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 第725章 心里给你画了个

×

吴源换上了简单的T恤,牛仔裤,穿上了白球鞋,带上了帽子和墨镜,看起来跟一般大学生一般无二。

说实话,他的心情是有点激动的。

微服私访,这得是王子公主才有的待遇吧?

他并不是从小就跟着郑娟长大的,他是父亲从内地的养父母那边带回来的。

所以他是真的过过苦日子的

一度还以为香江的日子是做梦一样。

直到母亲郑娟的关爱,一点点滋养了他的惶恐和不安,他一天天长大,在香江生活,学习。

他有时候也苦恼自己为什么不姓王。

因为别的兄弟姐妹都姓王啊!

但母亲郑娟跟他说了,因为他的亲生母亲,吴兰芳,因为生他难产而死,所以他的名字,是纪念他的亲生母亲的。

他的源,可是父亲香江名字中间的那个字。

不过哥哥王正跟他聊过,如果真想改回王姓,那就等结婚生孩子,把孩子改回王姓,算是认祖归宗。当然,也可以男孩姓王,女孩姓吴,表示不忘生母恩。

王正,比较聪明,四岁半第一次见爷爷奶奶,不停的磕头,说要把前面几年欠爷爷奶奶的磕头给补上,当时就让一家子啧啧称奇。

后来长大了一些嘛,好像泯然与众人矣了,但王援朝知道,这儿子居然开始懂得藏拙,知道内秀了!
他的学业,各项都十分优秀,如果不是王援朝真的比较关心自己的孩子,比较讲究平均,讲究雨露均沾,可能真的会错过这个学业十分优秀的孩子。

凡是交给王正的作业,或者事情,他都会做的十分好,这十多年来,一直如此。

公开场合,他不出头,就算做什么,也会拉着大家一起。

比如前两年王援朝纳八姨太关之林,王正就会拉着吴源一起商量,给大家表演个什么节目,好像事情都是吴源提出来的,然后还会拉着同龄的王洋一起,不显山不漏水。

王援朝跟郑娟聊过,怎么教育这个孩子的,郑娟羞涩道:
“援朝哥,俺也没怎么教。

俺只是教他,做人不能忘本,以后要好好辅助大姨娘家的之柏,之柏弟弟他就是俺们王家下一代的主心骨。有这个主心骨在,王家就稳,就不会被别人欺负。”

言语朴实无华,叫王援朝感慨不已。

要是之柏有王正这样的水平,实话讲,柳启锦做梦都要笑醒。

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啊!
所以一群孩子里,王援朝最中意的,其实是这个孩子。

但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好像打定主意要在香江做他的八贤王,好好辅佐大房了,王援朝要看看王正在博罗国这边,能不能闯荡点名堂出来。

现在,除了陈魁、王晓,在博罗国扎根的王家人,不算多。

不过三房汪玲跟他说过,以后要把她这一房都转到博罗国来,但王海、王洋兄弟俩吧,模样是真帅,毕竟爹帅妈美,但脑子嘛,就一般般了。

真的是一般般,不算聪明,但也不是那种蠢货。放在帝王家庭,中人之姿,大抵是跑不掉的评价。

扯远了,话说吴源,得了哥哥王正的提点,十分想在这次微服私访中做出点成绩。

因为这是父亲第一次给大家布置明确的任务。

他想搏父亲的好感。

亲生母亲用生命给他换来的,也就是父亲早期对他的些许关照,后面基本是靠母亲郑娟额外倾注的母爱了。

这次有九个孩子,参加微服私访活动。

大房的王之柳、王之枫、王之桦,三个女孩子;

二房的王晨;
三房的王海、王洋;
四房的王莉莉、王正、吴源。

其他的孩子年纪太小,就在上京跟着大人们玩玩得了。

出门后,吴源先是打车到了市区,然后换乘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去了火车站。

实话讲,他小时候乘公交车都是奢侈的事情,但后来十多年,基本就没乘坐过公交车了,出入都是私家车接送,如今再次重温公交车,感觉格外亲切。

车上人不少,他是没座位的。

前面一个衣着普通的T恤平头男,是他的保镖头子,后面一个梳了郭富城同样偏分发型,在吹刘海的骚包男,是他的保镖副头子,还有一个身材相貌都不错,和副头子假装情侣的连衣裙女子,那也是他的保镖。

有的场合,男保镖会有不方便的地方。需要一个女保镖应急。

别看人家长得可以,人家的实力更是可以。

赤手空拳放翻三两个大汉,这女保镖是做不到的,但只要给她飞镖、飞刀、飞针之类的冷兵器,她会告诉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她的发卡,拆开来就是一柄柄小飞刀!而如果能给把手枪,那就更不得了了。女保镖不是靠身体对抗的,她们主要是靠武器,以及脑袋。

他知道的,就这三个保镖会一路跟随他了,至于有没有其他暗探,他估计是不会有的。毕竟这三人身上,都是带枪带证的。

他们该发呆的发呆,该调情的调情,好像完全无视了吴源,但吴源知道,他们早已经把他身边的人,扫视了好几遍了。

而几个姐姐妹妹们,他们的保镖数量会多一个女保镖,算是优待。

这会还是博罗国的雨季,天气有点闷热,车厢里人一多之后,就显得污浊不堪。

车窗不敢打开太大,太大了雨水会溅进来,车窗也不能不开,不然车厢里要成了闷罐车。

吴源不自觉的挤到了一个车窗缝前,些许雨水挤进车厢,带着清新的空气,感觉好受多了。

跟私家车凉爽的空调,清新的空气,那是不能比的。

不过出行的百姓,倒是习以为常,有座位的闭目养神,没座位的只能叽叽喳喳聊天消磨时间。

有聊相亲的,有聊工作的,有聊买房的,有聊吃饭的,也有聊就医上学的,就是一个小社会。

有说普通话的,也有说粤语的,偶尔也会蹦出来几句闽南语的,这个吴源就听不懂了。

“这边什么都好,就是太闷热了一点。”

“是啊,我来了这边之后,老寒腿好多年都没了,冻疮也没了,不过孙大夫说我现在湿气重,要去湿。”

“可不是?天底下哪个地方没毛病?这里,就是天天泡在水里,能少生病,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别说,我们厂,每年两次体检,基本就这结果。

医生说,有条件的家庭,还是配备个空调好一点。

可以保持凉爽和干燥,反正咱国家,电费是真便宜!”

吴源突然脑子一动,要是公交车上也装上空调,再不济装上电扇吹吹,也是好的嘛!
他看了看车厢,里面没有这些设备,真是恨不得马上掏出小本本记下来,这也能提升一下老百姓的出行体验的吧?

果然,还是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日常聊天,才能得出一些想法啊。

于是他继续听着。

“听说是国家给发电厂补贴?”

“是么?反正咱老百姓,也没什么好图的,国家给补贴,总归是好事。要是不补贴,跟内地一样,俺可舍不得用。”

“家里空调都装了,还舍不得用那点电费?那不是舍本逐末了?”

“我是说,如果电费太贵的话。这不电费很便宜么!”
“也不便宜。我老公算过,家里人越多,电费越合算。”

“这是什么道理?人越多还越合算?”

吴源却没有继续听下去了,因为他到站了。

刚刚保镖队长经过他的时候,还用手肘顶了顶他,因为他听的太入迷。也就人家乘客不是专业人士,随便他听而已。

吴源却是知道电费人越多,越合算的原因。

博罗国的电费是阶梯电价,一个人有固定的用电额度,家里人多,廉价用电额度就会变大,超出这个额度,电价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样,既不会让老百姓像老美一样浪费,也不会因为心疼电费,舍不得开空调,闹出毛病。

博罗国的能源,实在太丰富了,国内发电的煤炭,几乎只要付出运费和煤矿的运营成本,煤矿没想着从国内电厂这边赚钱,因为这是指标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

而电厂,对于民用电价,也只是收取很廉价的费用,至于补贴吗,倒是没有,从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上找补赚回来罢了。

火电的特点就是稳定,所以博罗国有很多电厂,覆盖多少范围,成本利润几何,都算的清清楚楚。

电厂也是王家和各地政府的产业,对老百姓的电很贴心,但盗用民电的,电厂抓的也狠,那都是他们的利润和奖金啊。

而空调,才是政府补贴的,每户家庭,政府补贴一台空调的一半,三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政府免费赠送一台空调。

反正天热的时候,大家挤一个屋子里睡觉,也算凉快。

想要造人?

不会挑个孩子们不在的时间么?没时间的,不会创造个时间么?
所以博罗国人的生育热情还是很高的,孩子多,国家补贴的叫人心动的很。不生干嘛?
吴源看着偌大的上京火车站,一时感慨万千,他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坐过火车,都是跟着父亲直接坐的专列……

挠了挠头,仔细回想了一下老师教的,得去先买票!

还好,大大小小的售票处指示牌,中英马三种文字,十分醒目。

他只能自己撑着伞,跑去售票处买票。

看着售票长龙,他觉得,是不是应该多开几个窗口!

他的队伍移动的十分缓慢,儿两边的队伍,速度就快的多了,吴源都感觉,本来看着熟悉的人,都排到前面去了,这也让吴源等待的越发急躁。

他不但要买自己的,还要把三个保镖的一起买了,不然,大家不是分开了嘛?

但三个保镖又不能明着出来跟他一起排队买,四个人排队,总不至于四个人都慢吧?

倒不是说那样他的身份容易曝光,而是,连买票这样的事都不体验一下,怎么知道老百姓买个票都居然这么不容易?

出发前,老师提醒过大家,能不用保镖的,尽量不要让他们出场。那样会使得微服私访失去意义。

“#¥%”

“什么?”刚刚一个人经过吴源什么,说了一句什么,太快了还是太轻了,他没听清楚,忍不住问道。

那人立马倒了几步,凑了上来,看吴源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小步,不由得微笑着小声道:
“要买票么?不用排队!”

哦,黄牛啊!
吴源一下子来了精神。

按理说,他是接触不到黄牛的,他需要什么,他们家都会给准备好。

但同学们有时候分享一些演唱会,会不自觉的分享找黄牛买票的体验啊。有的黄牛就赚个辛苦钱,有的黄牛就心黑了,非得狠狠宰你一刀。这种黄牛,不吐槽一下,都对不起被宰的冤大头。

看了看前面那长长的队伍,吴源觉得,体验一下黄牛的票,也不算是坏事。

说不定能碰到一个心黑的黄牛呢?
要是那样的话,岂不是还没出门,就开张了?

他咽了咽口水,还没说话,那黄牛先说话了:
“不贵的,我们就赚个辛苦钱。”

你要是真的只赚个辛苦钱,俺也就不举报你们了,吴源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跟着黄牛走出了队伍。

他这一动,三个保镖也陆续跟着动起来了,因为没看到吴源被强迫,而且是主动跟着走的,他们也就是散在一边,慢慢的靠过去而已。

“大学生?来旅游的?”黄牛热情的问道,虽然普通话不是很标准。

吴源当然不能说自己是来旅游的了,那不是主动送菜了么?

连忙换了粤语道:
“冇啊,过年到舅舅屋企玩下。”

那黄牛也笑了,那不还是外地人?

“我们博罗国的元宵灯会,特别是上京的元宵灯会,全世界出名的!
多少东南亚的华人来玩。

大学生你从这边走,你买票到哪里啊?”

吴源立马警惕起来:“我想买嘅票,你唔会冇咗挂?”

那黄牛不乐意了,眼睛一瞪,道:
“全博罗国的票,没有我们买不到的!

我们会互相换票啊,就算我手上没有,别人手上肯定有的,你放心好了。

我们做这个这么多年了,还骗你做什么?”

吴源这才道出了他的目的地:

“我到拉曼道,我帮舅舅舅妈他们带票,我要买四张,多少钱?”

黄牛点点头,道:
“再晚两天,就是我们上京灯会最热闹的时候,你们都不看,真是浪费啊!
大学生,今天你是我第一个客户,这样,一张票我给你50块,四张票200,怎么样?”

吴源眼珠子都瞪圆了:
“一张票才22块8,你收我50??”

50博罗元,对他来说很便宜,但翻倍,就很不便宜了!

黄牛不乐意了:

“大学生,我们帮你节约了多少排队的时间?
你看看!现在队伍多长?

多少人来了上京,先排队买回去的票,是不是?

你现在再回去,又要排到最后了,不知道排到天黑,你能不能买到票呢!”

吴源觉得上了这黄牛的当了,不然现在他应该排在队伍的中间了!

哪里还要重头再排?

票,小爷先买了,回头再跟你算总账,记住你了!
“那我买四张票呢,能不能优惠一点?”吴源还记得老师教的,东西买多了,要记得还价!

黄牛这才笑起来,道:
“180,不能再便宜了!”

吴源在心里已经默默的给黄牛画了个×,也就不计较什么了。

“票在哪?”

黄牛道:
“你跟我来,记得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本章完)

(https://www.mangg.com/id120170/567924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