探索如何在多维数据中建模情绪波动并预测行为倾向。
这一成果让他的论文在学术界备受期待,但也让他更加清楚技术的两面性:
它既可以推动商业进步,也可能被用来操控人心。
他伸手揉了揉眉心,自言自语:“我必须写清楚这部分。不是为了迎合审稿人,而是为了让那些掌握技术的人明白它的风险。”
就在李昊犹豫如何开篇时,他的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条新邮件通知。
发件人是张惊人,标题只有短短几个字:“我们不能放弃”。
李昊点开邮件,里面只有一段简短的话:
> “李昊,我知道你最近很难专注于学术,但你必须明白,DeepView的未来不仅是我的责任,也关乎你的研究方向。技术从来不会是罪恶的,只有人类使用它的方式才会定义它的意义。
你可以选择避开,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必须面对它,让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而不是被暗中的势力所利用。
如果论文是你的战场,那就用它来为技术正义发声。”
李昊看完后,握紧了鼠标,心情复杂。
张惊人一向强硬,但这一次,他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期盼。他知道,张惊人并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希望借助他的研究为Tiktalk争取一个新的立场。
李昊重新回到论文框架,打开了关于技术边界的章节,开始敲下第一行字:
> “在技术日益深入社会结构的今天,算法的力量不仅在于它能做什么,更在于它应当做什么。我们无法回避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但通过建立更强的伦理约束和透明机制,可以让它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正向工具。”
随着这些文字的出现,李昊的思路渐渐清晰。他决定在论文中加入一部分关于DeepView的讨论,重点剖析其潜在影响,并提出几种可能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这不仅让论文更有深度,也为Tiktalk的未来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思路如同被点燃一般:“技术的透明性、伦理约束、对滥用行为的明确惩罚……这些或许可以成为解决当前困境的基础。”
整整一个晚上,李昊都没有离开座位。
他将Tiktalk与DeepView的经验融入到论文中,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当前的技术伦理争议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时,李昊终于完成了关键章节的初稿。
他的论文,不再只是学术讨论,而是一份对技术与社会未来的深刻反思。
站起身,李昊望向窗外的校园景色,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
他知道,Tiktalk的危机还没有结束,自己的博士毕业之路也依然漫长。但他终于找到了平衡点:用自己的学术研究,为现实问题寻找答案。
“张惊人说得没错,”李昊轻声说道,“逃避不是办法。如果这是一场战斗,那我也得用我的方式,加入进去。”
……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里,李昊伸了个懒腰,长时间的伏案让他的肩膀有些僵硬。
他刚打开笔记本,准备检查昨晚写下的内容时,门铃突然响了。
打开门,站在外面的,是手里提着咖啡和早餐的刘霞。
“还在写论文?”刘霞一边走进屋里,一边扫了一眼凌乱的书桌,语气里带着些许调侃,“你这屋子都快成战场了,连战士都得补充点弹药吧。”
李昊笑了笑,接过她递来的咖啡:“战场确实没错,但我的‘武器’有点吃不消了。最近写论文感觉卡得厉害,Tiktalk的事总是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刘霞放下手里的早餐,挑了挑眉:“卡住的时候,就需要外援。你忘了,我可是市场推广出身,对情绪引导和表达还是有点心得的,说不定能帮你捋清点思路。”
刘霞坐在李昊旁边,翻阅着他的论文草稿。
她读得很认真,时不时皱起眉头,或者拿笔在一旁记下一些想法。半小时后,她合上电脑,抬头看着李昊:“你论文的内容很有深度,但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昊眉头一挑。
“太冷静,太技术化。”刘霞直言不讳,“你写的关于DeepView的部分,虽然逻辑清晰,但缺少一种‘人味’。”
“如果这是在应对审稿人,他们可能会欣赏你的严谨,但如果你想真正引发讨论,就需要融入更多情感和现实案例。”
李昊听了,沉思片刻:“所以,你觉得应该加入更多现实中的故事?”
“对,比如张惊人失踪后的舆论风暴,Tiktalk内部的变化,甚至是你作为观察者的矛盾心态。”刘霞微笑着说,“你不是只是个学者,你也在这场风暴中,何不让论文更贴近自己的真实经历?”
李昊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你说得对,我总想着保持学术的客观性,但忽略了自己的独特视角。或许,正是这些经历,才能让论文更有说服力。”
(https://www.mangg.com/id158634/567929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