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光甲-大众超级工厂
“先生,你来的时间点恰到好处。”负责接待他的华国籍大众员工小朱说,“今天莱特先生和SpaceX的埃隆·马斯克会一起来视察大众和光甲航天合建的智能工厂。
DLR那边表示,让大众帮忙创造你和莱特见面的机会,如果你不用休息的话,那今天下午也许会是一个机会。”
休息?休息毛线,别说从里约热内卢到申海的空天客机才两个半小时的航程,就算刚飞完四十个小时没睡,那也得等见完莱特再休息,马库斯心想。
“不需要,帮我安排,莱特和埃隆不是在燕京开国际航天大会吗?”马库斯接着问。
他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才有助于他和莱特的第一次见面。
过去德意志专家或者企业家能够单独见陈元光的机会非常少。
哪怕大众和光甲航天之间有着密切合作,但这种合作他们见到的都是林甲,而非陈元光。
所以DLR和大众帮他创造了这样的机会,马库斯绝对不会错过。
法兰西有巴文迪教授在,加上法兰西几乎是光甲航天最早的风投方之一,有着先天优势。
德意志要想在航天竞争中获得相对有利的地位,获得和法兰西差不多份额的蛋糕,那么和陈元光以及其背后的光甲航天打好交道至关重要。
“他们在国际航天大会的议程已经结束了,所以马斯克提出想要来参观一下大众-光甲超级智能工厂。
所以这次莱特先生才会全程陪同。
过去像光甲汽车,都是莱特先生的妻子林女士,也是光甲航天的CEO,全程参与,莱特先生过去从来没有露面过。”小朱的德语相当标准。
得益于智能眼镜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过去两年时间里,在跨国企业需要广泛和外国同事或者客户沟通的人发现,对方的语言表达要准确得多,口音也有所提高。
小朱自然也不例外,在智能眼镜的帮助下,他几乎能够达到专业汉语-德语同声传译的水平。
这也导致大量同传面临着失业风险。
原本只有你能做的事情,现在一个刚回国的留学生也能做,那你凭什么拿一个小时大几千rmb的薪酬呢?大学生把同传当副业来做,卷起来大几百甚至两百块都做。
老中卷起来实在太吓人。
“时间?”马库斯听完后问。
“现在暂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小朱说:“但过去林女士来视察预定的时间只会提前不会迟到。”
马库斯点头:“好,我回酒店把行李放一下我们就去工厂。”
小朱解释道:“先生,因为你要在申海呆至少半年以上,大众已经帮你在徐家汇附近租好了房子,现在S1开车前往的是公寓而非酒店。”
“好。”马库斯说。
申海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自然是很出名,尤其是在华国开放过境免签,大量外国人拍了China travel视频后,就更出名了。
但申海具体的地点没那么出名,过去哪怕是陆家嘴这样的地方,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也无法和纽约的时代广场、伦敦的大本钟又或者是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相比。
现在情况又不一样,得益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开着捷达在申海大街小巷乱窜,摄影师抓拍下了其在徐家汇西岸传媒港周边行驶的照片,该照片集合了霓虹招牌、环形天桥、红绿灯和机器人所有赛博朋克需要的元素。
该照片堪比霓虹投降消息传回纽约后时代广场水手和护士的世纪之吻,获得当年普利策奖是小事,被大众认为是人工智能入侵的标志性时刻,连带着徐家汇成为了申海在外国知名度最高的地点。
徐家汇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
西部传媒港的地租连带着上涨了超过20%,大把老外在落地申海后选择去那周围拍照,最好是能租一辆捷达,照出相同的视觉效果。
如果你晚上去,无论什么时间,都绝壁能发现五辆以上的捷达在那天桥上面转悠,后面跟着汽车在试图抓拍。
做这生意的摄影工作室不但赚老外的钱,也赚华国人的钱,老外去拍之后,大把的华国人也爱去拍,拍了之后发小红书获得大量点赞。
别提不可能,就是有人好这一口,之前提到的世纪之吻,2015年的时候光是申海就有70对情侣分别穿海军服和护士服模仿这一画面合影留念,要知道原场景是时代广场还不是申海呢。
更别说申海本地有这样的历史时刻照片,会有多少小红书er去模仿。
这拍照在小红书上都成为申海旅游必备打卡项目了。
其中光甲航天的员工是能够在内部办公管理系统里申请借当年那辆捷达的,用那辆捷达拍照,则在车牌号上都进行了致敬,还有隐隐暗示我男朋友在光甲航天工作的意思。
而且哪怕不借给女友拍照,自己要是能借到,租给摄影机构,摄影机构开出的租车费是单日10000元,差不多是劳斯莱斯租车费用的一半。
所以哪怕女友要拍照,光甲航天的员工把车申请借到之后也是先租给摄影机构,然后跟摄影机构谈一个抵扣价格,让摄影机构帮女友拍一张致敬照片。
所以小朱提了徐家汇之后,马库斯压根不需要对方解释,他就知道是在哪。
没少在抖音或者推特上刷到。
当马库斯洗漱完在工厂一边等待陈元光的到来,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准备着要和陈元光聊的话题时,维奇的视频也已经剪完分上中下三集发在了抖音上。
“观众朋友们,我们的头等舱采访今天迎来了全新升级,这次要去采访的是空天飞机的乘客,空天飞机的机票是8万美元,比过去最贵的头等舱,阿提哈德航空的空中官邸还要贵。”
阿提哈德航空的空中官邸主要航线是阿布扎比到伦敦或者到纽约,其价格在2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
“所以我这次也是为了观众们看的开心,花高价买了张空天飞机的机票,从里约热内卢回到申海。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够多给我三连,让我能回点血是一点!”
可以从维奇表情里看出,这价格是真担心肉痛。
视频迅速登上了当天b站的热榜,获得了b站的官方推流。
在广大b友们的扒皮之下,马库斯的身份一下就被扒出来了。
“马库斯,前德意志航天中心工程师,曾参与过阿里安系列火箭的研发,是阿里安5火箭的总工程师。
离开德意志航天中心后,马库斯参与了小型火箭研发公司HyImpulse Technologies的创办,为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该项目失败后于2018年创办了致力于可回收火箭研发的新公司Isar,为该公司CEO。
卧槽从履历上看,绝对的大咖啊,看来Isar也失败了。”
“在外网上搜了下,德意志的航天中心官网上现在都还有他的照片,身份应该是真的,只是奇怪这样的角色怎么会跑去大众任职?哪怕对方失败了两次,以他的履历想继续在航天领域找个工作应该随随便便吧。
哪怕去阿美莉卡,像蓝色起源和波音给他个高管职位不成问题,这种人才跑去大众不是暴殄天物吗?还是大中华区的大众,大众的发动机研发又没放在华国。”
“有没有可能他是来加入光甲航天的呢?明面上不敢这么说,实际上是被光甲航天挖来?”
“也不可能,他没搞定的可回收火箭,光甲航天一年就搞定了,而且众所周知光甲航天现在的火箭发射技术都是基于电磁加速装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发,他的技术栈和光甲航天的发展路线一点都不搭。
至于重新培养,那就更不现实了,他都快六十了,光甲航天从清北任意一所高校招个理工科博士都比他的培养价值高。”
“还有一种可能,其他公司想进入火箭发射领域,毕竟航天是未来,火箭发射又是航天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其他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把他挖来担任总工程师?
可能这些新公司觉得他在德意志搞不定是因为德意志的人或者供应链不行,而不是他不行,换到华国这个环境来,有光甲航天培育好的供应商,他作为总工程师绰绰有余?”
“不可能,作为航天领域的从业人士,我想告诉各位一个很明确的事情,那就是所有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公司,都得做好你和光甲航天的差距是一千亿到无限大这个区间范畴内,无限大到底是多大,取决于你花多少钱可以搞定常温超导技术。
所以在有第三方实现常温超导技术突破前,是不可能会有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哪怕常温超导材料被研发出来,你也要投一千亿,只是为了追上现在的光甲航天,等你投完这一千亿,光甲航天和你的差距可能没有缩小,还反而增加到了两千亿。
所以别说普通初创公司,就算燕京现金王来也做不到。”
网友们讨论的最激烈的就是马库斯到华国来的目的。
这就是国情的差距。
作为老欧洲的民众,对阿美莉卡实在是又爱又恨,尤其像马库斯的身份,本国利益要让渡阿美莉卡利益的屈辱感更是常年萦绕在他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换老中,那可不一样,老中自始至终就没给阿美莉卡当过狗,压根无法对马库斯的忠告感同身受,你说珍惜自主?华国有不自主的时候吗?
所以评论区里压根没人讨论他的忠告,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只有几条关于协和式超音速客机暴毙的惋惜悼念。
“莱特,我看了光甲汽车的宣传片,它非常具有吸引力,我身边的朋友他们无一例外都想从华国专门运一辆回阿美莉卡来开。
我已经后悔从光甲汽车这撤资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设计,它完全颠覆了我对汽车的认知。”马斯克说。
前两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陈元光开着一辆带有变形功能的汽车参加了颁奖典礼,并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做了获奖感言。
当时除了陈元光外,马斯克也开着特斯拉的变形汽车参加了颁奖典礼。
后来特斯拉、宝马、奔驰、小米、比亚迪等一众车企都推出了自己的变形汽车,这些变形汽车具有能够变成人形的功能,可以跨越一定的障碍物。
但除了特斯拉的Robot 1外,其他车企的这类变形汽车都卖的不好。
哪怕宝马的,都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惨淡。
本来马斯克以为光甲汽车的第一款车也难以逃出这样的设计陷阱,走变形金刚这样华而不实路线。
毕竟光甲在高科技领域的品牌号召力丝毫不比特斯拉弱。
做一款变形金刚,也具备卖高价的基础。
结果光甲汽车的第一款车确实具备变形功能,只是此变形和彼变形截然不同。
“这全是依赖于林的功劳,我只给了她一点小小的建议。”陈元光笑道。
他们一边攀谈,大众的工作人员们围在四周,其中马库斯也在。
走在最前面,头上戴着扬声器的是大众的介绍人员:
“由大众集团和光甲汽车共同建造的超级工厂,利用了大量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对其进行改造。
从供应链管理、质量检测、柔性生产、能源管理、设备维护、人机协同这六个方面,对汽车工厂进行了全面升级。
其中在供应链管理层面,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季节性需求,实现零部件采购的实时调整,利用ai算法对物流路径进行计算,优化车辆运输调度、仓储布局,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在供应商协同管理上,我们基于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了供应链的透明化,将实现零部件质量与交付状态的自动跟踪,各位请看.”
“在质量检测和工艺优化上,我们利用了ai视觉对车身焊接、喷漆和装配缺陷进行质检,准确率实现了6个9,也就是99.9999%,人工视觉检测被完全取代”
这一超级工厂用到的技术并不稀奇,供应链智能优化特斯拉有在用,他们通过人工智能去预测电池需求,好让供应商进行动态调整,匹配交付节奏。
而ai视觉质检,宝马的德意志工厂也在用这一技术,据他们所说缺陷发现的效率提升了40%。
甚至模块化生产设计,大众的MEB平台就有用到,整体能够缩短30%的新车车型开发周期。
但这些技术都是分散的,不同车企的生产工厂,他们的技术创新领域不一样,光甲-大众超级智能工厂,是第一家人工智能时代的汽车工厂集大成之作。
这就是和大众合作的意义所在,靠光甲汽车自己,是绝对做不到把这些先进技术如此系统性的整合在一起的,因为你没有大规模汽车生产经验,没有足够的建厂经验,你很难完成这种系统性创新。
另外在技术上也有大量升级。
以ai视觉质检为例,宝马工厂的ai视觉质检准确率只能做到99.9%,也就是说1000辆里有一辆可能出问题,他们还是无法完全摆脱人工。
在陆奇团队主导下优化后的ai视觉质检算法,能够提高到6个9,这就完全摈弃了人工质检流程了。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马斯克无疑是绝对的内行,他在参观完之后,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特斯拉申海工厂的升级改造计划迫在眉睫。
要是能够用上大众-光甲超级智慧工厂这套硬件和系统,特斯拉的利润率起码能再加五个百分点。
“把他们的创新点都记下来,我们也要在申海超级工厂的三期用上这些新技术。”马斯克侧身和他身边的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低声说道。
“好。”
然后转过头来对陈元光说:“莱特,这套工厂的系统卖不卖?”
在成为阿美莉卡太空战略委员会的主任,全权负责核弹变轨技术研发的马斯克已经远离特斯拉管理一线,现在由职业经理人接任特斯拉CEO了,但他在特斯拉还是有很高话语权。
而且向光甲汽车学习人工智能,这不丢人。
陈元光说:“我不知道。”
站在陈元光身边,牵着他手的林甲婉拒道:“抱歉,这系统用到了大量光甲航天的自研算法。
如果特斯拉能够接受算法不开源,我们出售这些模块,后续维护升级都有光甲汽车来进行,那可以讨论,如果不能接受,需要公布源代码的话,那很抱歉,暂时不接受这样的合作模式。”
并不是所有技术都会开源。
Meta的LLM模型有进行开源,但谷歌最核心的Gemini就没有。
谷歌的PaLM模型甚至都没有开源完整版,只公布了小规模的版本。
“好吧,我回去考虑一下。”马斯克露出遗憾的表情,显然是打算自研了。
常温超导材料追不上,这种超级智能工厂还追不上吗?
再不济找大马的阿尔法科技合作也能办得到,目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企业端应用做的最好的厂商就是阿尔法科技。
(本章完)
(https://www.mangg.com/id120054/567926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