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 第 889 章: 曙光机械

马岛迈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着从南非迁移而来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马岛进一步加大了从龙国和独联体地区引入技术移民的力度。

大量人口的蜂拥而至,致使粮食缺口不断扩大。于是,马岛与莫桑比克携手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构建起大型农场,广泛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以满足马岛的消费需求。

远在万里之外的阿美,老伯施最终倒在了迈向成功的途中,意外地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克林。或许在外界看来,似乎是民众厌倦了经济的低迷态势,从而忽略了老伯施通过一场海湾战争成功掌控中东石油,以及将阿美最大的敌人红色镰刀击溃的赫赫功绩,进而选择了将经济置于首位的克林。

然而,李安然深知,真正的缘由在于老伯施的个人声望已达巅峰,其在全球的影响力急剧增强,这意味着——老伯施极有可能摆脱掌控。一个管家倘若最终凌驾于主人之上作威作福,前有落榜美术生的惨痛教训,其后果之严重令人刻骨铭心。故而……老伯施必须下台。

挤兑走李安然,迫使他远走他乡,令老伯施丧失了最为关键的资本助力。接着推出一位独立竞选人,分散了老伯施的选票,最后加大对克林的投入,特别是在新兴科技行业对克林的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安然,父亲让我给你带来最后的一份礼物。”满脸倦容的伯施一口饮尽杯中的酒,甚至连冰块也一并吞入,牙齿与坚硬冰冷的冰块碰撞,发出嘎嘎的声响,引得李安然的牙齿也禁不住微微颤抖。

“除了最后一批军火交给你,父亲还把你名下的那个慈善基金归入了国家开发署体系,往后你能够提交预算报告,主要的方向就是针对贫困地区的慈善援助。”

李安然心中一喜,好家伙,这无疑是为他争取到了一个金饭碗啊。

给伯施重新斟满酒,李安然与他轻轻碰杯,在马岛上空皎洁明月的映照下,琥珀色的酒液散发着别样的迷人魅力。“事已至此,无需伤春悲秋的,又不是世界末日。”

伯施沉默不语,身子瘫倒在躺椅上,仰望繁星点点的浩瀚天空,长叹一声,“父亲仅担任一届便黯然下台,其他倒也罢了,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啊。”

自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长期笼罩在红色镰刀的重压之下,难以抬头。尤其是深陷南越雨林的战争泥沼,险些令阿美彻底崩溃。

好在彼时出现了战略高手尼克松,果断终结了战争,并与龙国建立联系,借助龙国牵制了红色镰刀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军力,这才扭转了局势。最终在卡特任期内,通过与龙国的联手,逐步确立了对红色镰刀的优势,

而在老伯施任期,将这个存续数十年的庞然大物轰然推翻。可以说,老伯施的成就足以与罗斯福相媲美,可如今却落得这般黯然离场的结局,任谁能服气?

“好了,打起精神来,我们还要朝德州州长的位置冲击呢,我可不想捧一个失去了精气神的家伙上去,那才叫丢脸。”李安然没有再继续刺激他,果断转移了话题。

“对了,乌克兰的总统克拉夫你熟悉吗?”

伯施抬眼看看他,面色凝重说道:“还可以,见过几次。安然,你看上乌克兰什么东西了?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你和罗氏家族他们的协议里可是规定不再收购矿产企业的。”

李安然禁不住摸摸鼻子,心里暗道:协议不就是用来撕毁的吗?

他现在的实力与罗氏依旧差距太远,可也不是没有一战的能力了,所以之前的敬畏心也就淡泊了许多。

“马岛想要搞自己的造船业,钢铁厂、码头、船坞已经在建造了,最多明后年就可以生产大型捕渔船之类的舰船了。”

说到这里,将身子朝伯施那里倾了倾,“这些小鱼小虾可赚不了几个钱,我想着是不是可以尝试造大型运输船。其他都好说,动力这块掌握在洛克菲勒手里……你也知道我跟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别融洽……”

伯施伸手打断他的啰嗦,直白问:“你就说你想干啥吧。”

“曙光机械,老子要将他们一锅端了,通通搬到马岛来。”李安然终于露出来他贪婪的嘴脸。

曙光机械,全名曙光-机器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主要是生产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等产品。

拿下这个企业,马岛发电核心设备,舰船动力,坦克动力,甚至小型航空发动机都有着落了,对未来马岛的发展可谓至关重要。

伯施白了这个丑陋的资本家一眼,没好气说道:“这家公司太过重要了,估计私有化的可能不大。”

废话,我能不知道这些事?与其以后毁在大白熊的导弹下,还不如现在都搬过来。如果事情没有难度,我特么能求你?

眼见李安然眼里的坚持不退缩,伯施无奈抿了一口酒,“这样吧,让我父亲给克拉夫递句话,只要他不反对,你过去具体运作也就简单些了。”

几天后,老伯施与克拉夫通了电话后,克拉夫倒是一口答应了。

很显然,现在独联体各个大佬都在拼命拍老伯施马屁,特别是老伯施输了大选,距离移交权利还有三个月。

三个月能做什么?给独联体加盟国发放一些低息贷款行不行?

破罐子破摔的老伯施签署了一项援助乌克兰的一揽子计划,涉及金额高达六亿美元,包含了世界银行的三亿免息贷款,一亿六千万的粮食拨款,一亿四千万的人道主义援助,主要针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的受害者。

老伯施的慷国家之慨,换来的是曙光机械与李安然的收购谈判。

拿到联合体详细资料后,李安然大吃一惊。

曙光机械联合体全部公司员工总计约为二万出头,设计研究所三家,主要生产单位六家。

两万多员工背后哪怕按照五人一家计算,也要将近十万人。想要将设备和人全部搬迁走,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工作量。

费用不说,只是搬迁时间至少要花费三年到五年。

不搬走吧,看看他们的产品:TV3涡轴发动机、D-436航空发动机,M60、M75RU船用汽轮机,应急发电系统……哪一个不让他垂涎三尺?

就是研究所那单晶铸造技术,涂层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哪一个不让他怦然心动?

留在这里,后果就是高端人才被西方挖墙脚,企业渐渐变得平庸,最后沦落到混日子的地步,这绝对不是李安然想看到的。

李安然坐在酒店里面眉头紧锁,目光在曙光机械的资料上徘徊。心里一直在衡量哪一种方式更合理。

“安德烈,你确定乌克兰政府那边不会反悔?”李安然问

“克拉夫答应得很爽快,他现在急需资金来稳定国内局势。曙光机械现在业务量几乎没有什么业务量,人员的工资和企业日常消耗不会有任何减少,对他来说就是个巨大的负担,巴不得卖掉。”

大安德烈现在可是政府红人,巴结了很多高官。特别是他在军队里的资源更多,几乎可以肆意予取予求,没有半分障碍。

郭玲燕在一旁泼了冷水,“财务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要整体搬迁,至少要花费两亿美元。而曙光机械联合体现在的资产,加起来都不超过一亿美元,这还是往宽里计算的。”

李安然听罢微微摇头,“值钱的不是设备和地皮,而是这些人。哪怕一个普通操作工,他带来的贡献都是难以估算的。”

见郭玲燕有些不解,于是解释道:“造船业是支柱性产业,涉及的就业人口至少几万人,加上配套企业会更多。曙光机械解决了动力问题,共和钢铁厂解决了材料问题,造船业就有希望在马岛立起来了。”

“造出来的船我们卖给谁?”郭玲燕可不是个刚出道的雏,罗氏航运集团的账目她清楚着呢,可谈不上非常赚钱的。

“你啊,就是守着聚宝盆要饭。”李安然用手指点点她,“非洲大陆上多的是矿产,自身消耗不了,势必要卖到欧洲和亚洲去,这海运还能差了?”

他内心的真实声音并没有说出来,造船业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出来的,本子搞了十几年才到了今天的高度。

关键是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哪怕将来将这些东西卖给龙国,那也值了老鼻子钱了。

“不如分批吧?我看他们航空部门还是有些订单的,可以勉强维持。”大安德烈小心建议。

“也只有如此了,先将研究所搬走,然后是汽轮机部分,至于航空部分……”李安然犹豫了一下,“再说吧。”

“那造船厂怎么办?”郭玲燕又问。

“向龙国求援。”李安然斩钉截铁回答。

他的脑子里面已经有了目标,那就是大连造船厂,此时这家船厂已经能造十五万吨级别的散货船,正好符合马岛运输矿石和粮食的需求。

(https://www.mangg.com/id123459/5679227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