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天可汗 > 太原公子之天下长安 10

??

  山西龙门

  “愿得禹门三级浪,送君直入龙门宫。”李渊登高远眺,黄河之水如巨龙飞腾于万丈丹崖间,其磅礴使李渊心中升腾出几许豪迈。相传此为圣君大禹为治理黄河所开,其势如阙,故而百姓为将禹之功德流芳,取名禹门,又做龙门。

  连日来屡克诸郡的李渊忙中抽空,特选日子前来禹王庙祭拜,此时无限江山尽收眼底,这其中心思作为长子的李建成再明白不过:“大人,不知能招抚到多少人?如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河东,那问鼎京师指日可待。”他似踌躇满志。“当然是多多宜善了。裴寂他们正在拟一个名单,其中不少都与我是老相识。凡是能为我所用的人,尤其是这些根基深厚的庄园大户,我们要获得他们的支持才能在关中立足。”多年的政治阅历使李渊对时势看的格外清晰。“可这些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首鼠两端不在少数,我担心......”李建成的顾虑也不无道理。作为李渊和夫人窦氏长子,李建成常年驻守河东历练的稳健老成,又年长李世民、李元吉多岁,自然是李渊儿子中首选的心腹。他深知自魏晋以来朝代更迭之快很大原因在于这些以门荫掌权的大户庄主的意志。

  “唐公,禹门一跃入龙宫,拜过这禹王庙,此番举义必得夏禹庇佑啊。”裴寂爽朗的笑声从远处传来,却见裴寂李世民等人陆续沿着巨大的石阶登上了崖顶。他当然最体李渊的内心,这种谶语已经默默种在李渊心中。而李渊却稍显冷面,只一抬眼道:“君侧未清,此时言之为时尚早。你先别打茬,事情进展如何了?”裴寂收了笑容,却身从衣袖中掏出一幅锦帛,笑的自然:“早就办妥帖了,我和任環将这说辞前前后后又改了几遍,世民说你们来了崖顶,我们便寻着来了。唐公再看看,最晚我们的人明日便可陆续出发。”李渊接过锦帛,从行文到辞令都细细审度了一遍,点头道:“嗯,临末再加一段如今我们在西河等地废止朝廷边地屯田的情况,相信他们会感兴趣。”“还是唐公想的深远,有了这个允诺便不愁这些关中诸姓不支持我们。我们这就再回去斟酌。明日就出发送达各郡去。”听到这,裴寂不禁啧啧一叹。

  “等等,名单里萧瑀,陈叔达等人的书信我要亲自写后派人去。你们就不用管了”,李渊向裴寂递了眼色,裴寂立即心领神会,众人便接了将令便急急散了去,而李渊独独叫住了李世民。

  “父亲,这却是为何?”李世民回望众人远去的背影,突然间觉得自己其实一直并不那么了解自己的父亲,“世民,你知道为什么近百年来朝廷更迭远比秦汉频繁的多?他杨坚一个做臣属的欺负孤儿寡母,名不正言不顺却能执掌权柄?还不是那些世家贵戚阴附于他,使他轻而易举就将宇文氏赶尽杀绝。如果,我们有这些贵戚的支持,相信很多事情会更加顺利,也许我们就有机会改变一些事情……屈突通有何动作?”李渊长叹一声便话题一转,想起即将和屈突通交手决定成败,不觉有些忧心。

  “据探屈突通已经在河东郡做坚守姿态,不仅加固城防还在河东郡四周招募兵勇,怕是要和我们殊死一战了。不过……具体布防图仍不清楚,还正在派人探查。”李世民还在回味方才的话,被李渊这么一问有些一愣。他前后三派密探,岂料屈突通军情防范严密,战役的最关键的情报—军事布防图还未被他弄到,对于曾屡屡得手的他不能说不是个小小的打击,也使他暗自赞叹屈突通治兵果真名不虚传。“我和他屈突通也算是老相识了,这个人滑的像个泥鳅,审时度势在朝廷里是出了名的。不过他平日慎独,与任何人都没有太多瓜葛,临战只听命皇帝,还真有点难把握。”此人面目却如这山中的迷雾一般看不透彻,李渊也看不透。

  “大人,既然他能审时度势,不知是否有招降的可能?”李世民虽然与屈突通有过几面之缘,但那不过是宴会闲暇的寒暄。能让父亲难以把握,能让杨广父子这样风格迥异的人都信任有加,屈突通恐怕不只慎独忠诚这么简单。自此,李世民便对屈突通本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个屈突通,当年杨广派他去汉王军中宣诏,一去就被汉王扣住,硬是没降,他不会轻易就范。要想说服他,对付他,只能靠以打促降,否则啃不下这块硬骨头!”李渊此间伫立在山顶,爽朗的笑声随着黄河奔腾的水流回荡在山谷之间……

  潼关

  夕阳欲落处,极目天际间,隐约有两匹骏马奔腾在北方荒原上,马上两人各着一身玄黑,一身红衣,日光为他们晕上了一层金黄,仿若神祗。“公主,朝那个方向就是永丰仓了。”阴弘睿提及的永丰仓杨暄宁当然早有耳闻,永丰仓不仅是朝廷最大的义仓之一,而且还是河东各郡军队储备粮的中转地,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永丰仓目前兵力如何,是否能守得住?吾听说永丰仓一旦失守,河东局势便会瞬间逆转,可是真的?”杨暄宁此刻策马徐行,对军事只是略通皮毛的她,倒很想听听阴弘睿的见解。“回公主,永丰仓目前由屈大将军下属桑显合一部辖制,约有一万余人,别看人数不多,个个却是鹰扬府出身。不过,以臣之见,永丰仓必是贼军的重要目标,怕是会有一番血战……此外,据细作来报,李渊军中还有突厥首领阿史那大奈率军参战,最近突厥又援助了贼逆西域战马二千多匹。李渊通敌叛国之事已昭然若揭。”

  杨暄宁听罢许久没有说话,她只是怔怔的远望,夕阳徐徐而落,几多寂寥。“这落日真美……”,就这样突然说了一句。“臣听说,公主年幼时曾随陛下和皇后西巡,越过祁连山至河西走廊……”,阴弘睿暗察杨暄宁神情忧郁,赶忙岔开话题。大斗拔谷,终生难忘的大斗拔谷……

  “沖静,快跑!快跑!”(1)记忆之门不知何时似被轻轻扣开,杨暄宁脑中立刻浮现出祁连山脉的皑皑雪山。那是大业五年,她的父皇仰慕秦皇汉武之功,决心沟通西域,她还记得姚师傅曾眯着眼捋过那几根白须,说父皇是史载以来第一位巡视河西走廊的君主。在十万西巡的大军中——刚满五岁的她和阿姐南阳公主的车驾陷在一尺多厚的积雪中,阿姐拉着她不停的跑着,后妃大臣们乱作一团,眼看湛蓝的天瞬间雾霭弥漫,暴风雪席卷整个隘口。姑母乐平长公主便感染风寒在祁连山含恨而终,但她的父皇依然前行从未言退。(2)

  “如果可以,我真想走遍这河山。……阴将军都去过哪里?”杨暄宁凄然一笑,那笑容在夕阳下更显绮丽醉人。“臣自幼跟随父亲驻守边塞,很可惜,没有更多机会四处游历,比不得公主长年随陛下左右,见识广博。”阴弘睿低调无华的性格,令杨暄宁欣然,她声音愈发柔和:“阴将军,如果让你选择,你心中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心愿?臣谈不上什么心愿,臣只是希望有朝一日我大隋可以马放南山,兵甲入库。臣便可以游历山河。。。”说罢,阴弘睿目光清远,杨暄宁与他就这样并肩着,看得到他目光中闪着的光如同这落日余辉,迅速感染了她的心绪。“一定会的,我也相信。”,于是,有一种情绪慢慢滋长并蔓延着……

  河东

  “世民,在这发什么呆呢?”柴绍一进军帐便看见李世民坐在河东地图前目不转睛似是出神。“你说……屈突通到现在没有一点动作,寂静令人费解,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目前他一定也知道我们急于拿下河东,便不想僵持,唯恐腹背受敌,以静制动和我们这么拖着,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李世民坐着还是没有挪,柴绍有点不解:“世民,现在还摸不到屈突通的布防?倒还真有点奇了,这人还真的密不透风?算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你也别急,这打仗啊说到底就是算人心,谁能算在前面,这机会就赢了一半了。”

  柴绍也不着急,从壶里倒了杯水递给李世民:“我就不信他比咱们沉得住气。虽说他现在手下足以跟我们抗衡的兵力,但杨广那十万大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从江都的旨意那也是鞭长莫及,他也算是孤军,要是粮草再供应不上,那可就真麻烦咯……”“粮草……”李世民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眼中瞬间放亮,激动的猛拍了柴绍一把:“好兄弟!粮草,对,粮草!”,柴绍被他这表情吓了一跳,盯着李世民的眼睛恍然大悟,两个人异口同声喝道:“永丰仓!”

  (1)杨暄宁,字沖静。亦作“冲静”。淡泊宁静。嵇康《述志诗》有云:“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冲静”二字最能代表诗人的情操、志趣和人生追求,不慕荣华,“轻时傲物,不为物用”,惟求虚静冲淡以获得自然的归宿,形成诗歌平淡高远,超乎时俗的渊貌风格。《晋书?华峤传》:“冲静和气,嗇养精神;颐身於清简之宇,留心於虚旷之域。”宋曾巩《福州举知泉州陈枢久不磨勘特与转官表》:“方当朝庭崇尚廉素,诫抑浮竞之时,枢独安於冲静,所守如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计其生平,必无胶胶扰扰分外之营求,宜其恬然冲静,颐养天和,得以保此长龄矣。”

(https://www.mangg.com/id15094/81794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