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18章 蒙古第一名将

第218章  蒙古第一名将

        川军战斗力在崔与之任上还是有的,自崔与之离开后,后面的制置使不行,兵备也越来越差。

        到赵与芮登基前,川军还在用这套阵法,但是因为兵备不力,长枪兵不能顶,弓手越来越弱,这套战术其实已经没什么用。

        赵与芮登基后,看到吴璘的战术比较认同,和孟珙商量了下,又改良了,正常情况下,后面还有一层炮兵,但现在炮兵来不及,还在几十里外,只能全靠步骑。

        赵与芮一个改良是,前排长枪兵加了盾牌。

        吴璘时的宋军,前排没有盾牌,全靠长枪,硬抗骑兵,关键还要求蹲着不动,有点发傻。

        这打打现在的金人和西夏可以,遇到暴风骤雨的蒙军骑射,就是送人头。

        而且这种打法对长枪兵的素质和纪律,要求极大,甚至要不怕死的人顶在前面。

        吴璘为什么要用主阵次阵两个阵,因为主阵老被打破。

        前面长枪兵一崩,后面骑兵冲进来,弓弩手就是送人头,所以遇到蒙军这种很容易被打崩。

        赵与芮的队列训练当然是纪律严明,不过他还是人性化的加了盾牌,并且不用宋人的圆形盾,而是用了欧洲人的长方形大盾。

        所以此时,高智耀看到宋军后也是一愣一愣的。

        只见宋军步兵纷纷下马,很多人马的一侧挂着长长的盾牌。

        这盾牌比他们见过的都大,而且是少见的长方形。(毕竟现在世界各国主流还是小圆盾)

        更让高智耀震惊的是宋军纪律。

        这些宋军到了之后随着命令飞快下台,列队,整个过程除了军官的命令外,几乎没人说话,而且动作快速到位。

        还有他们的精神和士气,更是高智耀难得一见。

        他自己的西夏兵,看到蒙军大股主力来后,都是垂头丧气,很多人脸上还有害怕怂缩的表情,根本没什么斗志了。

        而宋军们的表情没啥变化,眼神都比较锐利,有的人还挺兴奋,当然,也肯定有害怕的人。

        但整体气势和士气比西夏兵强太多。

        因为队列训练最大的用处就是提振士气。

        看过阅兵式的都知道,那种整齐划一和纪律严明,能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

        这些宋兵跟着赵与芮的人经过一年多的队列训练,加上伙食到位,不拖欠军饷,又经常看自己人的队列示范,大伙都知道自己的队形很壮观,很震撼,不容易被打破,这样大伙就有士气。

        再加上这边的川军也好,忠义军,忠顺军也好,在赵与芮登基的前两年都是一直在打仗的,所以现在看起来相当精锐。

        就在宋军下马背靠着葫芦河结阵的同时,拖雷也在布置进攻。

        拖雷在蒙古史上,被称之为最强的统帅,蒙古第一名将,很多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座下的“四骏”、“四獒,八大猛将都不如他,尤其他的战略眼光更是独树一帜,是相当厉害的。

        要不是他死的太早,估计南宋也早就亡了。

        此次是他第一次和宋军交战,他相当重视,也十分小心。

        拖雷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大股宋军。

        他知道父汗打算和宋国联盟,灭了西夏之后,就要考虑灭金的事。

        但宋人不讲武德,拐走西夏这么多牛羊马。

        但这样会不会破坏和宋人议和之事?

        拖雷只是想了下,马上摇头否决。

        宋人很好忽悠,到时道个歉,说几句好话,宋人皇帝和下面的臣子们就激动的要死,肯定还是要咱们联盟灭金。

        打是肯定要打,但怎么打,是打败驱赶,还是全部杀光,就要斟酌一番。

        “也客那颜”就在拖雷考虑要不要全杀了这股宋人时,拖雷身边大将奥屯世英上前道:“牛羊群都不在这,要不要末将带人过河,不管这股宋军,先去追赶牛羊?”

        ‘也客那颜’是蒙军中对拖雷的尊称,和宋人的‘大官人’相似。

        蒙军中,大部份人叫拖雷也客那颜,也有叫四王子,还有叫大官人的。

        而奥屯世英,更是拖雷部下十大猛将,都是历史上蒙军中的顶级将领。

        奥屯世英是女真人,祖上是金国人,辅助过完颜阿骨打征代辽国,还被封过异姓王,算是金国宗室。

        奥屯世英自小体格强健,勇武善射又精通兵法韬略,是金将中少有的大将之才,1211年,成吉思汗起兵分三路攻打金国,奥屯世英领军率部众来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知道是奥屯世英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亲赐虎符,命其隶属于先锋部朵火鲁彻立部下,后归属拖雷部随军西征,从此成为拖雷部下十大猛将之一。

        此人精通蒙汉金各国语言,文武双全,素有谋略。

        看到宋军背河结阵,他知道宋军打算在这里硬抗蒙军,但宋军的牛羊现在肯定没有人守着,不如先去夺一波,再杀些西夏人,岂不更妙?

        在奥屯世英眼中,眼前这股宋军和西夏军已经是死人了。

        只要他们先不管宋军,过河截断牛羊,这股宋军就没了粮食来源,后面围而不攻都行,慢慢游击,用不了多久,宋军不战自溃,定要全军覆没。

        这么打当然是可以的,但拖雷可不是简单的想灭了宋军。

        蒙古灭西夏在即,后面就要打算与宋结盟,共灭金国。

        眼前也是个好机会,先试探下宋军实力,而且宋军已经结阵,他拖雷身为大蒙第一名将,岂能避开不战,先取牛羊?

        “不管牛羊。”拖雷这时沉声道:“对方已结阵,定是想与我军一较上下。”

        “我想看看宋军实力,想必宋军主将,也想试试咱们大蒙勇士的弓箭。”

        “哈哈哈哈。”四周一片嘲笑声。

        宋军也配?奥屯世英眼中闪过鄙视之色。

        “奥屯世英。”

        “末将在。”

        “给你两刻钟,击溃这股宋军,我要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喏。”奥屯世英狞笑,脸上露出凶残之色。

        拖雷知道战马已经来不及追回,非常憎恨这些宋人。

        “呜”很快,蒙军集合准备进攻的号角开始吹响。

        “列队-——”宋军阵前张能和诸部军官的声音此起彼伏。

        哗哗哗哗,前面三排长枪兵,一手持枪,一手持盾飞快列队。

        砰,所有大盾重重立在地上,长枪兵们纷纷蹲下,此时只有帽子和眼睛还露在外面,身体已经全在盾墙后面。

        第一排长枪成四十五度架在前面大盾上,按训练时要求,当骑兵冲上来时,所有人身体尽量往下用力,把长枪尾部牢牢捺向地面,把长枪上部牢牢捺在盾上。

        但双方撞到一起时,要么长枪断掉,要么对方倒掉,长枪肯定不会乱飞。

        如果骑兵不冲,只是掠射,则举盾四十五度到身前,这么长的大盾,基本能全身覆盖,有效保护长枪手。

        四五六排全是弓手,所有弓手左右腰上都挂着箭袋,有人还从马背下拿下更多,放在脚下。

        七八排是第三层强弩手,弩手们带着腰刀,箭比较少。

        第九排十排是神臂弓手。

        神臂弓其实也是弩。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看这段描写,能射三百多步,相当厉害。

        宋代1尺长约30厘米,可见“弓身”长约1米,“弦”长约75厘米。弩矢的箭羽是木头制作的,弩矢长约数寸。如果是八九寸就是接近一尺。数寸应该大于4寸,小于8寸。大概在12到24厘米之间。不是很长。差不多一根筷子的长度,质量也不会太大。

        三百多步是指最大射程。而有效射程(约一百步)内入榆木半笴,也就是半个箭杆,大约6厘米到12厘米。这是很强的穿透力了。神臂弓发射的是小尺寸的箭,最大射程三百多步。有效射程能射入榆木6厘米到12厘米,穿透力相当强,威力也强。

        神臂弓当然有他的优缺点,时南宋军中装备神臂弓的比率大概十分之一,即一千人的军中,有一百神臂弓手。

        首先他对准确度要求高,宋军考核,射十箭中五箭为合格,但很少有人射合格。

        ’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恐惰于习射。送殿前、马步军司勘会,将中贴箭数并改为上垛,其一中贴此两上垛。”

        你看看,宋军让射中五箭就合格,结果没人射中,后来改为射中靶上半部就算合格。

        没办法,这玩意远距离想射中真不容易。

        所以面对大规模密集的步骑兵是有用的,要是对面兵马少,你弓又少,能不能射中,你就得看运气。

        其次对臂力要求高。

        起初,两宋神臂弓的弓力标准为2石3斗,这已经是超级猛将的臂力,岳飞、李平夏这等人才有。

        后来发现不符合现实,实战中神臂弓都是在较近的距离发射,用不着两三百步的射程,而且射这么远,很耗力气,还可以造得轻便一些。于是朝廷下诏,造了一种弓力1石4斗的神臂弓,更为轻便,对弩手的力气要求也小多了。

        但一石四斗已经不算低,同期蒙军和金军西夏军,普通骑兵弓都是八斗左右。

        所以神臂弓对军士要求比较高,力气比较大,选兵的时候,就少了。

(https://www.mangg.com/id114664/1677974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