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可还记得,昔年皇上命童大人率军伐青唐时,童大人行军半途,我大宋汴京城内忽然现出不祥瑞之兆,皇上担心伐青塘会师出不利,于是便令御林军带上皇上的圣旨,宣童大人搬兵回汴京,青唐之国,改日再讨伐!
当时童大人接到皇上圣旨后,淡定往怀中一藏,不惜以犯违抗圣旨杀头的危险,也要继续行军,讨伐青唐,好在后来出师还算顺利,大败青唐,童大人立下大功,违抗圣旨之事,也就风轻云淡。
只是一叶而知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童大人掌兵,向来以果敢、独断、胆敢我行我素着称,眼下幽云诸州 ,又是一个可以大展一番身手的机会,以童大人的个性,皇上就是派上御林军快马加鞭赶上童大人,传圣旨,令童大人重新返回汴京,怕是童大人未必会遵圣旨返回,老奴严重怀疑……。
保险起见,老奴倒是认为,皇上何不这样,童大人不一定能返回汴京,杨大人所议又极为妥当,倒是可以即刻令杨大人带上皇上圣旨,由杨大人前去督导童大人,也不是不可。
杨大人虽不是朝廷公卿,但杨大人分析幽云形势有理有据,合乎实况,再加上皇上赐给杨大人圣旨,大家都是公心为国,杨大人前去督导,料想童大人不至于不听。
至于马植大人,臣认为马大人出不出狱,其实都无需用杨大人进监狱代之,才能出狱,想我大宋,犯人不计其数,到时只要随意找个人送入马大人所住的牢房中,将马大人放出……。
只需皇上下一道旨意,令刑部不得提马大人进行审问便可,将假马大人单独囚于一间牢房内,李代桃疆,能拖则拖……。
真马大人出狱后,皇上即刻也下一道旨意,令马大人迅速赶往幽云之地,到时有童大人、杨大人、马大人共同坐镇幽云,相信幽云诸州到时不管有天大的事,在三位大人共同的图治下,还能不顺顺利利归我大宋怀抱?
幽云之事一旦成功,马植大人也有立功,马植大人贰心之事,自然也就不攻自破,到时朝臣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提什么贰心之事,皇上也就不必忧虑百官责难。
皇上,老奴也在左思右想,想马植大人一心为朝廷不知办了多少实事,怎么突然间在这关键节骨眼上,就有了贰心于国家,这的确如杨大人所说,大概率是敌人使的离间计。
老奴左想右想,像马大人这样的人,有贰心于大宋,怎么想,怎么都觉得不符合和常理,黄金和书信应当就是一个圈套。
皇上,马大人多年为朝廷谋事,都未曾有贰心于朝廷之实,幽云之事到时还有童大人、杨大人坐镇,三人共同谋事,真要谁在大节上有亏,但有三人共同谋事,也不至于单个人能左右局势,是以,老奴觉得可以放马大人出来,让其去幽云前线无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大人有没有贰心,幽云之事事关我大宋和金的攸关利益,此事 上贰心者不可能不不表现出真实倾向,只要表现出真实倾向,是忠是奸自然就一览无余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这一番建议……。
“妙,妙,妙,综合比较,杨爱卿,朕,还是你的建议最为妥当,罢了,就依老总管所言……。
杨卿听朕旨意,朕命你此番见朕后,即刻前往幽云之地,会见童贯大人,朕为你亲书书信一封,见了童大人,务必亲手将朕书信交于童大人。
朕将幽云新形势着重阐述一遍,并将你前去幽云,卿是作为朕的钦差前去,见卿如见朕,告之于道夫,卿虽为一介秀才,非是国家干臣,但有朕的亲笔书信,谅道夫与燕山府一众大小官员敢不听卿所言。
此外,朕再将天葵宝剑赐予卿,太祖之剑,谁敢不从,到万不得已时候,卿还可以持太祖之剑行先斩后奏之权,切记,非万不得已时,方可行生杀大权。
爱卿去了燕山府后,尽可放开手脚,辅助好道夫,处理好幽云诸事,爱卿先到,朕再将良嗣从牢狱放出,而后后到……。
凭你三人合力,朕相信不管幽云诸州有什么波涛暗涌,定都能从容解决,不负朕望!”
旨意都已经下了,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再不识趣地还是坚持让童贯回京,那反而让自己容易陷入让别人怀疑自己一而再而三地坚持让童贯回京到底怀的是什么动机了。
事情过犹则不及,到了眼下这一步,那也就只能先按照皇帝旨意走一步算一步了……。
杨云心中哀叹一声,既如此,那也就看菜吃饭,走一步看一步,到了下一步再出招,去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了。
(https://www.mangg.com/id122830/567927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