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乱世崛起 > 第400章 三年的发展(七)

护民壹号舰上,众人目光紧紧的盯着那越来越近的飞机,期待着飞机能平稳降落。

与王毅不同,李定国、卢象升等人,并不知道飞机降落比起飞更难,所以脸上没有多少担心。

他们认为飞机既然能在甲板上起飞,那降落也将不是问题。

在众人目光中,飞机临近甲板,并在慢慢降低高度和速度。

终于,飞机进入甲板范围,然后轮胎与甲板接触,橡胶与甲板的摩擦带起些许烟雾。

待三个轮子都着地,飞行员刘羽开始操作飞机的减速装置,逐渐加大制动阻力。

而飞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了下来,并在甲板中段位置便稳稳的停住,辅助人员立即上前,协助稳定飞机。

“好~!”

不少人高兴的跳起来叫好。

所有人都明白,以后海军战舰上,一定会配备上空军,这会极大的增强海军战斗力。

飞行员刘羽小跑着来到王毅等人面前,行了个军礼,道:“禀报诸位大人,空军飞行员刘羽完成任务!”

王毅激动的双手,按住刘羽的双肩,开心的笑道:“不错,非常不错!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护民壹号舰的空军千户官!”

听到官职连升三级,刘羽脸上的笑容再也掩饰不住,咧嘴大笑起来,道:“多谢都督!”

王毅笑着点了点头,道:“你先去休息,然后总结一下经验,之后教导给其他飞行员!”

“是!”刘羽行了个军礼,然后转身离去。

王毅看着刘羽进入舰岛,然后转头对身旁几个海军将领说道:“这刘羽可是个宝贝,以后就交给你们了,可给我好好护着,他以后能带出一批优秀的舰载飞行员来!”

李定国等海军将领连忙行军礼,郑重的齐声回应:“是,都督!”

王毅目光在飞行甲板上扫视一圈,然后说道:“这护民壹号舰的名称中,可以加几个字!”

“哥,要加什么字?”李定国下意识的问道。

“航空母!”王毅先是吐出一个字,见众人没太理解,便解释道:“全名护民壹号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众人呢喃着。

袁崇焕大声笑道:“哈哈,这个字加的好,飞机从战船内运出,在甲板起飞降落,这战船可,不就是如同飞机的母亲一样吗?”

李定国等人闻言,脸上都是浮现出释然。

王毅对李定国等人叮嘱道:“以后航空母舰要执行远航任务,单单一艘航空母舰的力量太薄弱,你们要以这艘航空母舰为首,组建一支航母编队,火力、护卫、补给等方面,都要考虑齐全!”

“是!”李定国等人齐声回应。

航母上的飞机起降任务结束,此次试航也就结束了,王毅便下令返回。

回到港口,王毅等人第一时间就往护民城赶,因为除夕即将来临。

在除夕夜的当天,王毅等人回到了护民城。

王毅先是回了趟军民府,他要看一下今年的年终总结会议的记录。

最先看到的,自然是户籍司总结的情况。

在人口方面,截止会议前一天,军民府治下百姓总计,达到了两千三百一十六万两千余人。

新生婴儿中,女孩比例高于男孩,接近在六比四,这个比例每年都会浮动,但都是女孩比例要高些。

若是加上那些被俘虏来军民府治下建设的人,人口接近两千四百二十万。

不过,这些俘虏最终不会被军民府接收,因为这些俘虏会死于各项工程的建设,即使有侥幸活到各项工程结束,也会种在地里。

在农业方面,军民府的耕地已经超过了一亿五千万亩,其中新唐省的贡献最大,耕地接近五千万亩,有百姓三百万以上。

其次是外蒙,耕地多达两千万亩以上,人口接近三百万,超过半数是迁移过去的百姓。

如今运河已经抵达内蒙阴山山脉附近,所以运河的支流,通向了外蒙的戈壁地带,造就了大量的耕地、湿地、湖泊等。

后续计划将整个外蒙戈壁,都营造成可利用土地,耕地面积可以再翻一倍。

如今“宋应星水稻”种子进行了更新,并在所有适合种植的地区,进行了全面推广,单季的平均亩产达到千斤,对比三年前的平均亩产,要高出了近两百斤。

当然,肥料种类的增加和技术的改进,也对水稻亩产的提升,取得了很大的帮助。

其余主要种植的粮食,也提升了不少的亩产量。

所以,现在军民府的粮仓,各个都是爆满,还新建了不少。

依照汇报上来的数据,军民府的存粮,足够让军民府治下的百姓,吃上十年不止,这还是按照一人一天三斤粮食算的。

若加上百姓自己手中的存粮,这个数字可能要加个一两年,毕竟每家每户至少留下一两年所需的粮食。

军民府治下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受过饥饿的,所以手上一定会留足了粮食。

这还没算过土豆、红薯等物,以及相关加工的农产品,若是算上的话,十五年不种粮都可以支撑。

军民府储备的粮食,以后是要用于救济华夏大地百姓的。

明面上,大明天启时期的统计只有五千多万人口,但根据一些史学家推算,大明的实际人口可能超过一点二亿,毕竟洪武时期就有五千多万人口了。

以东昌府夏津县为例,洪武年间有六百八十七户,嘉靖年间增加到三千六百九十户。

即便经过了明末大乱,夏津县在崇祯十七年,也有两千四百八十户(清朝统计),对比洪武时期可是多了三四倍。

如此计算下来,明末时期的人口,过亿是很有可能的,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多。

之所以天启时期统计只有六千多万人口,这可能与大明的税收制度有关,所汇报的丁口越多,那交的税就越多。

而明末天灾不断,生产的粮食有限,官员报了实际人口,却收不上这么多税,是要承担责任的,逼迫百姓交税,又会导致治下动荡,还是要受惩罚。

所以,官员隐瞒实际人口,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能更方便压榨。

另外,皇亲国戚、乡绅地主也会隐瞒人口,且数量不会少。

看似军民府储备了很多粮食,但实际上可能只够华夏百姓吃一年。

而这一年的时间,军民府必须结束华夏大地的战乱,恢复生产,否则粮食会变得紧张。

当然,军民府还有一年的时间生产粮食,明年之后,那就是崇祯十七年了。

王毅拿着会议记录,继续往下看……

(https://www.mangg.com/id130717/567927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