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英一口气送了许多份子钱出去,村子里除了过年的欢闹,也多了一分办喜事的喜庆。
因为冬天才有点农闲的时候,尤其鲜花皂作坊只有在年节期间才会放长假,几乎是一个月的假期,所以不想要耽误上工的人家,成亲办喜事都会选这段时间,故而板桥村及附近几个村镇,这几年办亲事都习惯了集中在腊月和正月这段时间。
今年张爱英一家回来已经算是晚的了,就这还赶上了一家的喜宴,等到开年正月间还会有刘家的喜宴。
至于宋宝花,林记布坊毕竟也算是在县城都有头有脸的富商大户,各方面的礼节都是非常讲究的,不管是之前三番几次诚心实意的上门求娶,还是如今定下亲事后的各项流程,那都得遵循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步步进行,一步都不能省。
宋家是女方,林家这样的举动正是表明对女方的看重,他们自然也不会催促,所以现在还没走完流程,真正成亲的日子还要等一段时间。
另一边,姜琬也在问起宋宝花这件事:“你的亲事怎的这么快便定下了?那位林郎君什么样的人,你可都了解清楚了?”
“不敢说了解清楚,但这件事确确实实是我自己同意的。”谈及自己的亲事,宋宝花并不如别的少女那般羞涩,反而一脸淡定沉着,“林家很好,林旭林郎君为人也不错,琬姐姐,我想,
这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亲事了。”
她说的冷静,但却更让姜琬心头发沉:“你这话是怎么说的?难道又是什么人说了不中听的话,你又何必将那些糊涂之辈的话放心上——”
“不,琬姐姐。”宋宝花握住姜琬的手,打断她的话,“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这件事我已经认真想过了。我始终是要嫁人的,嫁到别的人家,没有几个会让我继续出来做事,但是林家不一样。”
“你知道吗?那位林东家之所以会相中我,正是因为我在鲜花皂作坊做事,他看中了我管事的能力,林记布坊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能管事的人。而这也正是我想要的,姐姐,你我虽未明言,但想来你是明白的,这么几年我一直不愿成亲便是不想又回到后宅做那除了打理家务便什么都不能做的人。不想一辈子只能寄托在男人身上。现在的林家于我就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去了林家,我还能有更大的空间和舞台尽情发挥。琬姐姐,你不为我高兴吗?”
姜琬听她这么冷静理智分析,对上宝花的眼神,叹口气:“只要你愿意,我当然为你高兴,只是,你真的就甘心吗?”
把自己的婚事完全当成交易和筹码,一桩桩一件件的好处都说了,却没有提过一句未婚夫。
是不在意呢?还是因为不期待所以不能在意?
“琬姐姐,你们总是想这么多。”宝花摇摇头,自
己笑了,“这世界上那么多女子,又有几个成亲嫁人是真的找到了如意郎君?与其寄希望于那些男女之情,还不如能实际抓握的好处。再说,姐姐你又怎知,我与林郎日后便不能琴瑟和谐呢?”
她狡黠一笑,“日子不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么?琬姐姐你与乔二哥难道也是婚前便能知今日么?何况那林旭生的俊美,我见之也欢喜,总比那些个农家汉子好看,又读书习字,方方面面来说都是我赚了。”
“好啊!你这小丫头!”姜琬一下子抬起眼睑,伸手就在宝花头上敲了一下,“枉我在这里为你考虑,你这还拿我打趣起来了。”
宝花捂着脑袋:“那也是姐姐跟我亲厚,我才跟姐姐说这些心里话。这算什么打趣?姐姐这样说我可就伤心了。”
“少来。”姜琬继续在她眉心点点,“你这心里都算计的明明白白了,偏要跟我绕那么个弯子,不是想要逗我是什么?”
“那我也说的是实话。”宝花这下也老实了,“姐姐。别跟我生气嘛,其实我也不算隐瞒,一开始我对这桩亲事的最大考量确实就是那样,至于别的什么都是在其次了。姐姐虽是为我好,但同为女子,定然也比我更清楚,真要奔着情爱去,说不定便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脑子清醒些,一开始便为自身图谋,什么情爱,日子久了,感情总是会有的。夫妻同盟利益交杂,远比单
薄的情爱更为牢固。”
她这一番话说得完全在理,姜琬不由神情复杂。
她在想,宋家环境应该挺单纯,宝花这么多年在作坊中在村里应该也没遭受什么打击吧?为何宝花能将这些道理都看的清清楚楚?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宝花摇摇头,“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但琬姐姐,此事你无须担心。我与林郎已经有了约定,日后他便是继续读书也不会再如从前执拗。何况,就算仍旧那般执拗读书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读书科考屡试不第虽叫人笑话,但毕竟也是正事,总比吃喝玩乐逛窑子败家的好。我看他性子也不错,慢慢磨合,我还是拿捏得住的。”
姜琬听她句句说来都有条理,这就是心中有盘算的,她到底还是感到欣慰:“好,你说的不错,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是我们旁观者杞人忧天了,姐姐信你定能过好日子。”
回头姜琬便也捡着能说的都跟张爱英说了,就是让她放心。
张爱英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还真是我们想多了。不管这林家到底如何,宝花能想这般清楚,以后的日子就不会太差。”
别说这世界,就是她上辈子,许多女性的婚姻观也都并不健全,不是被养成了恋爱脑就是随波逐流,并没有真切地认识到婚姻的本质以及自己应该掌握的筹码,甚至不乏女性被洗脑,也认为自己最大的筹码就是生孩子,认为想
要获得地位就得生孩子还得生儿子,就挺离谱的。
这一次回乡还有件事,今年不仅是胡琏中了秀才,张青云虽然没过院试,但过了府试已然是很大的进步了,又不知道怎么打听到胡琏中了秀才,所以早在他们还在府城的时候就几次递信,无非就是想要寻求什么科考秘籍。
实话实说谁有那玩意儿啊?
张爱英只能把乔多禄整理出来的一些读书笔记什么的送回去,反正有没有用都在这里头了。要说跟上辈子考试划重点,呵,不到考试的时候的时候那也没人能画出重点来啊!
在这个年头就更是了,虽然说考秀才都是在本地考,出题人和考官也是本地的,但同样,考的就是四书,能把四书背熟了基本就差不多了,这也没法画什么重点,是真正的重点就在那几本书里了。只有乡试这一步才会有考官的不同偏好与侧重点,但是问题又来了,这时候的考官和出题人都是临时派过来的,一般人开考之前都打听不到是谁,更别说对症下药划重点了。
(https://www.mangg.com/id119207/567925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