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闭嘴不问了,他觉得苏玉又在耍他。
“贤弟,所谓....”
李世民想引经据典劝苏玉,想了半天没找到好词。
“好了,不就是想建一个造纸工坊嘛。”
“上次不是建造过一次,把规模扩大就行。”
“我记得吴郡朱氏的庄子临水而建,把他们庄子买过来,省得说我们做事不讲道理。”
“钱可以多给点,做人要文明。”
苏玉说道。
苏玉从吴郡朱氏的庄子路过,当时就觉得那位置属实不错。
李世民和魏征、杜如晦听得好别扭。
你把人家吴郡朱氏灭族,现在居然说要讲道理...
跟鬼讲道理吗?
“贤弟说得是,我们都是斯文人。”
李世民呵呵笑道。
魏征和杜如晦附和道:“那是那是。”
“那就去办吧。”
苏玉肚子饿了,要上街找点吃的。
李世民为难道:“贤弟,图纸还在长安城,劳烦你再画一个?”
没有图纸,光凭记忆不够。
苏玉鄙视道:“行吧,等我吃饱了再说。”
苏玉出门找吃的去。
能让咸鱼出门的,除了平康坊的花魁,就剩下美食了。
苏玉走后,李世民吩咐杜如晦,让刺史赵牧把吴郡朱氏的宅子盘下来。
按照苏玉的意思,多给钱。
此时的朱氏庄院只剩下几个老头子留守。
赵牧给钱,他们当然开心。
好歹手里有养老钱,总比守着宅子等死强。
盘下了宅子,李世民坐等苏玉画图纸。
一等好几天,苏玉每天就是吃饭睡觉。
李世民没办法,蹲在苏玉身边唠叨。
终于,苏玉画了图纸给李世民。
拿着图纸,李世民把宅子改成了江南最大的造纸工坊,比长安城的还要大。
扬州水运发达,而且还可以海运。
竹子产量大,运费低。
第一批竹纸出来,核算后的成本只要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李世民捧着竹纸进了宅子,走进亭子放下。
“贤弟,你看,这是第一批竹纸。”
“品质更好,但是价钱低了许多。”
“你说得没错啊,果然在江南建造造纸工坊是正确的。”
李世民惊喜地说道。
苏玉靠在栏杆上,手里拿着铅笔画图,没理会李世民。
“贤弟,你在干嘛呢?”
李世民问道。
苏玉画完图,递给李世民。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纸张价格降低了,再建一所活字印刷书肆,让天下想读书的人都买得起。”
“教育这种东西,必须从大唐抓起。”
苏玉说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是刷在学校围墙上的标语,苏玉始终没忘。
李世民拿着图纸,感动地说道:“贤弟,你心怀天下,愚兄佩服。”
苏玉冷哼道:“反正你早晚要问,不如现在给你,省得你烦我。”
在长安城的时候就是如此。
建造了造纸工坊,李世民又问活字印刷怎么搞。
苏玉一次性搞完,好清静清静。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贤弟。”
李世民笑嘻嘻地收了书肆的图纸。
苏玉冷冷一笑,他想给李世民画一张小鸡啄米图,带圈那种。
造纸工坊建造好了,纸张迅速在江东流传。
文人骚客纷纷购买,纸张大批运往全国各地。
书肆建立起来后,活字印刷成本低,质量好,书本大行于天下。
(https://www.mangg.com/id148515/447489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