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直播:惊!龙凤猪凑不出一个太子 > 第453章 二十多年没上朝,海瑞《治安疏》,把嘉靖帝骂得体无完肤

“由于海瑞品行刚正、名望很高,因而在两年后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前往北京赴任直言进谏。”

“此时明世宗朱厚熜已经有二十多年没上朝了,整日在西苑炼丹修道,贪官污吏横行官场,百姓民不聊生。”

明·朱元璋:【夺少???】

明·朱棣:【二十年?!】

嘉靖帝(默默后退)

“一向刚正不阿的海瑞感到非常愤慨,毅然上书劝谏,这个就是闻名一时的《治安疏》。”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瘼一有所不闻,将一有所不得知而行,其任为不称。

是故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

昔之务为容悦,谀顺曲从,致使实祸蔽塞,主不上闻焉,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毋乃使之反求眩瞀,失趋舍矣乎?”

非通论也。

臣受国恩厚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

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不容悦,不过计,披肝胆为陛下言之……

-

中间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

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黜,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

知之,不可谓愚。《诗》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今曰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岂以圣人而绝无过举哉?

古昔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

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

建兴宫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一正言焉。

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

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

其中指责朱厚熜是这么说的: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

人未有不顾其家者。

内外臣工,其官守,其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

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

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偏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

诸臣顾身念重,得一官多以欺败、脏败、不事事败,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贱薄臣工。

诸臣正心之学微,所言或不免己私,或失详审,诚如胡寅挠乱政事之说,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

其不然者,君意臣言偶不相值也,遂谓陛下为是已拒谏。

执陛下一二事不当之形迹,亿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欺君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今日之谓也。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一二事形迹说,既为诸臣解之矣。

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

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

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

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

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仲文则既死矣。

仲文尚不能长生,而陛下独何求之?至谓天赐仙桃药丸,怪妄尤甚。昔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

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河图》《洛书》,实有此瑞物,泄此万古不传之秘。

天不爱道而显之圣人,藉圣人以开示天下,犹之日月星辰之布列,而历数成焉,非虚妄事也。

宋真宗获天书于乾祐山,孙奭进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言采而得,药人工捣合以成者也。

无因而至,桃药有足行耶?天赐之者,有手执而付之耶?陛下玄修多年矣,一无所得。

至今日,左右奸人逆陛下悬思妄念,区区桃药导之长生,理之所无,而玄修之无益可知矣。

-

骂完嘉靖还不忘再他用人:

陛下又将谓悬刑赏以督率臣下,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玄修无害矣乎?

夫人幼而学,无致君泽民异事之学。壮而行,亦无致君泽民殊用之心。

《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言顺者之未必为道也。即近事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

昔为贪窃,今为逆本。梁材守官守道,陛下以为逆者也。

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虽近日严嵩抄没,百官有惕心焉,无用于积贿求迁,稍自洗涤。

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严嵩未相之先而已。诸臣为严嵩之顺,不为梁材之执。

今甚者贪求,未甚者挨日,见称于人者,亦廊庙山林,交战热中,鹘突依违,苟举故事。

洁已格物,任天下重,使社稷灵长终必赖之者,未见其人焉。得非有所牵掣其心,未能纯然精白使然乎?

陛下欲诸臣惟予行而莫逆也,而责之效忠,付之以翼为明听也,又欲其顺吾玄修土木之误,是股肱耳目不为腹心卫也,而自为视听持行之用。

有臣如仪、衍焉,可以成“得志与民由之”之业,无是理。

-

《治安疏》最后一段是这样说的: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于此不言,更复何言?

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

是以昧死竭忠,蜷绻为陛下言之。

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于焉决焉。

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

看完《治安疏》原文,历朝历代众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

牛逼,真敢写!

简直就是把皇帝的脸往地下踩。

(https://www.mangg.com/id149210/328824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