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苍井公主的不幸离世,并未在秋狩上激起任何波澜。
命运诡谲。
无人知晓,轩辕裕的荒唐行径,竟意外地为大启国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皇帝依旧享受着狩猎的乐趣。
日本使团也继续保持着他们的谦卑和恭敬。
“什么?开放海禁?在京都选址建立倭国使馆?”
吴楚洵愕然,不可置信地看着吴相。
吴相语气清淡:“此事,虽尚未在朝堂上正式商议,但陛下已与倭国达成了口头协议。”
口头协议?
那就是迟早的事。
吴楚洵不由得冷笑。
轩辕裕为了安抚倭国使臣,竟然轻易承诺了这两件大事,其政治觉悟令人堪忧。
吴楚洵仔细观察便宜爹的神色,发现他的态度也异常微妙。
他直接就笑不出来了。
“爹,难道你也不反对这些决定吗?”
开放海禁,只要海上军队实力够硬,这一政策便能带来诸多好处。
但京都建立倭国使馆的提议,却让他感到极度不适,仿佛吞下了一只苍蝇般恶心。
便宜爹是清楚秦相私通倭国,却仍同意这两条政策,太不正常了。
吴相今日依旧身着丞相官服,威仪凛然,但眼神却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他长叹一声,道:“我原本在东北三省的税收政策上遭遇了不小的阻力,但秦宣说服了南北方的世家,同意了我的税制改革。这次的协议,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吴楚洵明白他所说的税制改革指的是“归元法”。
即将各种赋役合并征收银两,并按亩折算缴纳,从而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增加财政收入。
然而,大启国银产量低,要实现这一改革,必须依赖外部的白银供应。
日本作为产银大国,自然成为了大启的重要合作伙伴。
这次日本使团前来,不仅带来了倭国天皇的国书,还同意了大启通过生丝、丝织品、中药材等实物换取白银的提议。
吴相的声音娓娓道来:“……改革,历来都是双刃剑,我只能尽量考虑周全,让利大于弊。”
吴楚洵不置可否:“即使,让倭国得利?”
吴相沉默着点头。
只有国内白银储备充足,他的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吴楚洵的脸色极为难看,他在营帐中沉思许久,最终选择了沉默。
走出营帐,秋风吹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
远处,层林尽染,深秋的气息愈发浓烈。
接下来的几日,连日的秋雨让秋狩的气氛有些冷清。
期间,子安曾几次前来汇报花子的病情。
直到昨日,他脸上的笑意才更浓。
开心地禀报:“花子姐姐的手臂已经不再疼痛,只要不过度用力,便能如常使用。”
听到这个消息,吴楚洵的脸上才算露出连日来久违的笑容。
李墨寒的伤势也在江太医的精心调养下迅速恢复。
不仅伤口已经结疤,还长出了新肉。
江太医更是用秘制配方为他祛除了疤痕,如今只留下一点粉色的印记。
吴楚洵见状,如获至宝,也腆着脸向江太医求了一瓶神药,让子安带给武士达。
同时,子安也送来了来自边疆的信。
王行之那几个兄弟们、江家兄弟、常武以及托达瓦都纷纷来信。
连星哲也寄来了信件。
不过这位祭司写得就简单多了,只有寥寥几语,却是提醒他小心身边亲人的安危。
吴楚洵读完这些信件后,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到吴芮的来信了。
吴楚洵的心中蓦然闪过吴芮提及的江州之行,以及倭寇偷袭江州的计划。
他不禁脊背一凉,寒意直透心底。
然而,就在他正准备派人前去江州时,一个人的到来,给他吃下了定心丸。
苏琦来了。
苏琦此行是应吴相之邀,来共同商讨税制改革。
吴相在东北三省的改革试点中,曾参考过苏琦先前的政法理念。
如今计划将改革推广至全国,关于白银的相关事宜,自然希望能与苏琦面对面深入交流。
苏琦身着一件竹纹翠绿修身长袍,竹纹若隐若现,似翠竹摇曳,风姿绰约。
即便面对的是当朝丞相,他仍神态自若,眉宇间透露出世事洞明与豁达,将清雅之韵融入了骨髓。
吴楚洵与苏琦相视一笑。
两人自上次在吴府相遇后,已有半年未曾相见。
吴楚洵不禁回想起当时对苏琦的劝告,也好奇苏琦是否已经想通,准备入仕。
苏琦拿出一封吴芮的信件,里面说他人已经在南蛮,在一位陆氏朋友家中久居。
向苏琦写信,是解释自己可能会比约定的时间晚些回到学院。
至于为什么不写信给家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吴楚洵霍霍磨牙,这小家伙欠收拾啊!
不过一听到“陆氏朋友”,他便了然于心。
猜测应是陆晋庭将吴芮留在了南蛮。
既然吴芮平安无事,他心中的一块大石才算落地。
可如果吴芮无事,那星哲让小心的又是谁呢?
吴楚洵又不禁担忧起远在京都的江氏和吴若。
他面色凝重地吩咐子安,务必让杜大等人加强巡逻,确保江氏和吴若外出时的安全。
子安虽然不明所以,但素来习惯听从吴楚洵的命令。
他神情严肃地点点头,随后便驾着马车返回京都。
吴相将苏琦引荐给了皇帝轩辕裕。
轩辕裕初见苏琦,眼中便闪过一丝惊艳。
除了左东明之外,这是他见过的最具风度的文士。
此人姿容雅谈,举头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态,使人一见便知其非凡之才。
在得知苏琦乃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时,轩辕裕心中不禁一动。
他站起身,以礼贤下士的姿态,向苏琦表达了拜其为太傅的意愿。
苏琦面对皇帝也是一派云淡风轻,那双眸色略深的眼睛像是能看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轩辕裕一时竟生出几分忐忑。
少顷,苏琦才仪态优雅地朝他拱手一礼:“得陛下如此垂青,臣深感荣幸,谢陛下隆恩。”
竟是应允了。
吴楚洵在得知苏琦接受太傅之职后,神色略显怅然。
他记得轩辕凌曾遗憾地说过,苏琦虽是经世之才,但志大不朝,所以让他在韵天书院中磨砺心性。
如今,苏琦终于有了入仕之心,可惜那位明君却已不在。
(https://www.mangg.com/id133464/567929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