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11章 牺牲不止在战场上

由于叶子双能够提供无线电设备,所以他一直在配合一个无线电研究小组,在研究目前已知的无线电设备,他们通过逆向工程来倒导所有东西的原理和用途,并试图来生产和制造。

这个小组,目前由二十五名大学生,三十五名正在读大学的学生,以及一个大约六十五名技术工人组成。

他们研究的东西有三样,一,高炮雷达;二,叶子双的无线步谈机和电台;三,无线电遥控设备。

很多人都以为逆向工程很容易,但叶子双知道,这其实比研发还要痛苦。

我可以打一个比方,我现在就给你一台歼六,然后把你送回抗日战争,你去找人研究,看看你是不是能够制造出来?

或者,我现在就给你一台歼16,送你去今天的叙利亚,你试着在炮火纷飞的叙利亚造一架歼十六出来看看!

光一个高炮雷达,这个小组没日没夜的用了一年知道这原件是什么。然后分工学习和查阅沈莹从海外购买的资料,他们又用了一年将这些组件用自己的理解一个接一个制造出来。

测试好各个分系统,但整个雷达系统在一九四一年六月,整体联调的时候,出了问题,全是杂波。

于是再次拆开,又是无数彻夜不眠的夜晚。他们都知道雷达是天空的眼睛,战场需要这一双眼睛,这群年轻人简直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做研究。

又是四个月,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一个晴朗寒冷的冬日,第一台雷达,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雷达出现在巴彦淖尔工业区的山顶上,虽然还不是太稳定,需要时不时修理,可从这一天起这座城能提前进行空袭预警。

这台雷达能够探测一百二十公里的空域,能为城市防空争取至少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肖卫中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那一天他忍着身体的不适,一定要跟着小组上山,一定要看着雷达运行开机。

一个人一边流汗,一边笑,一边捂着腹部。

三个月后,他因为肝病,永远的离开了!

在他最后的时间里,跟小组说,“雷达和火箭弹的无线电遥控设备可以结合,要试一试做出一套防空系统。我建议用444火箭弹装破片爆破部,它的射高能到一万米,四枚作为一组,做一套雷达指挥信号给无线遥控系统,两个数据重叠时引爆火箭弹,要试一试”。

小组成员用笔记下来,拿给过来看望的仲文骢看。仲文骢很吃惊,他真的没有想到,在这个时空,在1942年,居然有一个中国人,在病床上提出了导弹防空系统!

而且,这个想法在原理上行得通,只是需要更多时间的测试和计算。

他走到肖卫中的病床前,给肖卫中说,“老肖,快的好起来,这想法很好,我们可以试一试,还是你来管!”

肖卫中笑了,可笑容里有痛苦,肝病在折磨他。

后来,肖卫中走了。

仲文骢没有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他就走了!

叶子双递给仲文骢一张纸条,那是肖卫中最后的留言。

上面只有四个字,“要试一试!”

这是一个科研人员,但这也是个战士!一个,一直战斗在后方,战斗在科研战线上的战士!

他们也在牺牲,甚至这些牺牲,没有隆隆枪炮声的伴奏,没有军队排枪的仪式,没有军号声的呼唤,甚至不算是烈士。

可仲文骢还是认为他就是战士,就是战死在抗日战场上的烈士,他回到戈壁滩,就让人在那块已经写满飞行员名字的石碑旁,再次放在一块石碑。

那块石碑上,顶上用红笔描下“为了祖国”,第一个名字,肖卫华。

沈莹在收到肖卫华离去的消息,也难过了很久,她问叶子双,“卫华,还有什么家人?”

叶子双说,“在成都老家,还有一个老母亲。”

沈莹说道,“问问看老人家是否愿意过来,如果愿意过来,我们为她尽孝!如果不愿意,那么我们要按照牺牲战士的标准,照顾老人家一辈子!告诉军人管理处,把肖卫华的名字写进名册。”

叶子双又把肖卫华的遗愿说了一遍,沈莹大吃一惊,她站起来扶着窗框说道,“天妒英才啊!叶子双,这件事情你负责,肖卫华没有走完的路,你帮他走完,你要什么跟我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叶子双站起来,向着沈莹敬礼道,“是,一定完成任务!”

1942年3月15日,叶子双和仲文骢牵头,项目上报延安,获得批准。中国空军地空导弹系统研发项目正式立项,代号:307,代称“肖先生”。

307,是肖卫华走的那一天,1942年3月7日。所有研究小组都知道这是继承了肖先生的遗志,他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地空导弹的通天之路!

注:世界上第一枚防空导弹,是德国的“瀑布”,最早的立项德国的瓦尔特·蒂尔博士在1942年11月2日。1944年3月8日,“瀑布”终于在第一次试射中成功,到1944年6月底又完成了三次试射,1945年1月8日,导弹以亚音速发射到7公里高度。2月份,“瀑布”在垂直飞行时超过了音速。到1945年2月17日德军撤离时佩内明德时,一共完成了35次发射,但是,没有资料证明其是否在试射中命中目标(这是有可能的,因为“瀑布”的制导能力并不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没能投入实战。二战结束后,美国人和苏联人拿走了所有资料和瓜分了研发人员。

我会在文后提供图片,人类在二战其实已经开始研究和制造防空导弹,德国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现在,中国人也开始起步,迎着一切困难跋涉前行,就算是他们拥有一些东西,但如何逆向研发,如何吃透这些系统,如何将不同系统组合,如何操作这些系统,研发人员一无所知!

就算仲文骢知道,也了解某些东西,但是没有底层技术,这条路注定无比艰难。北京城不是一天建好的,现在一群中国人,在莽莽的戈壁滩深处,开始日复一日的放飞火箭。

他们从最小的电子管开始做起,从最早的电路开始做起。他们在手工作坊里,用着最原始的工艺,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用着无比的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里,一点一点的前行。

仲文骢曾经对叶子双说,“我有时候觉得,我们其实比不上我们的前人!”

叶子双说,“为什么?”

仲文骢掏出香烟,点了一根,他以前是不抽烟的,但是现在抽了,抽的还很凶,“我们已经迷乱,我们没有真挚,太多的中国科研人,其实真的比的上前人吗?”

他转身看着远处的那一些破木头房子,看着行色匆匆的人们,说道,“这些人,有什么?他们什么也没有,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甚至没有足够的营养,连一支钢笔,他们都无比珍惜。他们简直是在用命做研究,这群人是真的把这条命送给了这个国家!只是曾经我,肯定是比不上的,我肯定没有用命去做研究!”

叶子双没说话,他见过这些人冬天里的冻疮,这些人举起手,还笑着说,“像不像小萝卜?”

仲文骢吐出香烟,继续说,“我们那个时代太好了,好的全部都变得浮躁,如果我们能有这群人的一半,中国至少再进步三十年,因为,从他们身上,能看出来,中国人真的很厉害!”

远处,火箭弹发射的巨响传来,然后是一声爆炸,有人在喊,“打中了,打中了,那个实验气球爆掉了。”

很多人从身后的小房子里冲出来,跑过仲文骢和叶小子的身边,跑向试验场。

叶小子吃惊了,“要不要通知绥远的野火?”

仲文骢掐灭香烟,说道,“还早呢?这只是固定的高空气球,离运动目标,高速运动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我们去看看,这帮家伙,真的很厉害,进度比我想的快多了!”

两个家伙,跟在一群研究人员身后,在草海里奔跑。

草海起伏,如同大海的波涛。。。

(写这些,是为纪念那些牺牲在军工科研战线上的科研战士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军事科研也是用人的生命换来的!第一架预警机坠毁,飞机上有34位科研人员献出了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翱翔在蓝天之上的空警系列,向他们致敬!向所有为了祖国而牺牲的人们,致敬!)

(https://www.mangg.com/id149292/434584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