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军条例在这一周内被卫平安几乎是昼夜不休的整了出来以外,周邦彦也利用这一周的时间收获不小。
郡承吴痕的死,让巴陵郡城内那些原本对周邦彦充满了敌视的人开始认清现实。
再加上之前巴陵郡匪徒聚拢了一万多人围攻巴陵郡城,结果居然还没等正式发起攻城战呢,就直接当场溃败,并且所有的匪首还尽皆死在了巴陵郡城的大门外。
接连出现的状况,导致周邦彦一时间在巴陵郡内声望如日中天。
这时候周邦彦无论想在巴陵郡内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能够做成的。
所以仅仅一周,周邦彦就彻底掌控了郡城府衙。
并且依托着对府衙的掌控,全面了解巴陵郡城情况的同时,开始了新军的招募工作。
招募一切顺利。
就像卫平安所看到的那样,梁州的百姓,过的实在是太苦了。
别说新军居然还承诺给予军饷了,即便只是能管一天两顿稀粥,都不求吃饱,只要饿不死,就必然会有大把大把的应征之人出现。
事实上,那些知晓了征兵之事、并且第一时间跑去应征的人,根本也没指望过承诺中的军饷。
他们只求能有一口饭吃,就愿意为此豁出命去。
至于说军饷……他们只是没见识,又不是真的傻,那玩意怎么可能发到大头兵的手里?
卫平安也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不过他并未尝试着去解释什么。
根深蒂固的观念想要改变,说困难当然非常困难,但说简单其实也非常的简单。
等到这些人应征入伍后,真的拿到了发放的军饷,那他们自然就会对征兵时的承诺深信不疑。
没有任何话语,比呈现在眼前的事实更有力量!
这些应征入伍的人,此时抱的期望越低,等发放军饷的时候,就会迎来越大的惊喜。
到时候,被极度冲击的精神状态,将会让这些人真正的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
为什么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其实是有一定深层逻辑在其中的。
一个人,他拥有的知识越多、懂得的道理越多,行事之间就越是容易去权衡利弊。
诸多思考之下,往往就会做出一些违背本心、但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而一个人的思想越简单,懂得的道理越少,他坚信的事情往往就越是唯一。
面对着需要做出抉择的事情时,往往热血上头便冲动行事,很少会顾虑后果。
这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这是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招募到的兵源没什么文化,对于卫平安来讲,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对于这些连活着都无比艰难的人来说,当卫平安以救世主一般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并且还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严后,他们很难不为其抛头颅、洒热血!
(https://www.mangg.com/id145815/466728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