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召集边军,举国之力
一战之后,守军再无出战想法。
不论伍云召如何挑衅,也都无动于衷。朝廷众将又不傻,明知道打不过,岂能出去自寻死路?
面对这般情景,伍云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令人尝试性强攻。
但潼关作为关中险要,显然没有这么容易被攻破。局面依旧陷入僵持。
又是数日之后。
樊虎领兵赶到,与伍云召合兵一处,继续对潼关的进攻。
虽然伍云召没有拿下潼关,但是樊虎并没有责怪的意思。他早就知道,想要拿下潼关,并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伍云召等人实力不俗,之前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想要一鼓作气将之拿下,却绝非轻易之事。
总之,樊虎已经做好准备,大不了在此鏖战一场,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大夏,杨广现在已经难以阻挡大夏的崛起了。
宇文成都带领援军,亦是赶到了潼关之中,却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他们只能在其中被动挨打,等待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机会。
——
前线的战况,自然都送到了杨广面前。
这段时间,杨广内心是越发的忧虑,毕竟大夏的兵马,已经打到潼关了。
而潼关则是关中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等到大夏精锐攻破潼关,席卷关中,他该如何是好?
杨广脸上有些苦恼,他当真没有想到,自己登基之后,竟然面临这样的局面。
他还期待着,自己能够成就不世伟业,能够名留青史之上。
可是现在看来,想要做到这件事,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甚至要成为大隋的亡国之君了。
等到反贼杀到大兴城外,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看着手中的急报,杨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勉强冷静下来,他目光灼灼,双眸犀利的盯着大殿之中的那道人影。
正是宇文化及在此。
很快,杨广沉声道:
“宇文化及,如今前线战况危急,反贼来势汹汹,而我大隋精锐,竟然只能被动防守。
照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潼关也要危在旦夕了。
之前朕不是已经下达命令,让天下各路兵马起兵勤王,为什么到现在也毫无动静?”
说起这个,宇文化及迟疑了一下,但还是拱手答道:
“启禀陛下,恐怕这天下之人,也都蠢蠢欲动,他们如今正在观望,想要看局势再做行动。
如果潼关发生变故,恐怕这些奸佞之臣,都会作壁上观。”
听得宇文化及之言,杨广顿时面色冰冷,咬牙切齿的说道:
“狗贼,全都是狗贼,朝廷对他们如此恩厚,结果到了危难关头,他们却一个个熟视无睹,如此狼子野心,如此乱臣贼子,全都罪该万死。”
如果此刻杨广掌握主动权,那他一定会将这些不遵号令之臣斩尽杀绝,毕竟杨广本来就不是好脾气,他也不是优柔寡断之辈。
不管是什么皇家贵胄,功勋大臣,只要让杨广不满意,生杀予夺都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在宣泄完之后,杨广忽然陷入沉默之中,也为他意识到,哪怕他在这里骂的再凶,似乎也无济于事。
因为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他的命令似乎影响不了什么。
这是他绝对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那他现在该怎么办?
应该如何才能改变局面?
他是绝对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他也要拼命争取,他是杨广,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
他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岂能就此了结?
就这样,杨广心中微动,他目光死死的盯着宇文化及,说道:
“宇文爱卿,现如今局势如此危急,你可有何良策,能够改变当今局面?”
宇文化及之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作为杨广的亲信,和杨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杨广陷入绝境,那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宇文化及已经被无数百姓称之为大奸臣了。可以说,他和杨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这个时候,宇文化及也顾不上迟疑,短暂思索之后,便是将自己的答案说出:
“陛下先前只是传令天下,可以起兵勤王,却并未指名道姓,恐怕有不少势力,都想要伺机而动。
同时,陛下之前并未调动我大隋边境之军,如此国家存亡之际,虽然边境危急,却也顾不上太多了。
倒不如先调遣边军前来支援,共同讨伐反贼,纵然外族来犯,等到剿灭反贼之后,再打回去也不迟。”
此言一出,杨广不由的陷入沉默之中。
他当然明白宇文化及的意思,大隋边军无疑是至关重要,防守着大隋的边境,让外族不敢入侵。
如果杨广当真大肆调动边军,固然可以获取力量与大夏抗衡。
但边境之地失去了防守,那些外族肯定会肆无忌惮的烧杀掳掠,到时候会发生何等变故,真是难以预料。
然而这种顾虑,只持续了短短时间,便彻底烟消云散了。
杨广的性格便是如此,他只在乎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尤其是在他登基之后,他更是觉得唯我独尊,他觉得天下之事,皆在于他一人。些许百姓,些许疆域,又算得上什么?
如今最紧要之事,当然是剿灭反贼,至于边境的问题,往后再说也不迟。
总不能等到反贼杀进关中,把大隋江山交给其他人吧。
这才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结果。
而这也是宇文化及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与宇文化及对杨广的想法颇为了解,他很清楚杨广的性格是什么。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提出这个建议。
就这样,在这诡异的气氛中,杨广缓缓站起身来,他目光灼灼,眼神颇为犀利,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就这样吧,传令下去,调集我大隋边境兵马,让他们前来勤王。
同时再传令各地镇守,如果他们还不肯出兵前来,那就视为造反。
朕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当真以为,反贼会轻易接纳他们吗?”
做出这个决定,对于杨广来说已经是殊死一搏了。
毕竟反贼距离关中,只有一线之隔。如果潼关失守,杨广唯一的选择,就是抛下大兴城落荒而逃。
到时候,他身为大隋之主的威望,将会跌落谷底,局面只会比现在坏的多,恐怕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杨广终究还是大隋天子,虽然大夏虎视眈眈,却依旧没有将大隋覆灭。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如此坚决的下达命令,应当能够达到一定效果。
否则等到杨广穷途末路,再想要号召天下,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人生在世,看重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所谓忠君报国,那只是少部分人而已,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忠心耿耿。
同时,因为杨广的所作所为,早就让不少人对大隋对朝廷失望了。
虽然他们现在没有揭竿而起,并未真正造反,可是他们已经不愿意替杨广卖命了。
宇文化及听得杨广之言,倒是没有犹豫太多,连忙去准备旨意,让人快马加鞭送往各地。
做完这些,杨广可算是松了口气,他无法预料自己最终的命运如何,但是在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之前,他绝不会束手就擒。
——
如今的太原局势还算安稳,在此之前,突厥外族没有入侵的想法,但是在李渊归来之后,整顿兵马,积极备战,使得突厥不敢贸然行动。
毕竟在此之前,突厥和北平府大战,损失惨重。
而在晋阳城内。
李渊正在书房之中,他的心情还不错。之前他跟随朝廷大军和大夏作战,那才真是心惊胆战,如今面对突厥,倒是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虽然突厥外族战力不俗,可是李渊也不是易与之辈,他太原的兵马并非不堪一击,只要外族敢来,李渊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可大夏就不一样了,回想到之前的次次大战,李渊不免有些绝望。
不管朝廷一方聚集多少兵马,有多少大将也都无济于事。樊虎的实力太强了,如今的大夏也是发展迅速。
仿佛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根本无法改变。
然而,李渊的欣喜并未持续太久,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乃是府上亲兵进来禀报:
“老爷,有大兴城使者传旨而来。”
听得此言,李渊顿时脸色微变,虽然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已经察觉到情况不对。
杨广突然派人传来旨意,这件事情肯定不简单。但是李渊知道,自己无法拒绝,除非他当真下定决心,要起兵造反。
可是这件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犹豫了一下,李渊向那亲兵低声说道:
“去把建成和世民叫来。”
就这样,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来到了李渊面前,使者也进入府中。
也不耽搁,使者出示了杨广的圣旨,这圣旨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让李渊率领太原精锐兵马,前往关中助战,剿灭反贼。
这个消息让李渊心中微惊,他当然能够看出这圣旨代表了什么。
恐怕,现在的朝廷,处境已经非常不容乐观。
若非如此,杨广也绝对不会丧心病狂的调集边军主力前往支援。
如果是少量调动边境兵马,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如果直接将主力调走,那外面盘踞的外族,绝对不会当做没看见。
到时候,他们趁机侵略边境,又该如何是好?
在使者面前,李渊倒是没有犹豫太多,他连忙拱手领旨,在使者休息的同时,他连忙将李建成和李世民,以及手下的亲信召集到一起。
随着视线扫过,李渊神色异常凝重,沉吟之后,低声说道:
“陛下此番下令召集各路边军,前往支援关中,此事已然无可避免,若是不遵圣旨而行,那就要沦为反贼了。
若是往日,调兵自然没有问题,可若是我们就这样走了,边境又有谁来防守?
到时候外族肆虐,突厥侵入大隋疆域,恐怕会有无数百姓遭受劫难。”
这只是其中一个理由。
在李渊心中,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如今的太原,已经是他的根据地了,如果他将大量兵马调走,那接下来外族入侵,损害的是他的利益。
多少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说到这里,此间最年轻的李世民,忽然斩钉截铁般说道:
“父亲,现如今朝廷失德,天下动乱,陛下如此调遣兵马,简直是视边境百姓如草芥,如此昏庸之主,我李家何必为他卖命?
夏王乃是我李家恩公,与我李家有旧,不如我李家与朝廷割裂,直接投靠大夏,日后定有我李家容身之地。”
此言一出,李渊目光微凝,他面色肃然,同时沉声呵斥道:
“世民,你方才之言,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
就算如今朝廷落入下风,但天下之主依旧是陛下,我李家若是兴兵谋反,绝对没有好下场。
此番陛下征召边军,显然不只是针对太原一地,恐怕各路兵马都已经得到消息,陛下是倾国之力,欲要一鼓作气剿灭反贼。
别看现在大夏气势正盛,可若是面对大隋众多边军,结局依旧难以预料。如果发生什么变故,我李家恐怕就要家破人亡了。
是以为父已然决定,还是要遵从圣旨,领兵前往支援。但是太原也绝对不能让外族进犯。你们谁有两全之策?尽管直言。”
李渊心中忐忑,不愿冒险行事。
因为这是一条不归路,如果当真拥兵自守,那就再也没有后悔的余地。
到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虽然现在大夏占据优势,但是谁也不知道,大夏是否能够笑到最后。为了自己,也为了整个李家的未来,李渊当然不敢妄作定论。
李世民本来还想说什么,可是见李渊如此坚定,他犹豫了一下也不再多言。
有些事情,虽然现在还没有尘埃落定,但是在不久之后,就能看出端倪。
可李渊不听,他有什么办法?
而旁边的李建成,则是开口建议道:
“父亲所言极是,大隋边军聚集,战力不容小觑,我李家确实应该稳妥一些。
到时候,视战况再做决断不迟,不管怎么说,夏王也是我李家恩公。有这一层关系在,我李家并非毫无选择。”
李建成的话语,让李渊微微点头。
(https://www.mangg.com/id117881/567928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