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 > 第75章 李锦记糕点

"我想请刘大哥顺便帮寻一下,有没有能帮刻印的人。以后用李锦记售卖糕点的印记,这样只要吃我家糕点的人都知道李锦记。"
  二丫说完我,便用筷子沾着水,在桌上画了个她心里想的形状。只见一个圆圈里是大小对称,八个花瓣组成一朵正开的花。底下是李锦记三个字,后面更小些标了个数字一。
  同时又说了自己需要的另外几种印。
  此时几人已经坐在镇上,一家老字号的汤面馆。虽然只是吃着汤面,刘子于也不露出嫌弃和不满,吃饭时也是斯文有礼。
  "这个倒时简单,如果二丫姑娘要求不高,我倒时可以代劳。只是比不上有名工匠刻制。"
  第一次和陌生人一桌吃饭,大丫都一直精神紧绷,不知道说什么好,生怕做错什么。
  二丫倒没什么感觉,倒是一直在探听到学院读书要求,需要的花费和可以学习些哪些。
  现在她就知道,旺山书院是附近几个县最好的书院,目前书院分三个级,初学认字在初级班,考过童生的在中级班,另有高级班是中秀才。
  只是高级班人数较少,不需要固定来书院,一般每月或有疑惑时才会到书院找先生。他们刚看到了来的就是初级班和中级班的人。
  "那真是太好啦!有什么需求您直接跟我说。"二丫一阵惊喜,没想到刘子于真是多才多艺。
  "刻刀工具我自是有,我们一会儿去书店选印材料,到时你们两天后过来取就成。"
  "  刘大哥,不知刻印手工是多少?"二丫想还是要事先说好,别到时太贵自己给不起价。
  "我们也算熟识,冲你叫一声大哥,不用手工,你们两天后来取就成。"
  "不行,怎么能让刘大哥吃亏,这样你以后一年的糕点我包了。"二丫拍拍胸脯保证。
  要不是她一脸坚决认真的样,让人看起来只是觉得可爱是十分。
  一行四人又到镇上唯一的书店,选好了一方普通青玉圆形印坯,又选了另外几个合适的印坯,二丫又想到需要印泥,买了一盒朱砂红印。
  二丫想到石头和大家要学认字,还有家里要记账。又买了一本千字文,一叠白纸和三支普通毛笔,竟花了八两银子。
  约好了取印的时间,几人回到家以后一算账,今天除去送人竟然卖了700文。
  一家人一起算了下,平均下来每斤糕点成本15文,加上篮子3文,包装好的点心成本在18文。一般糕点铺子点心30文一斤。
  最后决定下来,以后做的点心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点心,因为烤制时稍带瑕疵,不整齐的选出来,按散装卖。一种是用竹盒包装精美点心,是品相最好烤制完美,按35文一斤对外售卖。
  且只接受4斤以上预订,不接受零卖。以至于最后一点遭到所有人反对,还是二丫以她们本来就是做糕点作坊,以后销售只批发不零售强行规定下来。不过也因此要保证做出来的能销售出去,不然就作废。
  "二丫姑娘,印都刻好在这里,你检查一下是不是你要的,如果有小地方不对,还可以稍加调整。"几天后,还是上次汤面面馆,刘子于把刻好的印交给二丫。
  "我来试试。"二丫取出带来的一张薄纸,沾上点印泥分别盖上。
  "二丫妹妹,这个就是你说的那啥记号呀?这样写还有人敢买么?"李二柱指了指纸上字,只见一个圆形印记里上面是几个花瓣一样形状,下面写了李锦记,字后面有个小小数字编号。
  别一个则是方形印,有两排小字上书:务必请于30内食用,超期城测试是否变坏才可食用。
  "卖吃食本来是入口食物,需要跟人讲清楚,也是对吃我们东西的人的爱护。而且二柱哥,你不觉得最新鲜的最好吃,越放得久反而味道不佳。
  要是很多人买回去一直不吃,过了三十天吃,反而说是我们糕点味道不好,那不是很冤枉吗?所以我们要保障大家都吃到可口食物。"
  一番话听得李二柱直点头,边上的刘子于感觉好像也不全是这么回事,但又不知道是为什么?
  其实是二丫发现,这个时代的食物根本不存在保质期,也没有人去特别讲究营养。大部份人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很开心了,管它是放了半年还是一年。放了两年和发霉不重的粮食都有人愿意买来吃。
  根本不像后世,超市里敢放超过保质一天的食物试试,且大部份食物保质期前一月,都一两折的销售,清库存。
  "二丫妹妹,不知上次送我的糕点可还有。"
  "有的,今天特地带了,上次我可说好包你一年的糕点。"说完二丫便把两盒子糕点递上,约模两斤的样子。
  "不是,是上次我把糕点,有同窗和学校博士吃了,觉得味道很好,适合平时读书累了或者熬点心。想跟你再买些。价格就按你们订的。"
  这年头,能读书到童生的学子,大部份家底都不太差。不会差这点吃食。
  "没问题,要不这样,幸苦刘大哥帮我们记下,每次需要糕点种类和量记下,我让二柱哥逢集市给送到学院门口,到时你出来取,你看可行?....."
  二丫说完,又不忘把李锦记糕点售卖种类和方式说一遍。
  "我都记得,来我给你写下来。"说完便从随身带的书袋里取出,一个小竹筒,拿出只细笔和白纸当场写起来。
  二丫这才发现,原来都有现成的墨水吗?她还以为毛笔字要天天磨墨半天,才能写字呐!真先进!!
  等写完二丫接过一看,一张纸上字的密密麻麻,心里赞了下,不愧是读书人,记性这么好,这么多也能记住。
  粗看下,加起来都有快五十斤了。其中一个订最多的八斤,一看名字竟写着沈三。
  看到这个二丫有太印象了,这年头能把自己吃得白白胖胖的人,可是很少见。
  ……
  没有一个催更,没有一个为爱发电,数据夸夸往下掉,作者哭了

(https://www.mangg.com/id120533/567930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