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炽所说的兵部尚书,是南京的兵部尚书张鹏。
虽然南京的六部并不是完全的摆设,但和正儿八经的六部尚书相比,还差得远呢。
而且此时,张鹏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了。
锦衣卫朱雀顺着于允忠的供词,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江南沿海一带的各种土豪乡绅,和勋贵官员了。
在这些名单中,就有他张鹏的名字。
而他们这些人,是绝对经不起调查的。
与此同时,西厂三档头继盛,和工部侍郎李鐩的队伍,也已经到了闽州。
并且按照朱祐樘的命令,重开了福清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督造下海宝船。
重新督造下海宝船,这才是挖掘江南豪绅根基的事。
对此,整个江南士族,都处于一种极度焦虑的氛围之中。
……
江南造船厂。
江南造船厂位于南直隶松江府海门县,是大明三个最大的制船厂之一。
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海船,一大半都是江南制船厂制造的。
只是从景泰年间开始,官方的统计数据上,就再也没有江南造船厂下海大船的记录了。
继盛到江南造船厂后,却发现江南造船厂维护得还算不错,并没有特别的破败,很多厂房都还有近期使用的痕迹。
可官方的记录上,不仅没有新船下海的记录,甚至连工人的记录都没有,继盛在松江府本地,竟然找不到熟练的造船工人。
这让继盛顿时紧皱起眉头来,这种迹象足以证明,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还有人偷偷在用江南造船厂,制造海船。
这种事情一瞒就是四十几年,只能证明整个江南,都烂到根子里了!
继盛没有言语,只是一味地让自己带来的船工,即刻投入到造船的工作中去。
……
福清造船厂。
福清造船厂,位于闽州福州府,福清县。
正统年间,英宗皇帝让焦宏为八府总提调官,在闽州督造一百二十艘下西洋的海船时,焦宏就是在福清造船厂制造海船的。
但和江南造船厂一样,自景泰年间开始,福清造船厂,就再也没有海船下海的记录了。
但和江南造船厂不一样的是,当李鐩带着工部的工匠抵达福清造船厂之后,发现福清造船厂确实已经破旧不堪。
周围野蛮生长的藤蔓野草,都快要把福清造船厂给淹埋了。
“李大人,福清造船厂废弃多年,缺少维护,如今已是破败不堪,还请大人勿怪。”
福清县的知县,弯腰作偮,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鐩面色如常,轻轻摆手:“无妨,福清造船厂的情况我早已了解,这和你没有关系。”
“多谢大人明察。”
福清县的知县松了口气,这才又带着李鐩等人,走进造船厂内。
福清造船厂内,虽然破败荒凉,但核心的建造工具都还完好,只要稍作修缮维护,便可重新投入制造中。
这一点,倒是让李鐩感到有些欣慰。
就在他们继续深入视察造船厂内部时,突然出现的一幕,让李鐩这一行人,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在福清造船厂内部,四十多艘已经建造得差不多的郑和宝船,就静静地停在造船厂里。
这些宝船身上,都有着时光的印迹,但结构都还完整,强度也没有问题。
只要拿来修整一番,再完成一下收尾工作,就能当新船一样,下海航行。
而且还可以直接在这些船上,进行升级改造,让它一出厂,就是天下最先进的包钢工艺,蒸汽铁船。
李鐩很快便明白过来,这这些建造得差不多的海船,恐怕就是正统年间,焦宏在闽州督造的海船。
只是焦宏还没造好,英宗皇帝就遭遇了土木堡之变,这些海船也就被这么封存了下来。
“这……这……这实在是天助我也啊!”
李鐩心中惊喜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能收到如此大的惊喜。
有了这些已经差不多造好的海船,他们的工期至少能缩减三分之一!
不仅李鐩感到欣喜,李鐩带来的那些工匠们,同样兴奋不已,整个福清造船厂,响起一片欢声笑语。
……
相对于李鐩等人的欣喜若狂,整个江南走私集团的人,都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锦衣卫指挥同知朱雀,带着麾下的锦衣卫们,再一次包围了一户豪绅之家。
这是赣州袁州府分宜县的赵家大院,里面住的是分宜县最大的豪绅赵家的主脉子弟。
分宜赵家,虽然在朝中并无高级官员,但通过联姻,投资,贿赂等方式,还是和朝中不少南方官员交好。
因此他们也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他们不仅是分宜当地最大的几个地主之一,并且还深度参与了走私一事。
赵家家主赵青云的名字,也出现在于允忠招供的口录之中。
此刻,锦衣卫朱雀,就是在缉捕赵青云等人。
而在这之前,整个江南境内,已经有超过两位数的官员勋贵,土豪乡绅们,被锦衣卫当场缉拿。
……
南直隶,徐州府,丰县。
王俨,杨继宗,覃鲁等人,已经清查完了丰县的田亩数量。
其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按照丰县原本的记载,登记在册的可供耕种土地,一共有六十七万亩。
且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在贫农和自耕农的手中。
但根据王俨的测量数据来看,丰县可供耕种的土地,已经来到了一百三十七万亩。
而且有超过一百万亩土地,都在孙,王,周,李这四大地主手中。
地主豪绅们藏匿土地,和兼并土地的数量,达到了非常离谱的程度。
而这,还只是江南地区最北部的一个小县城的数据。
整个江南地区的土地兼并和藏匿情况,势必更加严峻。
江南地区土地的不平衡分配,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王俨记录下土地数据后,便继续带着队伍,去往下一个县城,进行清查。
……
张鹏的家宅内。
核心的江南走私官员们,已经早早地抱团取暖,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了。
张鹏看完手中阮炽送来的求救信之后,面无表情地将其扔到一边,然后看向眼前的这些南京大臣们。
“继盛和李鐩,已经先后抵达江南造船厂和福清造船厂了。”
“若是真让这两个造船厂,把郑和宝船造出来的话,我们辛辛苦苦维持了近百年的海禁,就会毁于一旦!”
“我们绝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张鹏的话,立刻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热烈响应。
他们可太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了,海禁一开,朝廷只要插手海运贸易,这就相当于掐断了他们的财路。
朱祐樘这是在做挖掘江南士族根基的事情,断人财犹如杀人父母,江南士族宁愿与朱祐樘斗个鱼死网破,也要阻止朱祐樘将手伸到江南来。
“朝廷实在是欺人太甚,我们一再忍让,陛下却得寸进尺,我们绝不能再退了!”
“没错!再退下去,我们就一无所有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让陛下知道,海禁是决不能触碰的!”
“特别是那两个造船厂,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把船给造出来!”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福清造船厂里,还有几十艘当年焦宏制造的海船,还停在里面。”
“若是让继盛和李鐩他们利用起来,用不了多少时间,几十艘海船就要下海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江南走私集团内部,空前一致的团结。
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被朱祐樘,逼到了绝境上面。
朱祐樘同时从三个方面,对江南豪绅士族们,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第一个方面,就是朝廷建造海船,重开下西洋之行,废除他们维持近百年的海禁政策。
第二个方面,则是大幅度清查所有之前参与过走私一案的豪绅士族,勋贵官员,一副势要将其一网打尽的势头。
第三个方面,则是重新清丈江南的土地数据,让这些豪绅士族们兼并藏匿的土地,彻底暴露在朝堂的眼皮下。
整个江南士族惶惶不可终日,空前一致地团结起来,想要对抗朱祐樘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动作。
张鹏脸色阴翳:“没错,只有海禁这一点,我们绝不能退。”
“但当今陛下的手腕,我不说,想必大家也都应该很清楚了。”
“若真阻止朝廷建造海船,那么一定会迎来朝廷狂风暴雨一般的打击。”
“到时候,若不愿束手就擒,可就是要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
“你们,有这个准备吗?!”
张鹏的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顿时一变。
张鹏的话没有说完,但他们都听出来里面的意思了。
说好听些,那就是要开始招兵买马,揭竿而起,反抗大明皇帝朱祐樘的暴政。
说得直白些,那就是要和大明朝廷,打内战了。
以江南地区为主的地主豪绅势力,和北方封建皇权,进行真刀真枪的战斗。
若是能成功顶住朝廷的攻势,他们江南甚至能够划江而治,对朝廷听调不听宣,重回景泰年间的江南盛世。
即便不能划江而治,只要他们能逼得朱祐樘松口,放弃下西洋和清查江南土地,他们也就算是成功。
若是出奇的顺利,他们甚至能一路打到京城去,杀死朱祐樘。
到时候,是重新换一个傀儡皇帝,还是干脆改朝换代,就全凭他们心意了。
当然,最惨的结果,就是他们这些江南士族全军覆没,他们上百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朝廷彻底接管江南地区。
但这些江南官员们,总觉得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将江南士族全军覆灭?
那得杀多少人啊!
朱祐樘若真将江南的士族都杀完,那谁来替他管理江南的这群贱民呢?
自古皇权不下乡,没了他们这些乡绅,这些刁民们不得乱成一团?
他们心中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竟是没有思考太长的时间,就答应了下来。
“当然有!陛下不仅要开海造船,他还在到处抓捕之前参与走私的人,还在清查江南的土地。”
“陛下这是一次性将所有江南人,都得罪完了,所有江南人都会站在我们这边的!”
“没错,我们振臂一挥,数百万江南人响应,我们还怕他朝廷作甚?”
“……”
朱祐樘逼迫得实在是太紧了,这些江南人已经是铁了心地,要对朱祐樘反抗到底了!
张鹏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放手一搏吧!”
“你们速速去联系江南各地的豪绅士族,让他们所有人都务必要团结起来造势,决不允许有人拖后腿!”
“这是一场战争知道吗?!战争!”
“只能赢,不能输!”
“七天之后,开始动手,福清造船厂里,不会有一艘海船,可以下海!”
张鹏的话,让在场的一众官员,脸色一凛。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后,默默点了点头,随即告辞离去。
临出门前,南京户部尚书张升默默地看了一眼乌云密布的天空,心中更是凌然。
这江南的天,要变了。
众官走后,张鹏独自坐在后院里,静待了片刻。
不一会,一个身高不过五尺的倭人,来到张鹏的面前。
“大人,唤我何事?”
此人的汉语极为怪异,夹杂着倭国的口音。
张鹏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漠然开口:“七天后,带人去烧了江南造船厂和福清造船厂。”
“做得干净些,别露了马脚。”
“是,大人。”
这倭国人拱了拱手,但眼睛却是直勾勾地盯着张鹏:“那张大人,这银子……”
张鹏心中有些厌烦,这些倭国人当真是贪得无厌,但这种脏活还只能交给这些人办才行。
“我知道,一千两银子,先付一半,事成之后再给一半。”
一千两银子的价格,显然不能打动这个倭国人:“大人,这是两个造船厂,至少也得……两千两。”
张鹏深吸一口气:“两千两就两千两,但是事情必须办得漂亮,我要那两个造船厂,彻底化为灰烬。”
倭国人这才露出一个满意地微笑:“大人放心,我们办事,绝对可靠。”
倭国人说完,这才转身离开了张鹏的宅院。
(https://www.mangg.com/id149508/334719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