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就暴露一个废物的艰难回家路 > 第455章 不是无人可用

看着姜团忧虑的样子,姜启轻轻笑了一声,才说道:“你不会以为,这次科举会有多少普通百姓来参加吧?”
  嗯?不会吗?
  有关科举人数这点,确实是姜团想的太天真。
  曾经生活的环境太自由,让他忽略了这个世界,上层世家贵族对知识获取渠道的垄断,到底有多厉害。
  即便是大夏开设了科举考试,印出来书籍,以大夏目前的情况来看,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只会是上层贵族,根本不会有几个平民。
  因为百姓再努力,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把知识都学会。
  即使有参加的,以世家贵族的能力,凭借多年的积累,还能考不过他们?
  然而明白了自己的天真,姜团并没有气馁。
  在他看来,短时间内由上层把持科举的事情确实无法避免,毕竟对方的学识和见识摆在那里,就算百姓中有绝世天才,也需要时间去学习。
  但大夏不可能为了等不知道有几个的天才,就不进行科举。
  再者,科举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杆子直接把贵族世家打死,而是给下层百姓一个上升的渠道,让他们有机会跟上层的人进行竞争。
  百姓的数量在那里摆着,哪怕好几万人才能出现一个天才,等时间长了,科举的次数多了,朝堂上他们的身影将会越来越多,直至多到能和上层贵族相抗衡的程度。
  而且姜团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就算现在科举,考的人好像不一定全是世家贵族。
  多年战乱过去,他就不相信没有一些有大学问的人从深山老林走出来,那些人还没有几个徒弟什么的。
  再加上一些有奇遇的天才,只要那些人肯参加,一定能在科举的争夺中,拥有一席之地。
  想通这点,姜团正要高兴,又发现这其中还是会有问题。
  “陛下,如果,我是说如果啊,那些世家贵族坚决反对科举,不来参加呢?那科举岂不会弄不起来?”
  这个可能不是没有。
  姜启太明白“天子门生”这几个字的含义,要是所有参加科举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对世家贵族威信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倘若大部分世家贵族都看不清形势,非要死守着自己的荣耀不肯低头,他确实会陷入进退两难之中。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目前朝堂上的三位重臣,其中丞相卫绰、御史大夫苏昭根本不算世家贵族。
  他们一个是前朝皇室遗族,一个本来就是平民百姓。
  剩下的太尉宗政亮,最多只能算是武将世家,离真正的世家大族有一定距离。
  而且因为王朝始创,大夏差不多一半的官员,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
  这样一来,关于科举的阻力已经小了一半,而这一半还会积极拥护科举。
  不是他们多么坚决拥护帝王的决定,是他们很清楚,科举可以让子孙后代更容易出人头地。
  以后不用像他们一样,再受到世家制约,要不姜启重用,势必要庸庸碌碌一生。
  林林总总下来,即使那些世家贵族非常头铁,宁死都不参加科举,大夏也不是真的无人可用。
  知道姜启有准备,姜团的担忧少了许多,脑子跟着灵光起来。
  “陛下,其实不仅有那些人可用,其他人也能用。”
  “哦,什么人?”
  “技校的那些学生啊!
  陛下你看啊,那些孩子之前就被你养着,让他们读书识字,现在又在技校里学习了快一年多。
  一些高深的学问不懂,可当一些小官小吏,应该没有问题!”
  姜团的话,让姜启短暂的陷入了思考:“让他们参加科举吗?”
  “对对,陛下,你忘了以前我说过,科举应该分多个科目进行。
  有专门学习诗词歌赋、政治律法的,也要有专门学习绘画算数、建筑种田的,只有均衡发展,国家才能健康壮大。”
  以前姜团在跟姜启探讨科举的事情时,非常害怕大夏会变成他知道的某些朝代,读书人只会一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却忘了做官需要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
  他当时就建议科举的时候,一定要分科进行。
  现在对方既然已经决定听他的建议,就算没有其他人跟那些世家贵族竞争,那些技校里的学生,也是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目前看着确实有些小,不一定能撼动世家贵族的根基。
  可时间长了,技校的学生越来越多,总能出现一两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才。
  关键是,目前技校的学生是皇室收养的孤儿,这让他们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一股真正属于皇室的力量。
  只要大夏的皇帝善加利用,总能用他们抗衡住一部分世家贵族的冲击。
  技校的那些孩子,姜启自然很关注,甚至已经想好,等孩子们学有所成,把他们安排到什么地方。
  可现在姜团的话,让他觉得自己好像还是小看了这个学校存在的意义。
  或者说他现在有些明白,姜团所说的,孩子们到了一定年纪要接受教育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只要有足够多的学校,有足够多的人才,帝王就不会被世家贵族掣肘。
  这个官员不行,就用下一个,下一个官员不行,还有下下个。
  他不用再担心,自己得罪某个世家贵族之后,王朝就无法正常运转。
  而且,等以后国库里的钱财多了,他还可以在全国各地,建好多这样的学校,或者是不同的学校。
  学校出来的孩子再进行科举考试,那样一来,人才就会牢牢掌控在国家手里。
  谈论完科举的事情,说到技校,姜团突然想起来放在工坊里的那些孩子,便问了问他们的情况。
  那些孩子是被仙山教坑蒙拐骗来的,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家在哪儿,偶尔有记得的,这么些年兵荒马乱的,也很难再找到。
  所以他们只能被统一养起来。
  一些年纪比较小的,放到皇家的孤儿院,以后会进入技校学习,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姜团建议送去了工坊。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有份工作、学点技术,还能解决一部分工坊人手不够的问题。

(https://www.mangg.com/id120982/567926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