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辽西走廊的陆上移民路线后。
大批海船转而运输物资,源源不断地将各类物资运至大辽河集散,为移民北上开荒做准备。
先到的移民瓜分了辽河流域的熟地,省去了开荒的环节。
再往北的那些土地,大多是生地。
生地耕种,需先开荒。
现代人很难理解其中艰辛,如果尝试着在公园里挖一个能够容纳武大郎尸体的坑,收获水泡、老茧、虎口开裂等功勋,就能理解开荒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体力活。
如此大规模垦荒,耕牛显然是不够的!
但是望着已经属于自己的 50亩地,并且 5年内官府不收一粒粮,所有人都觉得充满干劲。没有牛,自己当牛。
……
在关外的第一季粮食收获之前,吴廷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输血。
帝国财政压力山大。
好在吴皇亲手挖了京矿,压力大减。
如今,上到皇帝,下到关外移民都很乐观,坚定的认为帝国前景一片光明。
移民目前是两条线:
从山海关到盛京,从旅顺到盛京。
一路分田,一路向前。
很快,两条路线会师了。
一百多年了,关外从未有过如此热闹景象。五湖四海的人、冒着炊烟的村寨,似乎是一夜之间从地里长出来的。
直把盛京当汴京。
……
燕京旧都,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
店铺开业,百姓出门,一切照旧,然繁华不再。
吴皇依旧住在紫禁城,兼任矿长,指挥 2个军团的士兵继续挖。所起获的浮财已经飙升到了一亿五千万两。
这是独属于征服者的浪漫。
李郁下令退还了和珅的府邸、部分庄园以及少数古董字画,其余一概没收。
反正是永琰下令抄的和府,和寡人何干?
说起来,
永琰这一招金蝉脱壳够果断,城中的财富他只取一瓢,其他一概不要,全部丢给吴军。
洒脱!
吴军斥候出张家口,前出 400里侦查,未见一兵一卒。
清军西狩之队伍保持着一天 60里的速度,向西狂奔,溜得无影无踪。
也许,
正如永琰书信所说:
~彻底离开帝国传统疆域,绝不敢和上国开边衅。
……
李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事分轻重缓急。
金瓯无缺、厘清田亩、殖民南洋、治理黄淮、推出纸钞,每一样都很重要,远比追击永琰重要。
哪怕挑唆阿桂和贡榜王朝爆发全面战争,都比追杀永琰要重要。
所以,拭目以待吧。
一名禁卫军匆匆走进来,递上文书。
李郁展开阅读,随即皱起了眉头。
这是一封来自盛京的《移民工作报告》,目前负责移民工作的文官们阐述了他们的想法——步步为营。
简单来说,就是先填充原盛京将军辖区。多余移民在辽河周边安置,方便运输粮食,待一季粮食收获后,再组织他们向北移民。
……
李郁提笔批示:
“北伐暨移民乃是千载难逢的窗口期,靡费巨大,未来不会再有。”
“当毕其功于一役,摒弃稳重,锐意激进。”
“以第 6军团为移民前驱,先东征,灭吉林八旗。后北上,进攻黑龙江。”
“在冬季来临之前,务必先将移民屯推进至黑龙江最北之处。之后再考虑横向填充,逐步将东北土地瓜分殆尽。”
“黑龙江呼兰城(哈尔滨郊区)以北之移民, 10年内不征粮。并应该给移民屯配发火枪、刀矛,以抵御清廷残兵、马匪、哥萨克之袭扰。”
“移民宜快,不宜慢。步伐再大一些,效率再高一些,莫要怕出错。偶有纰漏,无伤大局。”
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留白。
想必,殖民部的官吏们看了会知道怎么做。
……
养心殿内,
“陛下,农业署署长范大人,水利署署长黄大人来了。”
“召进来。”
范众默,黄文运俩人匆匆走入。
“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
早有禁卫搬来椅子还有两杯热茶。
李郁望着二人,笑道:
“可是头一次来这紫禁城?”
范众默:“臣乃是首次。”
黄文运:“臣是第三次。”
黄文运进士及第,第一次入紫禁城。苏州知府任上,第二次入紫禁城。如今,是第三次。
“黄爱卿,故地重游,可有物是人非之感慨?”
“臣惭愧。”
……
“知道寡人召你们前来,是为何吗?”
俩人对视一眼。
范没有吭声,黄开口了。
“陛下是为北方丈量田亩?”
“不错。”
李郁起身,走到殿门口。
“王朝的兴衰,根源就是土地兼并,如不解决,我朝也撑不过百年。”
俩人尴尬,不敢应这个话题。
“冬去春来,时间不等人。当下有两件事。第一,清理北方隐田。第二,分配给当地的无地少地百姓。范众默,你负责山东、河南。黄文运,你负责直隶、安徽。”
“请陛下明示?”
“凡不足 30亩之家庭,一概补齐至 30亩。告诉百姓们,朝廷不是白送给他们,而是卖给他们。”
……
范众默一惊,脱口而出:
“陛下,百姓没有钱。”
“寡人知道。不收钱,收粮,每年每亩收租 150斤, 5年后,真正归他们自己所有。”
750斤粮换一亩地。
这个价格算很低很低了。
“陛下仁心,古今罕见,实乃圣君。”
李郁摆摆手:
“不是寡人仁慈,而是北伐一路,不忍直视。白骨露于野、饥民毙于路、村寨无人烟。所谓地狱,也不过如此。”
殿内气氛瞬间黯然。
李郁背着手,望着天空。
“历朝历代,王朝有难,无非是再苦一苦黎庶,坦率的讲,寡人也不例外。可凡事都应有个度。”
“不能一直苦吧?不等了,如今时机基本成熟,该给点甘甜了。”
……
范、黄哽咽,跪地哭泣。
无论是真是假,想来他们的心里确实有点感动。
李郁转身,很认真的盯着 2人:
“知道寡人为执意要移民吗?”
“臣知道,北方人多地少,无论如何也不够分。”
李郁笑了:
“寡人各拨给你们 2个营的兵力,为丈量土地、分配土地保驾护航。凡是无土之土地,不问原属,一概视为无主之地,重新分配。
“给你们每人 30万两经费,允许你们自由组建不超过 500人的临时分地团队。分田时,地界、地契一并制作下发。”
“时间紧,任务重。你们现在就出发。”
“臣遵旨。”
李郁想了想,抛出了一个香饵。
“经济部的摊子太大,范京管不过来。寡人欲分出农林水产大臣,就看你俩这次的表现了。”
……
之前迟迟不北伐,是为了让北方在混乱中重新洗牌,把地方势力洗进历史的垃圾堆。
分田,才有田可分。
分田,才无人阻挠。
分田的时机也很关键,要等几千万的移民都过了山海关,然后关门上锁,咔嚓这么一截断。
好了。
关外的人忙着开荒,关内的人忙着分田。
大家都很满意~
试想一下,
如果知道家乡马上要分田,谁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
吴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封锁山海关,断绝内外消息、人员来往。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计当中。
……
距离盛京不远的抚顺,有煤、铁矿,储量丰富且品味极高。
从地理角度讲,
像抚顺这般煤铁共存的地方很罕见。
抚顺的西露天煤矿,是帝国第一,也是亚洲第一的露天煤矿。
一座崭新的工厂,抚顺重工,拔地而起。
帝国有三大重工,按照落地时间排,分别是: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抚顺重工。
三大重工都集冶金、锻造、军械制造与一体,且拥有下属煤矿,或者靠近煤炭产地。
工厂内部部门多如牛毛。
工人数量高达数万。
烧砖、盖房子、打家具、医疗、食堂、运输,全部自给自足。
工人、矿工是高度组织的青壮。工厂保卫处的头目是野战军团退役的轻伤士兵。
吴皇一声令下,
工厂长随时可以拉出一支几千人的火枪队乃至内河小型舰队。
一个车间,就是一个步兵连。
一个工厂,就是一个野战军团。
枪炮刀矛,能造能修,武德十分充沛。
……
筹建新工厂的思路是成熟的,一切都是复制黏贴。
吴廷从马鞍山重工调来了一批年轻技术工,作为新工厂的班底。
来了,就升 2级。
薪水也翻倍。
三大工厂,皆有带地龙的红砖屋,带公共澡堂的生活区,妥妥的 18世纪文明之光。
对此,工人们优越感爆棚。
除了三大重工和重臣官邸群,普天之下还有哪儿能拥有地暖自由、热水澡自由?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的是,
工厂的锅炉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能,不用来改善工人的生活也是浪费。
……
为了方便运输原煤和铁矿石,工业部在工厂外试铺了第一条路程仅有 11里的蒸汽窄轨铁路。
蒸汽机车头很原始,很笨重,火车速度很缓慢,故障也是层出不穷。
但好歹是真跑起来了。
火车不要推,就能自己跑。
工人们望着和步行速度差不多,呜呜冒黑烟的机车,笑的很开心。
他们倒没瞧不起简陋的新科技,因为当初马鞍山重工也是这样起步的,筚路蓝缕,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经验。
从 0到 1很难。
从 1到 10就容易多了。
吴廷苦心孤诣,终于培养出了帝国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为了扩大这个群体,吴皇又给三大重工开了个口子——允许他们自办学校,收厂区子弟。
旨意一到,短短几天,崭新的厂属学校就落地了。
工人们骄傲的表示——木、瓦、泥、石、漆、咱们无所不能。
数年后,
一大批年轻的子弟将从这里毕业,走进车间。
经验可以复制、工艺可以复制、工厂也可以复制。
5到 10年之间,帝国的工业将会迎来指数级的发展。吴皇用钢铁制霸全世界的野望,并不遥远。
……
1个月过去了。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冰雪消融。
第 6军团和第 2派遣军团从盛京出发,兵分 3路。
大军的后面,是黑压压的移民。
打一城,移民就占一城。
灭一村,移民就驻一村。
刚开始,移民们对打仗还很害怕,一个个缩头缩脑的。
慢慢的,他们尝到了战争红利,胆子肉眼可见的大起来。前面枪炮一响,后面的人就跃跃欲试。
只等传令兵骑马过来,一声吆喝:
“来三五百个人,打扫战场。”
移民们就欢呼着在雪地里抢着奔跑。
打扫战场,是美差。
武器和金银要上交,其他的可以私吞。
对于徒手走了上千里的移民们来说,什么东西都是好东西,除了尸体本体,他们什么都不会留下。
……
第 6军团打吉林时伤亡 50多人,一共斩杀 500多旗丁, 1000多包衣,以及佐领协领数十人。
吉林将军服毒自尽。
后面,伤亡越来越少。
所向披靡,士气如虹。
移民们也不再满足于跟着大军后面,而是主动请求帮推大炮。
第 6军团秉承陛下指示,允许并鼓励一批移民脱颖而出,让这些青壮年在低烈度战斗中和军队培养互信。
之后,
任命这些人为镇长、屯长,赠送火枪,作为帝国意志在关外的贯彻者。
……
司令官赵二虎感慨:
这已不是战争,而是东北武装大游行。
每逢打仗,几十万移民黑压压的站在大军后面举起锄头高声欢呼。吓,也把敌人吓死了。
宁古塔的 500多骑直接跑路,去投奔黑龙江将军。
因为就算吴军不用大炮,宁古塔也挡不住这么多疯狂的流民冲击。
别小看了乌合之众。
在没输之前,乌合之众就是滚滚前进的泥石流,锐不可当。就算是玉皇大帝站在前面,也要挨大嘴巴子。
望着敞开城门的宁古塔。
赵二虎抽出佩剑:
“上。”
移民们高举朝廷免费发放的斧头、锄头,步伐飞快,大声嚎叫,抢在士兵的前头入城。
……
一些躲在家里的老弱旗丁被揪出来,当街砸死。
第 6军团开入城后,稍微维持了下秩序,下令移民们尸体拖出城掩埋。
在宁古塔,俘虏 800多人。
一名中尉参谋找上赵二虎:
“司令官,下官们认为可以留下部分俘虏。一来分解敌人斗志,二来可驱使攻城。”
赵二虎点点头:
“可以。俘虏不分老幼,一概交由派遣军驱使。”
参谋笑的很开心。
打黑龙江的时候,用旗丁攻城应该蛮有意思的。
(本章完)
(https://www.mangg.com/id113979/1649588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