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幽冥鬼判之夜灵传 > 第六十三回 百年老梨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二月初春,凤州西郊,桃梨镇……

  

  镇西头的一处地势较高的土塬上,有一院篱墙青瓦房,这里是王柱的家。这个极普通的农家院落宽敞而简洁。清晨的薄雾像一层白色轻纱,笼罩着这一处土塬,也氤氲在王柱的家院中。一块块整齐错落的夯土地砖,在流动的晨雾中,被雾气沾染,地面上湿漉漉的一层,有初春的温润韵味。

  

  东侧正房中,而立之年的王柱直挺挺坐在堂桌前,表情麻木。暗隐烦躁的目光有些浮,似乎没有焦距。他的妻子王张氏正拿着一卷黑纱布,站在他的身后为他裹幞头(注释1)。她的手法很娴熟,裹的却异样缓慢,像是在有意拖延着什么。

  

  终于,她忍不住问自家汉子:“非要砍了那老树吗?那可是你们王家的命根子呀。”

  

  妻子的这句话,令王柱更加心烦,他叹道:“我怎能不知道这棵老树是我们王家的命根子,可是它已经枯死三年啦,每每到梨圃子里看到它,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王张氏手下一顿,眼看着即将裹好的幞头,就这样歪了一个角,她索性松下手,急声道:“这老树已经有一百四十六年的年岁,算一算也该寿终了。只是,它这一死,断了家里的财路啊。”

  

  王柱听到这话,不耐烦的喝道:“你这婆娘,今日怎么如此絮叨。你说的这些我怎会不知,可是说了又有什么用?罢了,罢了,砍了去,省的你我惦记。”

  

  说完这句,蓦地站起身来,一脸燥怒的扶了扶裹歪的幞头,自顾出了正房的门,在瓦廊下拎起一把锋利大斧,毅然出了院门,向西去了。

  

  王张氏似有不甘的追出几步,立在瓦廊下,望着自家汉子的身影消失在西边的重重梨树中,倍感无力的长叹一声,这一声所叹良多,皆因王柱家的一棵百年老梨树而起。

  

  这棵老梨树,是王柱的曾祖父在一百四十六年前植下的。树种引自北方,是有名的黄河冬果梨(注释2)。此梨肉白皮细,脆甜多汁。生吃可生津润肺,清除内热,熟食则滋补内脏,止咳散寒,因此被果农称为冬寿果。

  

  因为有了这棵种树,王柱的曾祖父将家里的十亩旱田,改成了一方梨园圃,用了尽二十年的时间培植了一圃冬果梨树。自那时起,这便是王家的祖传家业了。奇的是那棵种树竟然百年不死,日复一日长成一棵一人和抱的老寿树。寿树根深冠高,枝繁叶茂,百年之后仍能开花结实,成为桃梨镇一奇。

  

  老寿树结下的果实,被桃梨镇的农官高价购置,贡给凤州府,再由凤州府转贡大明宫为御果。因此,王家摆脱了贫穷,盖起了一院瓦房,过着殷实丰足的日子。

  

  三年前的初春,王柱的父亲猝然病逝,没成想这棵活了一百四十六年的老寿树竟然成了他的陪葬,一起入了冥府。老寿树一死,桃梨镇的农官再未到王家购置过贡果,王家的日子一落千丈,越来越拮据。

  

  起先,王柱一心盼着老寿树能再生新枝,于是舍不得动它。可是三年来,寿树非但没有生出一枝半叶,反而越发枯槁,立在一园茂密的梨树林中,格格不入,望之令人心生酸楚。

  

  三年的熬心期盼,终于令王柱厌弃了这种无望,动了砍树的念头。王张氏苦劝了他许久,可是每每看到枯槁的老寿树时,反而益发坚定了砍树之心。既然没有盼头,不如一了百了……

  

  行走在梨园圃里的王柱,原本步履坚定,可是当他绕过一棵又一棵正值旺年的梨树时,脚下的步子不觉中慢了下来,甚至有些绵软拖沓。其实,他的心里到底是舍不得的,就是憋着一股无明火,无处宣泄罢了。因此,他的表情越来越颓丧,甚至有些悲沧。

  

  初春的风,吹过繁茂的梨林时,依旧带着一股料峭浓寒。随风舞动的重重枝杆上,虽然包着褐色的叶芽,却小心翼翼的等待着春风转暖。

  

  但是,王柱却在这阵夹杂着湿气的风中嗅到了一缕清香,那是梨花独有的淡雅馨香。他心下诧异,不解的自语道:“怎么会有树这么早开花,不可能啊。”说着,大步向前,似乎急着去寻找那香起之源。

  

  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竟然是那棵枯死了三年之久的百年老寿树死而复生了。不仅如此,还在不该开花的时节,吐蕊生香,用一树热闹的繁花,惊了早春的魂。

  

  当他远远的看到这难以解释的景象时,瞬间热泪盈眶。忘情的丢掉手里的斧头,奔到树下,扑通一声跪下,含泪磕了三个响头。

  

  又是一阵裹挟着寒意的早春之风,拂面而来。

  

  跪在地上的王柱,抬首望着一树洁白的梨花,如云影覆枝,在风中轻轻颤抖着。朵朵如玉娇花,将清香远播,毫无怯寒之态,大有桀骜之势。

  

  王柱一面落泪,一面膝行到树下,张开双臂,紧紧环住已然生出青苔的苍老树杆,喃声自语:“我的老这宗祖啊,你可算活过来了,王家上下五口的日子,有指靠了……”

  

  注释:

  

  1、裹幞头是唐代男子清早必做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普通百姓。因为,黑纱幞帽是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方能佩戴的帽子。所以,普通百姓就以黑色纱布裹着一个四角帽的形状,将头发束在里面,称为幞头。

  

  2、冬果梨原产黄河流域,在唐代培植甚少,是一种名贵水果。所谓冰糖雪梨最早的原料,就是这种冬果梨。而且这种梨树寿命极长,产量很高,深冬时节还可以冰冻储藏。吃时,取出化水,味道极香甜。所以,在唐代深受达官贵人的喜爱。

  

  

(https://www.mangg.com/id12827/722329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