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广看了看李世民沉默良久,不禁笑道“随朕来,朕有几本书送于你吧,难得朕与你一见如故。”
李世民注视杨广不可捉摸的双眼,却也似看到他威严下和善的一面,紧张的内心才慢慢放下,随他渐渐进ru大殿。
杨广的书房四周锦幔瑰丽无比,堆砌的书籍浩如烟海,宫女各持一柄香炉,躬身肃立。
李世民不禁暗暗惊叹,这些书籍以经史子集分门别类,以甲乙丙丁为目,内容无所不包,涵盖佛学、天文、历法、医药、文学、音乐、绘画、地理……,虽然晋阳宫不及大兴城和洛阳的观文殿,但也足以令人汗颜,可想那观文殿的景致该会是如何壮观。
李世民上下打量着,暗自思量道:早听说天子自幼善属文,喜好文学艺术,精通音律,今日可见一斑,一般人仅是看到这如山的书籍,先且惧怕三分,更不用说全部涉猎了。
“来,朕已为你选好一部,呈上来吧。”杨广对左右喝了一声。
此时,宫女手捧一部书典上前跪拜在杨广喝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仔细一看书名,暗自一喜,只见那书墨隽永名为《经典释文》。
杨广见李世民面露喜色,微微颔首道“你今日可是得了便宜,前几日虞世基为他兄弟求此书,我都没舍得。这书也是要赠予与它相通之人,你拿去吧。”
由国子鉴陆德明所著的《经典释文》集诸家之成,采集汉魏六朝音切,为当朝经学之典范。此种书籍他人也就略通几分,能得到全部书的王公妃主寥寥无几。李世民忐忑接过此书,连忙跪拜“微臣资质浅薄,谢陛下抬爱。”
杨广呵呵一笑,示意他起身,“朕看你睿识绝人,又深通兵法与处事之道,只需时日历炼,跟随你父雕琢些年,定成大器,不必妄自菲薄。”
李世民听完杨广一番话,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得微微颔首。却见杨广又说:“依你看,当今之国事如此,因何所至?有何良策破解?”
李世民手心微微一凉,不曾想杨广突然问出此骑虎难下的问题,他不敢轻易回答,唯恐一招不慎,落得龙颜大怒,祸及家门。
杨广见他默不作声立在一旁,神色稍许温和“怎么,怕说错,朕降罪于你?!”李世民不敢怠慢,只得思虑片刻,手捧书典沉静地说道:“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
杨广默默看他,身体微微一颤,苦笑道“连你也认为朕应当返回大兴……”他眼中有些悲戚,挥了挥手,示意李世民退下,随即双手从后一拢,黯然地向内殿走去,脚步沉重而孤寂,没有人再说一句话。
李世民看着杨广孤独地背影慢慢远去,一时也不知是何种心情,却如五味,竟也一时默然肃立。此时,他似乎有些体会到为什么历代君王都自称“孤家寡人”……
大业十一年九月,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全然不顾大臣死谏,在诛杀了谏臣之后,一意孤行离开晋阳,与王公大臣和妃主启程前往东都洛阳。他企图以江南为根基,重新演绎他夺回天下的一幕。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在四海分崩,天下大乱的背后,他已经被包括士族大家从上至下的社会阶层所抛弃,昔日那个“声誉日隆”的晋王已经在大业的“功绩”中一去不复返了。而以李渊为代表的贵族世家吸引着各个阶层的目光,正如红日初生,冉冉而起,光芒逐渐超越帝星。
当李渊、李世民目送着杨广浩浩荡荡队伍渐渐远去,他们的紧绷的内心才慢慢有些放松,他们谁都不知道此一别竟然是他们与杨广最后的见面,也是君臣最后的诀别。远处的层峦叠嶂似乎不断回响着杨广悲怆地声音:
我梦江南好,
征辽亦偶然;
但存颜色在,
离别只今年。
李世民默默地望着那庞大的队伍与远处的霞光融合为一体时,心中竟然有说不出的沉闷与失落。他脑海中立刻浮现起那日晋阳宫内再见她一面,隔着长长的回廊之间,秋霞漫天落英缤纷处,那一抹淡雅清绝身影和那淡淡含笑的凄美容颜从远处掠过;他英眉上扬,一身雪白,手握寒光剑柄骤然停步的失魂凝视,惊起了池塘间的鸥鹭……
那一瞬,咫尺天涯,脉脉不语,便是这心底最永恒而瑰丽的色彩……
(https://www.mangg.com/id15094/81794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