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就暴露一个废物的艰难回家路 > 第464章 大不相同

以前那些隐居的人没出来,向某个上位者效忠,不是他们淡泊名利,而是世道太乱,不想成为历史进程中的牺牲品。
  现在天下一统,环境稳定,已经达到了出来的最基本条件。
  之所以没有在大夏建立之初立刻出来,说好听点是他们矜持,说功利点就是没有找到好的时机。
  他们其中很多人自视甚高,不想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地出去,也不可能从最基层做起,他们需要更亮眼的出场方式和更高的平台。
  说实话,要是姜团没有出现,要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姜怀和姜启没死,为了大夏的发展,姜启或许真会给够面子,会以帝王的名义,邀请那些隐居人出山。
  然而,谁让姜团来了呢?
  他带来了很多想法和知识,那些东西大夏暂时都消化不完,让上上下下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想不起来其他,自然也就把那些隐居人给忽略了。
  是的,是忽略不是忘了。
  姜启怎么不知道那些人的想法,可作为帝王,他同样有自己的矜持。
  如果是特别厉害的人,为了大夏的发展,他愿意放下身份去请,但是不能所有人都让他那么干吧,那不就显得他这个帝王太过廉价?
  隐居人有隐居人的想法,姜启有姜启的坚持,大家就有点儿僵持不下。
  要是把姜启和那些隐居人比喻成买卖双方的话,因为有了姜团和系统,现在算是不折不扣的买方市场。
  姜启想用他们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而那些隐居人呢?已经蹉跎了好几代,再蹉跎下去,可能大家就彻底想不起来他们是谁了,他们必须尽快出山,为名利而奋斗。
  科举的出现,算是在姜启没有邀请他们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台阶。
  他们自认为才华横溢,一定能在科举中一鸣惊人,让姜启、让天下人刮目相看。
  有了各个阶层的参加,科举轰轰烈烈地弄起来,就算姜团这段时间一直在皇宫里没出过门,也听说了不少,他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
  在他看来,第一次,不,应该说前三次科举,都算是实验。
  小规模的进行,渐渐摸索出经验,再推向全国。可姜启呢?上来就这样大范围的展开,真的没有问题吗?
  面对姜团的担忧,姜启给了解释。
  首先,把科举的事情弄的人尽皆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怕世家贵族抵制厉害,万一到时候参加的人太少,有损国家声望。
  其次,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造势。
  姜启想利用这件事情,告诉所有躲在暗处的敌人,和那些磨磨蹭蹭想得点好处才愿意出来干活的人,他这个帝王不缺人才,大夏更不缺人才,不要以为随随便一些人,就觉得能拿捏他。
  最后,姜启这样做是为建学校打基础。
  当所有人都看到,科举确实能让人一步登天的时候,肯定会想尽办法参加科举。
  自己、家里的孩子要学什么东西,自然就会找地方,那时再把建学校的事情提上来,就会顺利很多。
  而且在姜启的计划里,不仅要建男校还要建女校。
  和姜团谈过之后,他已经逐渐接受,女子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理论,接受了如果有一天男子不能保护好大夏,与其让敌人占领,还不如把权利交给女子。
  不过科举可以大张旗鼓的来,女校的事,甚至让女子为官的事情,还要徐徐图之。
  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先用后宫的名义,提拔起一些有些能力的女子,等所有人都接受女子可以出来做事之后,再说其他。
  大夏这边科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匈奴那边也已经做好准备,要迁徙了。
  虽然迁徙的事情早就开始说,虽然很多人愿意听从神灵的旨意进行迁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走,也能走的。
  那些确实有原因,比如说年老体衰可能会死在路上的,比如说因为有各种想法确实不愿意走的,兰征没有强制要求。
  只是对于不同人的原因,最后的处置大不相同。
  实在是有原因走不了的,他都让人留下了东西,保证对方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国家迁徙而活不下去。
  然后又给大夏送了信,希望大夏接手他们的地盘之后,能善待那些人。
  至于那些有小心思,不愿意离开的人,兰征就没有那么好心了。
  留东西是不可能留的,甚至连他跟大夏的协议都没告诉那些人,就想看看,这些留下的人到底能不能在大夏强大武力下,保持现在的傲慢。
  收拾的差不多,去年就派出去的军队也送回了消息。
  他们要迁徙过去的地方,确实如姜团所说,是个挺不错的地方,那里也确实正在混乱之中,百姓民不聊生。
  如果过去,他们能直接当救世主,救当地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应该可以尽快安顿下来。
  所有的准备都做完,在兰征打算出发时,收到了大夏那边的来信。
  第一封信是姜启写的,说了卜城城主和大夏世家贵族,联合起来刺杀姜团的事情。
  在信里姜启表示,如果匈奴这边不愿意解决的话,一定要留下卜城人,但凡少一个,就不要怪大夏这边不讲武德,直接派兵把人带走。
  还有就是,希望兰征能把那些巫者全带走,大夏这边没有巫者,以后有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那些人倘若留下,只能放弃巫者的身份像平民那样生活,否则出了什么事,别怪他们这边不客气。
  对于这封充满威胁信,兰征毫不在意。
  他从小到大被人威胁的时候多了,不差这一次,而且听说姜团被刺杀之后,他也很生气。
  不说姜团是他的好友,听到对方被刺杀之后的担忧,就说刺杀的人是他的下属,这让他有种不被放在眼里的愤怒感。
  看完信他立刻做了决定,卜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样一个有些势力,不愿意跟他一起迁徙,背着他去刺杀自己好友,又对已经成为他主要金钱和物资来源的互市下手的地方,他不会容忍对方继续存在下去。

(https://www.mangg.com/id120982/567926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