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523章 订下婚事

大雍朝三月份考会试,考完了会考,到了三月中。

考完试,考官们开始改卷,放榜的时间定在四月十五日。

这个时期正值杏花盛开,因此放榜时被称为“杏榜”。

(明朝的考试后公布成绩,安排则不如清朝明确。

从开始考试到完成阅卷大约需要二十几天的时间,明朝具体的放榜日期,则按照改卷快慢决定的。

明朝的放榜,可能因应各种因素调整放榜日期,不是清朝规定死日期。)

三月会试考完了,要到四月十五才放榜,然后又过几日,考生们参加四月二十一日的殿试,这是大雍朝的惯例。

考完殿试,改卷,最后在二十五日于太和殿,皇上亲自举行传胪典礼,颁发名次。

…………

考完会试之后,上榜的考生,还要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除了一甲前三名,其他进士还要进行一次朝考,也叫廷试。

廷试主要是对进士进行分流的,有的是授庶吉士(  非职官,属于翰林院的短期职位)  ,  殿试二甲有一些也授予编修,三甲授予检讨,考完廷试,有的进士没能考进翰林院,就分到中央或地方州、县去做官。

…………

会试终于考完了,在贾环考试的这段时间,贾府上下都显得特别安静。

这是一个敏感的时候,平时大嗓门的下人,都收起声音,尽量压低说话,怕被贾母听到,训一顿都是轻的。

贾环考完,回院睡到晚上,醒来之后,晴雯告诉他,贾母宴请吃晚饭。

贾环洗漱完,换了一身衣服过去。

贾母院里几张桌子摆着冷盘凉菜,和点心,热菜还没上。

贾环到了,贾母才叫人开始上热菜,全家人等他来了才开饭,这是晚辈没有过的待遇。

贾母笑道:“好了,总算考完了会试,环哥儿,你考得怎么样?”

贾环想起考乡试,贾母也问过同样的问题,道:“老太太,孙儿已经尽力了。”

科举考试,最难的一关应该是乡试,从录取概率就能看得出来。

乡试是百分之一左右的录取概率,各省不一样,相差不会太多。

会试录取概率就大很多了,大概百分之五的录取概率,六千考生,取三百人左右。

所以古代,会有考进士,比考举人容易过关的说法。

贾母道:“好,好,考完试了,环哥儿你也松快松快几日,还有一个月,才能放榜,环哥儿,要不要下去农庄休息几日?”

贾环道:“农庄就不去了,等七八月再去,那时候山上的果子熟了,明日,孙儿要去韩王府和刑部走一圈,一个多月来,都在读书,差事都没做。”

贾环知道,康元帝不止自己勤勉,还看不惯臣子偷懒,既然考完会试了,就去刑部转转,装个勤奋办差的样子,还是要的。

…………

丫鬟们开始上热菜。

贾环看到有几个平时很少见的菜,大条的鲜鱼,还有几样海鲜,干的大虾,鲍鱼,海参等等。

前段时间,贾府欠账,贾母让后厨把伙食菜肴减少了一些,尽量节俭了。

怎么今日如此奢靡,干鲍鱼,海参,这些可比羊肉贵多了。

王熙凤似乎看到贾环的疑惑,笑着道:“环兄弟,你这段时间都在外边读书,有所不知,这些河鲜与海干货,都是别人送给二老爷的,仓库里面,还存有不少呢。”

贾政一个多月前,听了贾环为他的谋划,在京城托李青秋请了幕僚,为太仆寺的变革,做了几份详尽的计划。

计划先拿给太仆寺寺卿过目,得到寺卿认可,签了名字,联名上折子给皇上。

皇上看了之后,很是赞赏,召贾政去乾清宫觐见,还和颜悦色的鼓励了他一番。

贾政得到了皇上的支持,太仆寺寺卿的配合下,在太仆寺做了一些大胆的变革,一个多月下来,初见成效。

下属为了占新业务的肥肉,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给贾政送礼。

贾政还算理智,下属直接送银子的,先不收,只收了一些吃的用的礼物。

贾政现在在太仆寺的算得上是大权在握,这个月,贾府着实收了不少的好东西。

王熙凤装作眼红的样子,夸张的对贾环道:“环哥儿,你可不知道,平时,这些山珍海味好都存放在仓库,老太太都不让别人动的,今日见你回来了,才让后厨做。”

贾母笑骂道:“凤丫头,瞧你说的,好像老婆子是偏心眼似的,咱们府里饿着你了?”

王熙凤道:“饿倒是没饿着,府里的哥儿们,环哥儿,琮哥儿,都开始出息了,老太太如今眼里啊,只有下面的小孙儿了,琏二爷,这大孙子完全没位置了,都快被老太太给忘了。”

以前,贾母最重视宝玉与贾琏,这两个是嫡出的孙儿,下来才到贾兰。

贾环有出息了,贾琮也去工部当差了,贾母对这两个庶子,也越来越关心了。

贾母乐呵呵的指着旁边的史湘云与探春,道:“这凤丫头,也开始挑我老婆子的礼了,云丫头,三丫头,你们在凤丫头旁边,今晚多给她夹菜,多敬她几杯酒才行。”

探春手快,马上拿公筷给王熙凤夹了一个鲍鱼,史湘云拿起酒杯敬了王熙凤一杯。

荣庆堂内,众人围坐一堂,王熙凤巧笑嫣然地穿梭于其中,努力的活跃氛围,让整个厅堂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贾母坐在正位上,满脸笑容地看着眼前这热闹的场景,对王熙凤的表现很喜欢,这种和乐融融又温馨的大家庭气氛,是贾母最乐见的。

薛姨妈忽然站起来,走近贾母的身旁,恭敬的敬了贾母一杯酒,然后讲,三日后,梅家来人和薛家商谈薛宝琴的婚期,请贾母过去吃酒,还请了贾府的其他人。

薛蟠这个月已经搬出去新院子住了,梅家终于也给薛宝琴回信了,梅家声称不会悔婚的,梅翰林已经派自己的弟弟带着儿子进京城了,跟薛家商谈娶薛宝琴的婚期。

贾母笑着婉拒了薛姨妈的宴请,说自己老了,不耐烦动,让宝玉替自己去薛家赴宴。

薛姨妈也知道,这几年,贾母很少出府了,但是她还是要请她的,礼不可废。

这个月,贾母也收到了史家的回信,史家答应了贾琮娶史湘云的事,同意先订下来,等史湘云年纪到了,再议婚期。

(求用爱发电,感谢大家。)

(https://www.mangg.com/id132426/567926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