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莫欺师兄如此大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搞钱

国师虽然名不符实,但弄银子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先留着,等以后不需要了,再除掉。

毕竟,这厮身上可是杀业滚滚。

既然挣了银子,古笙连忙拿去交给了李淑,好让李淑更好地安置流民。

而皇帝在李淑的建议下,也答应了救助安置流民,并且将此事全权交给了李淑。

安置流民这种事,可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安置不好,说不定会造成民变,到时候李淑的罪过就大了。

可想要安置好,又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毕竟,安置流民需要银子和粮食,可这两样皇帝都没给。

皇帝说了,国库没银子,户部没粮食,安置流民的所需的物资让李淑自己想办法。

因此,长公主就十分反对李淑接过这事,但拗不过李淑坚持要管。

李淑从最初的对旁的人旁的事事不关己,毫不在意,如今变成忧国忧民,古笙看在眼里,这才愿意帮他。

不仅那卖丹药的五万两银子,他还自掏腰包十五万两银子,一共凑了二十万两银子,交给了李淑。

看着古笙从纳物袋里掏出的那一箱箱装着银子的大箱子,装着银票的小箱子,李淑纵使性子沉稳如山,此时也忍不住抱了下古笙,将他抱了起来,差点举高高转圈圈了。

被一个大男人抱着,古笙很不自在,趁李淑这厮抱着他还未举高高转圈圈,他连忙推开了李淑,还板着脸教训道:“我是你大师兄,你这像什么话?成何体统?”

被呵斥了,李淑也不恼,看着地上桌上那些银子银票,他轻叹一口气,道:“大师兄就是上天派来救我帮我的。”

这不是古笙第一次帮李淑,也不是古笙第一次拿出银子救灾,但李淑仍然感动无比。

这两日他为了凑银子,是四处奔波,可几乎都吃了闭门羹。

除了长公主,除了他的养父,给了他支持,满朝文武百官,却没一个伸出援手的。

可长公主和他养父给的支持却有限,这些年为了给他父亲伸冤,为了他的大业积蓄力量,长公主和他养父耗尽家财,手头并不宽裕。

而李家的宝藏,基本都给出去了,他们是真没银子。

好在,还有大师兄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一出手便是二十万两,出手如此大方,够流民们吃好几个月的了,他如何不感动?

李淑的激动感动,古笙看在眼里,心中颇为满意。

只要李淑是个爱护百姓的,他捐出再多银子都值了。若是他扶上去的是当今皇帝那种只知道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昏君,纵使扶李淑上位,能给他带来无数功德,他也不愿意。

于是,他又笑着道:“放心,银子还会有的,源源不断地有。只要那些达官贵人手里还有银子,我就都给你弄过来。”

古笙不仅在钱财上支持李淑,还亲自出马,用御剑术,飞往中原和南方的产粮区,购买粮食。

这个时候李大善人曾经的人脉和生意网就发挥了作用,古笙到了产粮区,出示李大善人的信物,拿出银子,说明来意,那些人很快便将粮食给他弄来。

一日的时间便将粮食运回了京城。

粮食及时到位,不仅仅避免了无数流民饿死,更是省了采购的中间环节,避免了贪污,保住的这些银子无形中又能救助了无数流民。

所有种种,如何不让李淑感动?

……

有了银子,李淑安置流民的行动很快井然有序高效地进行着。

毕竟,李淑在这方面可是经验丰富。

之前在长潭县,虽然安置的是遭受瘟疫折磨的灾民,并不是流民,但其实安置工作核心内容都是一样的。

粮食或者药,住处,秩序。

不饿肚子不生病,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流民安安分分不闹事。

能保证这三点,再多流民都能安置好。

郊外的空地上,一个个窝棚被搭建起来,用来安置灾民。

窝棚前的空地上,一口口大铁锅架了起来,里面熬着粥。

虽然那粥稀得很,但一日两顿粥,至少保证灾民不会饿死。

施粥现场还有驻军维持秩序,防止流民闹事。

在李淑的安排下,几十万流民很快被安顿好,不再成批成批的饿死病死,也没有聚众喧哗闹事之徒。

这次的救灾,不仅古笙出银子出力,凌霄宗其他弟子,包括宗主云阳子络腮胡子焦琴也来粥棚帮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焦琴如今终于接受了自家少爷的新身份。

少爷对他仍像从前,他自然也不再惶恐。

如今少爷要安置流民,为此劳心劳力,他自然要全力支持他家少爷,除了帮忙施粥,还将自己攒下的私房钱全给了他家少爷,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不仅是焦琴,凌霄宗一众小弟子也将自己的私房钱全给了李淑,他们的私房钱都是大师兄给的,如今他们有吃有喝,其实用不着私房钱,还是用来安置流民更好。

古笙担心李淑的反对者会背地里搞破坏,坏李淑的事,还让国师派了紫霄宗的弟子帮忙,和驻军一起,在安置点维持秩序。

驻军军士可以震慑普通宵小,修士则能震慑其它居心叵测的妖魔鬼怪。

有这么多人全力支持,李淑自然欣慰。

可安置流民,一时容易,却不是长久之计,如今还不到六月,这一年才过去了一小半,到明年收粮食还有整整一年,难道这一年的时间,这些流民光靠朝廷救济?

如今天气热,还能熬过去,等到了冬日,冰天雪地的,流民如何熬得过去?

就算古笙有足够的银子,但粮食却没那么多存量,就算中原地区马上就要收小麦了,南方马上就要收第一批水稻了,但就古代粮食的产量,还要供应北疆军大量持续的粮食需求,今年的粮食必定坚持不到明年,必须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流民的问题。

这日从流民安置点回来,古笙李淑师兄弟泡在温泉里,聊着灾民安置的事。

“还是得想办法让流民们回原籍。”

“只要原籍的灾祸解决了,流民们肯定会回去的。这个时代,不是迫不得已,百姓不会轻易背井离乡的。”

“大师兄有什么计划?”

(https://www.mangg.com/id152333/567928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