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愿捐尽家产,替大凌百姓安宁尽绵薄之力。”
“老臣也愿意。”
“臣附议。”
“哀家愿替父亲做主,举萧家之力,但求陛下早日得偿所愿,大凌百姓平安顺遂。”
朝堂之上。
众人请愿的呼声此起彼伏。
“末将替军中战士谢过各位。”
谁都清楚。
如果有一天。
那北疆小国真的长驱直入。
京城又失了庇护。
别说普通百姓了。
就连这些所谓的显贵。
好日子也到头了。
那昏君除了知道苛捐杂税的敛财之外。
就再无其他手段。
至少不会因为一句话说错。
就要了臣下的性命。
毕竟人家连上早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根本不在乎谁上没上朝。
谁又说了什么。
有繁文缛节的约束。
至少还有些受益之处。
讲律法,讲礼数。
可这一朝百姓。
要真是落到蛮夷手中。
那可真应了那句话——
伴君如伴虎了。
越是文化荒漠。
对生命的敬畏就越是匮乏。
别说早朝说错话了。
一个眼神,一个步伐让君主不满意。
没等下朝时间到。
都能身首异处。
当然。
江山易主。
他们也不可能再入朝为臣。
估计最先被砍首示众。
挂在城墙之上彰显新帝威严的。
就是他们这些前朝老臣了。
又不是每个人都跟那时刻想着弃自己江山百姓不顾。
准备跑路的昏君一样,早就想好了退路。
妻儿老小全都在这京城生活。
他们又能逃去哪儿呢。
拿钱换自己的性命,换一家老小的性命。
这买卖不要太值。
全朝上下一片沸腾。
只有老皇帝脸色铁青。
就算再想说什么。
也寡不敌众。
人家上赶着捐钱。
张口闭口都是为了大凌江山。
为了大凌皇室。
他又能如何。
咬碎了后槽牙。
终于吐出几个字。
“朕有众卿家倾囊相助,真是大凌之幸事。”
“谢陛下成全,不过补齐三军军备,只需万两白银,各位同僚只需捐出一年年俸便可绰绰有余。”
“薛家丫头,朝臣有心,你也不必如此客气,国库每年拨款百万两黄金,尚且不足,万两白银又怎能填补亏空。”
好好好。
只要不花自己的钱。
现在又比谁都大方了是吧。
狗皇帝的窘迫也只是片刻。
不出一盏茶就又一次发现了“商机”。
既然那些不开眼的武将文官。
愿意交出全部家当。
等有朝一日。
薛染宁战败归来。
履行了军令状。
满门抄斩。
他再随便找个废物将军。
这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金子。
不又能兜兜转转。
进入他自己的小金库了么。
朝臣大多出身名门世族。
家里产业众多。
家产颇丰。
入朝为官纯粹是心系天下百姓。
那点俸禄。
对人家而言。
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随便一家倾家荡产的捐给朝廷。
都够那昏君挥霍一阵的。
话都说出来了。
这还不就坡下驴。
顺了他们为黎民百姓的夙愿。
“三军英勇,铠甲只为如虎添翼,实在用不上太多银钱,万两白银足以。”
薛染宁只为了事出有因。
只要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两件事就好。
一是揭发前任废物将军中饱私囊的行径。
之后自然有吏部和刑部接受调查细节。
二是只要证明填补亏空的钱。
不是来自于薛府。
省的打了胜仗回来。
再落人口实。
给她身上添几条莫须有的罪名便好。
又不是真来要钱的。
至于三日之后的军备。
她早有打算。
时间紧,任务重。
不是有钱就能在三天之内凑齐十万官兵的装备。
还是需要她周转几个副本。
找自己曾经的亲密战友去“借”了。
还是有借无还那种。
如今。
修仙副本和战国副本。
都异常的稳定和谐。
想来百年之内再难有战乱出现。
早早准备好的军备。
放着也是放着。
与其在仓库里吃灰。
还不如让薛染宁生抢了呢(不是)。
得到想要的结果。
薛染宁快马加鞭。
回到了大营之中。
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众官兵并没有因为主帅出营而有一丝懈怠。
全情投入练兵的模样。
与清晨别无二致。
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为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更增添了几分炙热。
虽然当初立了一个月的军令状。
可入营之后。
仔细侦查了大凌边疆。
薛染宁才发现。
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或者应该说。
那敌国能自由蹦跶的时间所剩无几了。
京郊军营不过方圆十里。
就能感受到那蛮夷间谍的气息。
看来早把中土大国的地形和情况。
摸了个一清二楚。
当然。
大凌主帅更迭的消息。
必然也传入了对方君王耳中。
不用想也知道。
那蛮夷小国对新将的看法。
不会跟那昏君有什么区别。
是男是女无所谓。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管是大营还是企业。
只要换领导的时候。
都必然需要适应的过渡期。
更何况。
大凌还好死不死换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将。
想要一举击溃。
此时。
正是最好的时机。
谁又能想到。
新将只用一顿晚宴。
就蛊惑了万千将领的心。
毕竟,如此结果。
就连薛染宁自己都始料未及。
(https://www.mangg.com/id122826/567926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