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后,穆恒安便启程去苏省,一家人都去火车站送他,穆雪平常总说穆恒安讨厌,可穆恒安要走,她哭的比谁都伤心。
穆恒安看着抱着他大腿不松手的穆雪,无奈的道:“大小姐,我是出门,不是死了,你能不能别哭了。”
穆雪打了一个哭嗝,这个时候了还不忘跟他顶嘴:“我是五小姐,不是大小姐。”
穆恒安都被气笑了:“行行行,那五小姐别哭了,等你生辰的时候,我回来给你过生辰。”
“还要给我带礼物。”穆雪提要求。
穆恒安:“给你带陵城的咸水鸭。”
穆雪:“呸,我才不要鸭子,除非你给我打一个金鸭子。”
“财迷。”穆恒安敲她脑壳:“快松手,全车人都在等我一个。”
穆雪依依不舍的松手,好不容易止了眼泪,等到穆恒安上车,车子况且况且开走时,她又哇的一声哭出来。
五夫人本来没哭的,也被她惹哭了,一老一少抱在一起哭。
等两人情绪稳定了,一家人才回去。
穆野和谢扶光没时间伤感穆恒安的离家,他们很快又要送方遒等人去上任。
华东六省有海陆空三军总司令坐镇,不需要太多军长,所以只配备了孔乘风一人足矣。
剩下的华南三省,华中三省,西南五三省,都是刚刚归顺的,必要派遣军长过去驻守坐镇。
方遒六人还是老搭档,方遒和杨竞飞,徐之远和胡翰,丁舒阳和和万明和,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去哪里。
结果是方遒杨竞飞去西南,徐之远胡翰去华南,丁舒阳万明和去华中。西南五个省,方遒杨竞飞两人必定比其他人辛苦一些,穆野又另外给他们配备了副手,徐之远和胡翰离的近,也能帮衬。
六人远赴外地上任,一个家眷也没带,夫人孩子都留在江城,孩子们大的已经大了,小的都跟着少帅,他们没什么不放心的,家里都有夫人操持,更不需要他们担心,他们可以放心的走马上任。
送走了他们,夫妻俩依旧是忙,南方政府刚成立不久,万象等待更新,军事,经济,民生,都在等待发展,他们需要争分夺秒,才能在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和平中,快速茁壮成长。
军事经济其实都好发展,最难的是民生问题,老百姓要生存,主要还是靠种地,而这时的土地大部分还掌握在私人手里,老百姓几乎没有私田,都是给地主打工的佃户。
想让老百姓有自己的地,就要先把土地国有化,再通过总统府的手,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来分配土地。
穆野召集内务厅的官员过来开会,讨论怎么给老百姓分地的事。
内务厅总长首先就道:“土地国有化不可能实现,世家大族绝不会同意,那是他们的立足之本,动了他们的土地,就是把他们逼上绝路,不利于政府稳定。”
内务厅次长也说:“总统,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我们南方政府刚成立,还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动他们的蛋糕。”
他们说的,谢扶光非常理解,****被认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她原来的那个世界,打地主,分土地,都是在彻底推翻封建氏族之后,才一点点完成的。
这个时期,民主只是推翻了封建王朝,那些封建的世家大族,依然屹立不倒,他们是军阀最强有力的支持者,每年给政府缴纳可观的税收,是政府稳定的重要因素。
故此,土地国有化暂时不适应国情,得另想办法。
可办法不是那么好想的,土地就那么多,全都掌握在地主手里,没有多余的地分给老百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内务厅的官员们一个个愁眉不展,这事要是好解决,老百姓早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了。
最后还是谢扶光提了几点建议:“一,鼓励老百姓开荒,将现有的荒地按照人口分田到户,让他们自己去开,开出来多少,都算他们自己的。二,鼓励养殖,实在开采不出来的荒地,拿来养殖牲畜家禽,或者种植果树。三,内务厅去跟地主们协商,适当降低佃户的佣金,我们政府也适当降低粮税。多管齐下,总要叫老百姓的日子有盼头,否则同样不利于政府稳定。”
官员们听了她的建议,各个眼睛发亮,慌忙记下,表示立刻去办。
穆野挥手散会,一群人鱼贯而出。
“这群人,十几个脑袋加起来,不如你一个好用。”穆野吐槽:“我要他们有何用?”
谢扶光笑了笑:“要他们干活啊,不然我又要出主意,又要干活,多累。”
穆野想想也对,他一把将她从椅子上捞起来,箍到腿上:“没有你,这个政府都运转不起来。”
“夸张。”谢扶光中肯的道:“他们还是有能力的,只不过他们各个出身好,没过过苦日子,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也不能完全为老百姓着想。”
能当官的,有几个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古时候说的寒门,那家里都有几百亩地呢。
真正穷的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哪有钱送孩子读书,连写字的笔墨都买不起。
就拿刚才那群官员举例,一半以上都出身世家大族,你要敢强行打地主分土地,他们第一批造反。
穆野重重叹气:“这种现象,也不知何时能改变。”
他当了几个月的总统,总觉得还不如当少帅的时候自在,那时候想做什么做什么,为所欲为。
现在做什么都有人反对,他快憋屈死了,并不是你靠武力征服了这片土地,你就能把这片土地据为己有,想给谁就给谁。
权利越大,反而越束手束脚,他坐在这个位置上,考虑的就得是大局,可以雷霆万钧,却不能随随便便签署文件,‘穆野’这个名字,再不是一个代号。
“改革需要大刀阔斧,但也需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等到第一批贫苦出身的学生,走进官场的时候,就是改变的开始。”谢扶光说道。
这也是她坚持改革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她要为贫苦的孩子铺一条路来,让他们有机会走向政坛,稀释大族子弟把控政坛的浓度。
她知道这件事需要耗费很久很久的时间,也许她活着的时候都不一定能看到,可百年树人本就漫长,否则哪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话。
(https://www.mangg.com/id149853/567926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